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2014年7月产销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01 16:44:17    浏览量:14953次    

一、2014年汽车走势评述

  1、7月市场走势回顾

  7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总体批发126.69万台,7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8%,7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2.5%;7月批发环比上月增长-12.5%,7月零售环比上月增长-8.3%;7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5.4%;7月厂家产销率91%,7月渠道批零率98%;14年1-7月生产累计增幅15.8%,14年1-7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13.9%。

  从显示各月销量及波动的折线图看,今年市场销量波动幅度比去年小,但符合乘用车市场波动规律,因此销量环比下降是正常的。本月有较多厂家放高温假,但厂家的产能大、库存多不会影响销量。国家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公务员购私车,但对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不利。本月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对自主品牌企业有利,因为自主品牌企业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方面比合资企业领先。7月初世界杯进入高潮,对市场销量影响最大;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公布过早,用户平均可省1万多元,在7、8月份想买新能源汽车的部分用户会持币待购。这一切均决定了7月份乘用车市场同比增长率比6月份低的较多。乘联会统计的经销商库存总量微减。。

  1.1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A. 7月车市结构性高增长

 

  7月狭义乘用车国内零售较弱,同比增速达到13%,环比降8%。其中增长最强的是MPV,同比增长60%,其主要原因也是A0级MPV的新品贡献体现的较充分,形成新的市场热点。而轿车市场的增速为5%,且环比下滑达10%,这也是私人车市降温的体现。

  我们在月初预计7月国内零售127万台,环比降6% ,同比增15%。目前看稍低于预期。首先是上月半年末的经销商冲刺零售和批发力度较大,7月的限购传闻降温,而新品上市带来相关车型的走势放缓,车市处于蓄势期。

  本月相对预期丢失额的两个点增速主要是轿车增速偏低,其中的A级轿车零售增速5%,较1-7月的8%增速慢3个点,直接拖累车市零售,这其中的本田、通用和福特、长城的A级轿车增速都偏低。这其中有月度波动因素的干扰。

 

  7月厂家销量增速仅有10%,大幅低于预期,这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影响。首先是6月的月末冲击较猛,导致7月的批发增长乏力。其次是日系的新品上市导致竞品应对市场变化的暂时等待观望。这也是从A级轿车的增速放缓体现。7月A级轿车增速2%,远低于9%的年度水平,原因是日系的批发陷入停顿,广丰新雷凌销量低,本田和日产观望等待市场反应,而福克斯等也见顶回落调整,凯越和科鲁兹等也是销量放缓,毕竟丰田的卡罗拉和雷凌是世界领军车企的领军车型,其他A级轿车不得不看待这双车战略的效果。而见招拆招是必然的选择,促销已经大幅加剧,后面各厂家必然在A级车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也不会太傻,等待丰田新车上市后的市场新秩序建立,等待也是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B. 1-7月的车市季节角度狭义乘用车增长较高

 

  14年1-7月的零售增速是15%,属于近期增速较正常的。其中1-2月的车市增速不高,但3-5月的增速达到16%,6-7月的增速放缓。车市靠3-5月的增量贡献度较大,6-7月的增速基数不高,但增长依旧乏力。8-12月的增量面临连续两年的高基数的影响。。

  C. 7月车市零售走势不强

 
  13年6月的车市零售增长呈现月初较弱,月末走势拉升体现半年末走势特征。而7月车市的月末增长乏力,不仅环比6月的月末走势不强,而且相对于13年7月的月末增长态势也是不明显。

  D. 7月车市批发强势增长

 

  13年7月的狭义乘用车厂家的出货速度相对较异常,前2周的销量相对低迷,最后一周的销量也没有拉升,没有出现去年类似的月末冲刺,这也是6月月末冲刺较猛,7月处低迷,而12年的7月的月末走势较强,13年7月是月初走势较强,14年7月增速是月初与月末均较弱。

  E. 7月德系和法系厂家销量较好

 

  7月各车系零售同比销量增速差距较大,欧系强,美日韩较差,这也是基本符合预期的。7月零售环比和同比表现最强的是法系和德系,日韩系的零售环比表现也不错。但自主品牌的零售同比表现已经改善。

  而批发的表现也是德系和法系环比6月批发表现较好,而自主和韩系的环比批发表现较低。日系的7月批发出现环比下降的异常现象,这是其内部调整的结果。

 

