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06-10月16日
发布时间:2014-10-16 23:36:07 浏览量:2108次
|
新闻详情
|
|
1.计划11月上市 奇瑞艾瑞泽3实车图曝光 |
|
日前,我们从奇瑞方面获得到一组艾瑞泽3量产车的实车图片。据相关部门透露,目前该车已经实现批量生产,预计11月份会上市销售。
外观方面,艾瑞泽3前脸设计圆润饱满,下进气口和雾灯位置的设计很有层次感,中网格栅和边缘的镀铬装饰与艾瑞泽7接近,不过艾瑞泽3使用了网格的装饰,增添了一些活力的感觉。
根据之前消息,奇瑞艾瑞泽3定位于紧凑型车,新车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458/1755/1493mm,轴距为2572mm。
内饰方面,奇瑞艾瑞泽3在仪表盘、空调出风口以及方向盘位置使用了大量镀铬装饰,同时采取了大尺寸的液晶屏和炮筒式仪表盘的设计。在配置方面,艾瑞泽3具有自动空调、多功能方向盘等等。除此之外,艾瑞泽3还有纯黑内饰选择。
动力方面,通过此前工信部信息显示,奇瑞艾瑞泽3将搭载的是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09马力。传动系统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
|
|
|
2.配备多种豪华配置 吉利GC9内饰官图发布 |
|
日前,吉利发布了该品牌旗舰车型GC9的内饰图片,从图中我们能发现,这款车型配备了诸多豪华配置。根据之前消息,吉利GC9将会在2015年上市销售。



从内饰图来看,吉利GC9设计风格简约大气,同时在中控台以及方向盘位置采取大量镀铬装饰,并配备了橙色氛围灯,以突出这款车型豪华氛围。此外其中控台使用了8英寸触摸屏,并具有全景倒车影像。

在一些细节的内饰图中我们能发现,该车配备了多功能真皮方向盘,功能按键包括可以设置车距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蓝牙电话以及音响音量控制等。此外其仪表盘中部还运用液晶显示屏。

在高科技配置方面,吉利GC9配备了抬头显示系统,除了显示时速之外,还可以了解ACC自适应巡航的信息,同时这套抬头显示系统还可以自行调整显示亮度。




在座椅方面,吉利GC9选用真皮材质,同时驾驶席具备8向电动调节功能和4向腰托调节。此外副驾驶侧面还配备后排乘客调节的“老板键”。在其它配置上,我们通过图片可以发现,GC9还配备有电子手刹、INFINITY音响、座椅加热以及导航系统等等。


新车外观采用了吉利家族最新的回纹式进气格栅设计,并在中央镶嵌有吉利品牌全新LOGO。新车前保险杠造型非常动感,并配备有镀铬装饰条。在车身尺寸方面,吉利GC9的长宽高分别为4956mm/1861mm/1513mm,轴距2850mm。
动力方面,吉利GC9将搭载三款发动机,其中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另一款2.4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62马力。此外新车还将搭载一台3.5L V6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245马力。传动方面,与上述发动机匹配的将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
|
|
3.9.48万起 丰田威驰星光版10月24日上市 |
|
日前,我们获得消息,一汽丰田将会在10月24日正式推出三款威驰星光版车型,这三款车型的售价为9.48-11.08万。
威驰星光版的内饰采用了黑白配色,以黑色为主色调,并辅以白色点缀,使得车内饰看起来很酷。另外星光版的座椅采用了真皮和织物两种材质相搭配。星光版的时速表还改为了白色表底,便于阅读。配置方面,三款威驰星光版车型增加了中央扶手箱。

动力方面,三款威驰星光版搭载最大功率107马力的1.5L发动机,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
|
|
|
4.配备双离合变速器 传祺GS5速博今晚上市 |
|
广汽传祺GS5速博将于10月16日晚上市,相比原先的传祺GS5,新车在外观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而其最大的亮点在于搭载了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7速G-DCT双离合变速器的全新动力总成系统。除此之外,传祺GS5速博将推出8款车型可供消费者选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器仅配备在两驱版本车型上。




外观方面,广汽传祺GS5速博的外形设计相比GS5有比较明显的不同,例如前脸采用全新样式的镀铬中网格栅和大灯造型,雾灯以及前下护板等细节也让它看上去更加硬朗。此外不规则的尾灯设计和双边共双出的排气也与GS5区分开来。



配置方面,GS5速博将比GS5更为丰富,配备了自动双区空调、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电子手刹、陡坡缓降、AFS自适应前大灯、大灯清洗、SOS紧急救援服务、侧面摄像头、预碰撞提醒、车道偏离预警、泊车辅助系统以及ECO经济驾驶模式。


