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39期
发布时间:2014-09-04 14:44:30 浏览量:1528次
|
新闻详情
|
|
1.四网融合 推动售后维修市场发展新模式 |
|
在中国连续五年成为世界汽车产销大国的背景下,2014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CIAPE)将政策、展 会、市场这三个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要素融合在一起。围绕中国未来的汽车市场,打造汽车全产业链、满足国内外汽车市场日益增长需求的、自主创新型的国际化平台。
2014CIAPE的一大特色就是首次开设了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馆。该馆主要展示服务于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整车维修企业、专项维修站、汽车检测(I)站、汽车维修(M)站、汽车维修连锁企业、汽车职业院校的精良装备。
汽车检测维修设备馆的主要展品包括:汽车维修设备、汽车检测设备、汽车喷涂产品、涂料及修复产品、汽车美容养护设备及产品、汽车维修工具、汽车维修专用机床、汽车抽排净化系统、汽车环保及节能用品、汽车救援及用品、汽车车身修补设备、汽车电子电器、汽车安全用品等。
除此之外,为更好地向参展者展示汽车检测维修设备,本届展会专门增设了绿色汽修设备专区、汽车检测/维修(I/M)设备专区、汽车烤漆房专区、汽车检测维修教学教具专区四大亮点专区。
检测和维修设备展区展品门类齐全,所有产品均通过交通产品认证,能够满足汽车修理企业和专业院校等的采购需求。目前,该区展位已全部售罄,正在组织各类观众并安排精彩的同期活动。
一个亮点就是,本届展会在10月21日将召开“中国事故车产业链研讨会”,研讨会与会专家将分别介绍事故 车救援网络、事故车配件供应网络、事故车配件生产管理网络;以及定损理赔、新的事故车维修标准、新的钣金与喷漆工艺及技术、事故车修理企业需要的喷烤漆 房、车身校正等设备。论坛上将演示围绕事故车救援、保险、配件供应、修理、人员培训、生产管理等各种网络,将给大家呈现现代化、科技化的事故车产业链全新 网络化管理模式。
评:维修市场通过科技化以及结合网络化的平台通过整合,将会对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2.国外租车公司玩转中国市场有点难 |
|
一年一度的中秋小长假将至,半个月后又是令所有人都“喜大普奔”的国庆七天长假。假期,对老百姓来说最大的主题就是出行——或回老家探亲,或远行 旅游。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在出行时为了便利会更多地选择自驾,而对于那些没有买车却又喜欢自驾出行的人而言,此时,汽车租赁公司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近几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日渐兴盛,以神州租车、PP租车、东风日产易租车等为代表的各种运营模式的汽车租赁公司也在各自领域快速积累着客户资源并开拓领地。随着汽车租赁公司影响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自驾出行时选择租车。
提起国外汽车租赁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就不得不提赫兹和安飞士。做为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两家颇有经验的租车公司,他们在中国有着不太一样的命运。
赫兹,成立于1918年,进入中国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上海的一家汽车租赁公司曾借用过赫兹品牌,可后来因效益不显著,品牌费用支出压力过大而夭折了。随后1998年赫兹与安华集团开始商谈合作事宜,1999年8月,安华集团拿到了赫兹的品牌授权,但特许经营授权直到2001年10月才正式 签约,2002年1月29日,由安华集团经营的赫兹中国正式开业,虽然合同期为5年,但由于经营不善,此次合作的实际仅维持了3年时间,2005年10 月,赫兹终止与安华集团的合作,有点灰溜溜地退出了中国市场。2009年,赫兹以建立独资公司的模式再次进入中国,把自己在国外的很多特色业务也都带入了 中国市场,2013年,赫兹战略投资神州租车,神州租车收购并整合了赫兹中国租车业务。
安飞士,2002年12月进入中国市场,与上汽集团各出资50%成立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投资额6600万美元,它也是中国首家汽车租赁合资 企业。安飞士进入中国市场的经历相比赫兹要顺利很多,发展得也算是顺风顺水,根据安飞士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它在中国已经覆盖了40座城市及地区,打造 超过170余个网点,拥有8000余辆租赁用车。成绩虽然不错,但与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少了它在欧美市场的霸气。
两家世界级租车公司,却在中国市场遇挫,对此,业内有专家戏称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究其原因,更多的观点是认为它们对中国市场的把握不准。
根据分析,国外租车公司在中国发展遇挫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政策环境的把握不准和中国个人信用体制的不完全,因为这两方面因素,国外租车公司虽然进入中国,却不敢放开手脚。
如今的赫兹已经选择与神州租车合作,二者强强结合促使神州租车成为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发展的领头羊。安飞士还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求着新的中国发展突破。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汽车租赁市场需求已经达到25万辆,全年市场规模达220亿元,相比2006年增长超十倍。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租 赁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在20%~25%之间,2018年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评:如果中国的政策和信用环境都像欧美国家一样完善,国外租车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将会是突飞猛进的,当然,面临同样问 题的中国租车公司也会有着同样的发展机遇。政策和信用环境的改变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那要赢得市场就只能看谁对市场把握的更准。