  13年1-8月的日系销量仍处于弱于2011年前的低位水平,而到9月开始因为新车等的促进而销量暴增。由于13年4季度的强势拉升,因此14年初的日系出现起步低迷的现象。14年4-6月的日系产销调整逐步完成,7月的日系出现销量暴跌这是新品带来的竞品被迫调整。

  F. 厂家库存压力山大、渠道库存压力缓解

 
  历年7月都是库存增长的局面,但今年的厂家库存增长较快。今年7月的厂家库存增12万台,经销商库存降1万台,这也是7月厂家调整产销节奏,减少批发进度,控制渠道产品结构。今年7月厂家库存增长力度强于前几年,2-7月的连续增库存状态说明市场的供给较充裕,但厂家没有给经销商太大压力,今年的经销商压力不大,这也是近几年7月少有的经销商降库存现象。
 

  从库存指数看,今年的厂家库存达到0.78个月的销量,库存增长较快,且今年的厂家库存深度高于前两年水平。经销商库存突破1.8个月水平,但较前两年仍是偏低的。

 

  7月的厂家库存压力较大,这主要是日系和美系、及自主的厂家库存增长较大。尤其是日系的库存增长超预期的大,7月的日系厂家库存增长近9天。这也预示这日系需要充分的调整才能化解厂家库存压力。

  G. 轿车两厢需求回暖

 

  前几年轿车市场的两厢车型占比持续下降,但14年开始的两厢市场走强。14年达到18%,7月回升到到17.6%,超强于13年7月表现。从年度看,13年的两厢车型占比降至17.8%,而12年年均是20%,11年是21%,这样的两厢持续下降趋势趋势体现了入门级小车的车身式样多样化趋势。小型MPV类微客的载客需求发展较快,小型SUV也是快速崛起,这都对两厢轿车的影响也是较大的。

  14年的两厢车受到大城市增长的促进,年轻人对两箱车的认同增长,部分厂家考虑对两厢车单独品类,实现独立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两厢车的走强,近期的起亚K3S、昕弈、瑞奕等推出也是两厢走强的标志。加之飞度、雅力士等的竞争激烈,启辰R30的低价入市,小车市场的竞争逐步激化。

  H. 7月狭义乘用车排量平均1.79升

 

  14年7月的狭义乘用车平均排量是1.79升,相对13年7月的1.79升持平。今年排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轿车排量增长,而MPV排量是大幅下降的,SUV的排量也上升到2.08升,轿车的中档化加大排量上行特征。

 

  14年7月的1.5升级别以下车型的份额明显下降,但1.6升和2升及增压车型是同比增长较大,这也体现A级车和SUV市场火爆,自主小排量车相对受市场萎缩冲击下滑的现状。而1.6升的持续增长特色也是需要政策改善的,毕竟随着动力性提升,A级车已经不需要太大排量了。

  I. 7月狭义乘用车A级轿车剧烈调整

 

  今年7月的A级车零售环比降8%,同比增长12%,好于批发走势,A级车的7月走势偏弱拖累整体增速。而A0级车的增长超强,SUV、MPV、轿车均增长较好,但高端的B级车走势也不佳,高端车型下压对B级车的影响较大。

 

  7月的狭义乘用车走势偏弱主要是A级轿车的同比增长偏低带来的车市拖累。7月A级轿车同比增长2%,而零售是同比增长5%,两者都低于整体车市的增长幅度。而前期的A级轿车增长很好,现在是增速调整。

 

  7月A级轿车增长偏弱主要是日系的主力厂家的产销节奏异常。7月的丰田环比批发增57%,本田和日产都是环比50%左右剧烈下降。而自主品牌也是7月A级车调整。从零售看,日系的7月调整远没有批发的力度大,因此7月的A级轿车增长2%,零售增长5%。这样的调整应该很快结束,这也是影响7月批发的重要因素。

  J. 7月新品推出

 

  14年7月新品较多,既有15款车型,也有不少新品,成为淡季不淡的新车推出状态。

  本月的丰田雷灵推出,这也是丰田的产品战略的巨大调整,对车市产生系列的深远影响。

  K. 产品促销多样化

 

  14年的1-7月促销与13年的走势类似,都是开局的促销收缩,但今年的特殊在于降价的力度明显增大,且3月出现集中的。由于新品上市的促销收缩,历年的2-3月都能勒住价格,随后4-7月逐步放,今年的7月放促销的力度加大的较明显,尤其是7月促销相比去年增加1个点,加之降价的贡献,未来的淡季促销还要加大。今年的经销商压力的确较大。

