A、乘用车市场信息
1、进入八月 中国车市或将持续低位徘徊
近几个月中国车市一直在低位徘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累计产销915.60万辆和932.52万辆,同比增长2.48%和3.35%。与去年超过30%的增幅已形成巨大反差。七月车市没有反弹迹象,八月继续探底的可能性极大。“金九银十”很渺茫。
七月份马上要结束了,情况还是没有转机。在眼下传统的七八月淡季里,车商们纷纷自救求生,与此同时,已有汽车厂家对年度目标进行了下调,车市大幅起落让大家越来越理性。与此相对应的是,虽然大部分汽车的优惠已让经销商吐血,但消费者还是不买单。业界普遍预计,未来几个月里,车市很可能在振荡中继续向下探底,全年算下来能略有增长已经是很乐观的了。即使全年实现小幅正增长,中国车市也不乐观,因为根据年初计划,今年车市新增产能将突破400万辆,达到2200万辆之巨。
从整个经济运行情况来看,货币从紧的状况还将持续,这样的政策最终会反映到终端消费,更为直接的是让实力不强的经销商举步维艰。期望“金九银十”的出现已越来越渺茫,这与以往的淡季还有盼头形成鲜明对比。
整体来看,自主品牌依然是下半年的老大难,日系车随着厂能的恢复可能在价格战上更加惨烈,豪华车中的非SUV类也疲态显现,高端轿车的大幅优惠正好说明这一点。最为强劲的大众系列里,近几周里已有车型开始库存积压。
2、本土品牌销量利润双下降
由于在高端市场无法突破,低端市场的优势又被合资企业不断蚕食。本土品牌显然到了危险时刻,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即使是被称为本土品牌高端代表的荣威销量也急剧下降,本土品牌正面临销量、利润下降的双重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乘用车整体增长同比增长5.75%,利润也保持增长,但本土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15.61万辆,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9%,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其中,奇瑞、比亚迪、华晨、长安、上海汽车等主流自主品牌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合资企业中除受日本地震影响的丰田、本田等外,大众和通用的合资企业上半年分别平均增长22.2%和23.1%;起亚也较去年同期增长18.2%;日产和马自达增幅分别为14.5%和13.3%;奔驰、宝马、奥迪则实现了成倍增长。
被称为高端本土品牌的荣威也扛不住了,主力车型荣威550从原来上市时月销量6000~7000辆下降到现在的2000~3000辆,荣威350也从原来近万辆下降到4000辆。而上海汽车乘用车上半年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微增249辆,为80395辆。
本土品牌技术低端印象被固化,现在则计划用技术来反击。在7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品牌汽车博览会上,一汽、东风、华晨、吉利、奇瑞等18家汽车厂展示了200余款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车、概念车及电动客车,希望借核心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的全新展示,突破来自合资品牌的市场围攻。目前,涡轮增压发动机、柴油发动机、CVT变速器已经开始配备在部分本土品牌车型上。
由于国内竞争激烈,掌握着品牌主动权的本土品牌将目标瞄准了一些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亚非拉市场。中国汽车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3%,而出口额仅占其国际汽车贸易总额的2%,这意味着中国仍有很大的出口潜力。在亚非拉市场,中国本土品牌如奇瑞、江淮、长城等势头不错,因为那边工业比较少,竞争也比较小,中国本土品牌性价比较高,有一定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很大。
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规定了排气量1.8升以下、价格18万元以下)也被认为是支持本土品牌的一大政策。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高端车型,这使得豪华车在中国销售猛涨,中低端的本土品牌举步维艰。现在车辆采用的是价内税(各种税收蕴含在车价内),应当采用类似美国的价外税,这样,消费者就会明白,车价越贵,所交的税就越多,这样,政府支持+价外税,对低端的本土品牌较为有利。
B、售后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