|
|
|
3.租赁模式破冰 新能源车迎“政策春天” |
|
8月29日,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新能源减免购置税政策正式执行。
与以往类似政策从酝酿到出台相隔时间较长的情况有明显区别,此次从7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释放出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消息,到可操作的政策细则出台,不过一个多月时间。间隔时间之短,车型覆盖数量之多,足见主管部门对新能源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在今年迎来了“政策春天“。
在政策利好背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活跃度也明显增强,在上述免征车型目录发布当天,上汽乘用车与一嗨租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首批上千辆荣威E50和荣威550PLUG-IN进驻一嗨在全国90多个城市的门店。如此大规模的采购数量,对新能源汽车租赁市场来说是首次,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2015年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目标,但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1.75万辆,距离目标尚有较大距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尤其是面向私人市场的推进并不迅速。
如何快速激活新能源汽车的私人市场需求,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关键。此前,荣威E50、华晨宝马之诺等新能源车型已经尝试用租赁的方式来探索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之时,通过租赁来体验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助于打消自身对新能源车技术、充电设施及安全性等的顾虑,要比直接购买更具吸引力。
一嗨租车去年向上汽采购的首批荣威E50在租赁市场获得用户好评,此次与上汽达成战略合作,是在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之上做出的战略布局。一嗨租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章瑞平说,“去年双方就开始在纯电动租赁业务方面进行了合作上的探索,上汽领先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一嗨租车所看重的,首批千辆的采购订单只是一个开始。“从已有的先例来看,租赁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除了企业在模式上的探索之外,政策的“接地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以北京为例,此前发布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将最贴合市场实际情况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排除在单独摇号之外,这直接导致了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利用率不足。根据统计显示,2014年1~7月,北京市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上牌数为823个。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个人指标近5000个,多数中签者选择了弃购新能源汽车。
政策利好必须能够落地执行,否则前瞻性的任务目标将存在落空的可能。目前,在主管部门“定义“的新能源汽车范围内,由于纯电动汽车受到续驶里程、充电设施、价格等因素的制约,插电式混合动力一直是最贴近市场的产品选择。
在北京汽车牌照一号难求的情况下,大量中签新能源汽车牌照指标的消费者最终选择弃购,也表明纯电动车走进寻常百姓家仍待进一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才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最佳解决方案。亦有消息称,北京相关部门有意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准入政策。
评:如果北京能够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享受与纯电动车一样的单独摇号政策,由于北京市场的特殊地位,其示范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另外近来政策积极的推动着新能源产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
|
4.汽车金融将迎来井喷 渗透率或将达到50% |
|
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市场,中国让众多跨国车企愈加重视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其中,强化汽车金融业成为了各大车企深耕本土化的有力举措。随着过去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汽车金融渗透率已从过去的5%提升至如今的20%,约有近五分之一的车型享受着金融服务。
作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和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引领者,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迎来十周年发展里程碑。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协作,为包括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斯堪尼亚、西雅特、宾利、兰博基尼以及曼等在内的大众汽车集团各大品牌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大众汽车金融服务股份公司中国、印度及东盟区首席代表傅海德说到:“自成立以来,大众汽车金融中国一直致力于不断提供创新金融产品,以促进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旗下各品牌的销售及提高顾客忠诚度为己任。”