 

  今年7月的主力车型促销力度增长较快,其中的新品推出前的老款促销增大,而新款带来的竞品促销快速跟进。卡罗拉是老款促销增大。阳光、骊威、锋范、轩逸、瑞纳是应对7-12万市场的竞争而加大促销。

  7月促销环比下降的是6月冲刺后的的促销微调,也有新品价格调整后的老款甩货压力减轻。马自达3的新款上市后老款促销减少。而荣威350是6月促销后的回调。速锐是14款的促销减少。奥拓是促销力度持续减少。比亚迪S6也是14款促销减少。奔驰E级是14款的降价1.6万后的促销减少。菱悦是新款大降后的老款促销减少。北汽E系列的促销近期逐步收缩。飞度是新款大降后老款的促销减少。

  相对于13年的促销增大的较多,其原因也是多样化。骊威和轩逸都是应对竞品降价压力。天籁是降价后的促销增大。逸动和翼虎、桑塔纳的促销增大都是基数低的必然趋势。标致408和北汽E系类都是促销增量的策略体现。

  相对于13年7月的促销减少较多的是降价车型。马自达6和奔驰E比亚迪F3是降价带来的促销减少。而蒙迪欧和RAV4、明瑞、雅阁都是新品的促销减少的结果。QQ和夏利N5等的促销都减少体现低端的销量追求下降。

  L. 企业走势相对分化

 

  14年7月的厂家零售走水差异化,其中神龙和长安表现较强,而日系和自主的主力厂家表现相对较弱。本月的民营主力厂家走势相对偏弱,长城、比亚迪和吉利的销量都不高。而一汽轿车、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的走势较好,这体现了大集团自主逐步恢复活力。合资企业的上海大众和一汽丰田的走势较强,其他合资企业的表现也是较强的。

 

  14年的厂家走势分化,其中的神龙和长安福特的表现较强,丰田已经逐步焕发活力,并导致本田和日产等日系的全面调整。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出现全面调整,长城、吉利、比亚迪都是剧烈的调整。但民营核心自主的调整是欧系A级入门级车的冲击影响,未来应该逐步淡化。

  M. 7月召回9万台

 
 

  7月的国内整车召回涉及4个厂家,共计9万台车。其中进口车主要是气囊和制动、制动系统等。

  而斯巴鲁森林人的刹车油管受融雪剂腐蚀风险引起的召回较多。上海通用的英朗远光灯频繁使用无法关闭涉及19万台车。长安的欧力威因蓄电池压板问题,召回3.7万台车。

  2、8月市场展望

  8月是市场波动到谷底后的回升期,又是大月,有双休日10天,没有放假的节假日,因此有21个工作日,环比工作日少2天,同比少一天,日历日是相同的,8月下旬北方的天气会转凉,买车受天气的影响减小;又是将近开学,这是新上较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孩子家长购车的高峰;还有9月份的市场高潮经常在8月底启动;加之7月份销量较低,这注定会使8月份市场销量环比大幅回升。虽然8月初有更多的企业放高温假,但是不会影响销量走高。。

  3、民族感情薄弱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因

  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传统,但二个世纪前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列强的全面入侵,我国民风也降到了低点;新中国刚建立时民风有较大提升,但自大跃进以来民风下降严重;另外也与改革开放和从贫穷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有关,因为贫富分化,极易积聚负能量,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文化因素。如崇洋迷外、妄自菲薄等观念易扩散。近几年内资乘用车技术质量进步极快,且产品性价比高,可市场占有率却连续四年下降,就是因为用汽车显示身份地位的风气蔓延。虽然习主席在党风政风上抓得很紧,民风改善开始起步,但民风最少还要一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大幅提高。韩国在中等收入国家时,大力提倡国货,使韩国在1984年汽车产销超过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和海外生产国,如果中共中央规定: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购买私家车必须是自主品牌,情况会有所变化,还不违背WTO规则。。

  4、消除纵向垄断的厂家整改及对策

  中国的汽车销售的纵向垄断在世界上少见,如整车厂给经销商制定购车计划、不允许供应商自销配件、对售后技术不公开等都是利用强势地位限制竞争的纵向垄断行为。基本全部的合资企业都在搞纵向垄断,同时国家也正在搞汽车纵向垄断调查,大概明年出政策。这将使厂家和4S店的垄断利润损失巨大,但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从长远来说有利于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就有利于整车企业、经销商和供应商,这也是当前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厂家首先要有不钻政策空子、不投机的观念,整车厂、经销商和供应商完全平等的观念,用户第一的观念,敢于面对市场充分竞争的观念、营销不断创新的观念等,强势的整车厂家首先要自觉消除纵向垄断行为。这是个新旧观念的巨大碰撞,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厂家在整改的同时还要保护经销商,其对策如下:

  1、大力提高用户满意度,这是最根本的措施;2、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务,创造一个4S店配件价格优势;3、整车厂联合公关,争取汽车年检在4S店内进行,确保汽车的安全、节能和排放达标;4、打破纵向垄断后,收购的外品牌二手车可以整修了,应大力开展4S店的二手车业务;5、大力推行延保业务,使更多的故障车回到4S店进行修理;6、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的保险业务,使事故车尽量多回到4S店修理,7、降低竞争激烈的保养用品价格,使更多客户到4S店来保养;8、降低建站投资,降低经销商营运费用等。破除纵向垄断容易,但是确立新的汽车流通业态难,虽应该先破后立,但确保这个过程不出现新的混乱,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制定新政策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究竟我国开始制定市场经济法规才30多年,而国外制定市场经济的法律已有400多年了。。

  5、汽车大卖场不会再在中国出现

  发达国家中基本上没有汽车大卖场,只在中国出现过数量最多的汽车大卖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初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当时汽车的产能大于市场,物资部各地级以上城市的汽车销售部门搞的都是汽车大卖场,他们只管卖车不管售后服务,由于价格双轨制,很快就出现了“黄牛”。价格双轨制结束后,这些“黄牛”转战汽车有形市场,有形市场80%以上是没有汽车销售权的“黄牛”,他们用有形市场的销售权卖车,也不管售后服务。用户刚进入市场就会被“黄牛”包围起来并被猛忽悠。成交价格有时比4S店还高1-2千元。9年前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来,虽然“办法”存在一系列缺陷,但“黄牛”绝迹了。也使整车厂家更加重视售后服务,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因此我国汽车市场不会倒退到汽车大卖场的模式。

  汽车最大的特点是售后服务工作量十分巨大,厂家为了品牌形象,必须保证售后服务质量,因此都要求授权经销商承诺销售汽车的同时,必须要有人数和厂房面积比销售大几倍的售后服务部门,这就涉嫌纵向垄断。但是由于汽车流通的特殊性,发达国家对汽车品牌销售的行为给以豁免,但用法律或政策对汽车品牌销售可能造成的垄断进行极严格的限制,如公开维修技术等。品牌销售本应是企业行为,但是我国却变为政府政策,今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也可能取消,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反垄断法汽车行业实施细则”。否则难应付中国的现状。8月1日工商总局在授权文件没有取消前,私自宣布停止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属于违法行为,也反映中央部委间的矛盾严重和改革的难度之大,但绝不是恢复汽车大市场的信号,媒体这么炒作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6、不要再负面炒作长城汽车

  20年前长城汽车是个手工作坊,由于机制好加之进入股市早,10年前已鸟枪换炮了,成为自主品牌最大的黑马。年初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炒作H8推迟上市,其实新产品推迟上市的事多了,从没被这么恶炒过,后来人事调整、个别人跳巢、以及各种消息和臆想都成为恶炒长城汽车的炮弹,影响了长城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发展速度,也使长城股价腰斩,但长城汽车仍闷头苦干,要用业绩证明自己,今年上半年同比收入略有提高,股价也较快的回升,但又有恶炒,说上半年长城汽车利润同比没有增长,这个结果与媒体恶炒有直接关系,却成了长城的罪过,难怪有人认为其背后有黑手。长城汽车是自主品牌的长城,只要长城不倒,内资企业就不会失去希望,所以才有恶炒长城汽车的闹剧,可见部分媒体人职业道德之差,这个阴谋已暴露无疑,再搞下去可能成为刑事案件!谨祝长城汽车走好!。

  7、整车企业经济运行态势分化

 

  由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数据发布要晚一个多月,因此我们本月只能进行隔月的月度跟踪汽车整车总体运行状态。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3年1-12月的主营业务收入30057亿元,增长20%,而成本增长18.8%,生产运营处于较好水平。14年年1-6月的整车厂家运行状态较好,销售收入增长14%,成本增长12%,利润增速达到30%。总体看汽车整车行业的利润表现仍是较好状态。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