数据显示,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1个城市、17家经销商发展至今,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目前已经与全国近300个城市的20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2013年,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成功为228000辆汽车提供了金融服务,而2004年仅为210辆。
目前,每100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汽车,有将近10辆是通过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的汽车金融产品所销售的,这一成绩在以现金消费为主的中国市场上创造了公司的历史新高。着眼未来,汽车金融服务的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大众汽车金融(中国)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科瑞爵表示,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有望从20%上升至40到50%。
评:在这几年当中,汽车金融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
|
|
5.首批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名单出炉 |
|
上周四,工信部正式发布了第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名单。入围车型共113款,其中乘用车为23款,全部车型均为国产品牌。据了解,免征购置税政策将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在首批目录中,纯电动乘用车入选的有北汽、江淮、奇瑞等制造商生产的17种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中,乘用车入围包括江淮和悦iREV、比亚迪秦和上汽荣威550PHEV共6款。这23款入围乘用车中,北汽、比亚迪分别占四款,成为上榜车型数量最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上汽则有荣威E50以及荣威550PHEV共三款车型入围。
据悉,想要进入此次免征购置税名单,新能源车企不仅要为车辆提供相应零部件5-10年的质保承诺,更在技术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审核门槛。按照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至2017年底,对纯电动汽车、部分符合条件的混合动力及燃料电池等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其中也包括部分进口车型。但从首批名单看,23款入围的车型均为国产品牌,特斯拉等呼声较高的进口品牌未能入选。与此同时,除上海通用赛欧SPRINGO纯电动车外,其他车型均为国产自主品牌。
根据规定,消费者购买车辆时需缴纳车辆购置税。国产车的购置费是车价扣除增值税后金额的10%。根据入围新能源乘用车型目前的市场售价,9月1日以后购买的消费者可以省下数千元至近两万元不等的购置税。
目前北汽共有E150EV、绅宝EV、威旺307EV等4款车型入围该目录。以北汽E150EV为例,该款车型在扣除相关补贴后的售价为84800元,购买该车的购置税约为7250元。上汽荣威E50扣除补贴后的售价为14.28万元,购置税约为1.22万元。扣除中央和地方补贴后,目前市场上主流国产电动车的售价在十几万元左右,购买这些车型可为消费者节省万元的购置税。
|
|
|
6.“平行进口”有望松绑 进口车市或将洗牌 |
|
进口车市或又迎来一阵政策旋风。最近关于上海或试水平行进口汽车的报道搅动车市,如果最终方案确定,最直接的影响是进口车价格下调,甚至可能会产生骨牌效应,让车市迎来新格局。如果模式试行成功,平行进口未必就不会向其他城市进行推广。对于汽车保有量位处全国前三的深圳而言,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未雨绸缪,往往是车商的强项。为此,南都本期报道,特意邀请了几位本地车市大佬进行观点对碰,希望能为行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进口车价将下调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即使下调幅度不大,进口车价格的调节幅度还是会有,接着有观点认为,4S店这种模式可能遭遇威胁,因为汽车超市和展厅的形式出现,多品牌销售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当然,对政策的另一面解读是,“平行进口”模式影响不大。这种模式虽可能刺激进口车市规模扩大从而带来竞争,但对4S店的基本利益触动不了,最根本原因是即使平行进口车辆经过改装后,符合了我国对汽车的标准,但专业化的改装并不容易,且在售后方面,很多零配件是原厂专门配备,未获得授权的维修店在与4S店的竞争中没有优势。
如果当真放开平行进口,这也是国家在尝试调节车价,让消费者买到价格更合理的进口车,我们对此很欢迎。毕竟从现在看,有些进口车的价格确实偏高,有些车型可能国外卖两三万,到了中国卖到三四十万,两者相差太大,跟车应有的价格体系已经完全偏离,特别是100万以上的豪华车更是这样。当然对于像凯迪拉克这样价位的车,不会有什么影响,凯迪拉克在国内外的价格其实差不多。
而对于大家都在谈论的改装问题,其实将美规车改装成符合中国标准的车并不难,成本也不会有多少。加上这些成本,改装车可能还是会比4S店的车便宜。而有些平行进口商其实会直接进口改装车,这样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反正总体说,美规车和中规车的差别不会太大。
所以总的来说,在产品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放开平行进口就是开放渠道和来源,对目前豪车售价还是会有影响的,整体拉低豪车售价应该是一个趋势。
评:平行进口最大的障碍还在是售后这方面的,如果厂家不放开授权,即使买了通过平行进口的车,价格更便宜,日后维修和保养也不方便。如果平行进口试水成功,售后服务还是可以做得到位,特别是厂家如果放开授权,就像现在手机店一样,消费者用不着到某个专卖店去买手机或者维修,到处都有维修点,市场充分竞争后售后服务就可以跟上。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