至于动力,传祺GS5速博将搭载一台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77马力/5250rpm,峰值扭矩242牛·米/1700-5200rpm,相比GS5上的那台1.8T发动机,在扭矩上有小幅提升。而传动系统上,两驱版将搭载7速双离合变速器,而四驱版则将配备一台来自爱信的5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
|
|
5.租车公司争先上市 汽车租赁已成“金矿” |
|
10月9日,刚在香港上市融资成功的神州汽车祭出一招降价“杀手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59元降价促销活动,引得多个汽车租赁公司跟进,价格战一触即发,颇受市场关注。
而在财大气粗的背后,是汽车租赁市场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随着在线租车业务的兴起,宝驾租车、P2P租车多个项目融资成功,热钱不断涌入,汽车租赁市场终从不温不火熬到“风生水起”。
市场:热钱涌入 前景向好
在经历七八年不温不火的跑马圈地运动之后,租车行业在资本市场迎来一波小高潮。9月19日,神州租车在港交所成功挂牌,发行首日即获得34.5亿港元融资,市值在274亿港元左右,在上市前的公开发售阶段,获得超过200倍的超额认购。这一结果意味着租车行业正受资本市场的热捧。一嗨租车近日也计划在纽交所上市融资2亿美元。
除了上述传统租车企业之外,汽车租赁行业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也刮起了一阵在线租车热潮,并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记者也注意到,今年以来,宝驾租车、PP租车、友友租车等P2P租车公司也相继获得融资。
9月24日,P2P租车行业四大企业之一的友友租车获得光速安振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事实上,除友友之外,P2P 租车在6月份已经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宝驾租车在上线一周就获得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另据凹凸租车内部人士消息,凹凸融资已经在酝酿中,不久也将发布好消息。
“汽车租赁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钱少根本玩不起来。”此前就有行业人士直言道。譬如神州租车等也均在一轮轮融资之下得到发展。据悉,2009年底,神州租车仅有不足700辆汽车,2010年获得联想控股12亿元巨额注资后,当年车队就扩编至超过1万辆,2012年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集团美国华平向神州租车投资2亿美元。2013年,全球租车巨头赫兹公司(Hertz)向神州租车投资1万亿美元。前后多次资金注入,让神州租车得到迅速扩张。数据显示,目前神州租车的车辆总规模约53000辆,车队由29个品牌,122款车组成,账面净值约40亿元。
“租车行业是一个重资产行业,只有购入尽可能多的车,布局尽可能多的网络,才能最大化地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租车公司才有望降低采购成本和分摊管理成本,进而提高产品价格优势。”新华信汽车行业咨询总监回玉梅告诉记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汽车租赁市场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无疑将利好整个行业的发展。
行业:跑马圈地 价格战开打
财大气粗,汽车租赁市场的跑马圈地越演越烈。刚刚在港交所获得近40亿港元资本“输血”的神州开始烧钱了。10月9日,神州租车对包括别克凯越、起亚K2、上海大众新桑塔纳等数十款经济车型进行“放价”,每日不足60元的平均租赁价格较此前下降了50%左右。
而面对神州租车的价格战,正在计划上市的一嗨租车也迅速跟进,10月10日便推出新一轮的“感恩回馈”降价促销方案,推出最低价格为55元的超低价租车活动。传统租车行业陷入价格大战。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线租车平台也积极响应,友友租车从10月12日起,打出39元起价的促销。此次无疑是租车行业史上最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潮流。
神州租车相关人士认为,此次降价也是一次探路市场的行为,“让更多原本因为价格而止步在租车门外的消费者加入进来,去培养他们对于租车这个新兴事物的消费习惯,从市场上挖掘更多的机会”。
但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神州租车的降价促销活动实际是为了打击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一嗨租车。不过面对租车巨头们之间的鹬蚌相争,加上在线租车平台的热点炒作,利好的只会是消费者。
竞争:在线租车冲击传统格局
事实上,除了传统租车大佬之间的排位之争,互联网共享租车平台在今年的异军突起也颇受市场关注。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租车市场交易规模达34.2亿元,同比增69.5%。预计未来四年,线上营收增速均高于20%。移动终端的租车、私家车共享平台等,也悄然兴起。
以租养车,发动全国私家车车主成为“车源”,私家车共享模式也在全国一线城市推广。PP租车信息显示,这个去年10月才上线的共享租车平台注册车辆已达约5万辆,而为达到这一体量,神州租车用近7年时间,前后融资超数十亿元。
宝驾租车CEO李如彬透露,目前国内P2P租车公司的盈利模式也都差不多,在每笔成交的交易额中提取10%~30%的佣金作为收益,在推广期还返还20%补贴车主。李如彬给记者算了笔账,以一辆20万元的私家车为例,一年维护保养加上保险等费用约7000元。如果放在宝驾平台出租,以280元/天为例,一年出租25天就能摊平这笔费用。
“传统连锁公司因为可以异地还车等优势,更适合城际间的长途出差和旅行。而P2P租车由于其办理手续、自助取车还车的便捷性和租车价格的经济性,更适合本地出差或城市周边自驾出游的短途使用。”李如彬认为,P2P租车和传统租车之间已形成市场区隔。
【简评】国内的公车改革也为汽车租赁行业带来重大利好。
|
|
|
6.上海大众跨区域联动格局初现 |
|
作为我国汽车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在自身生产经营日臻成熟时,即把产能布局的眼光投向了长三角和广袤的中西部。2008年4月,首个沪外 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建成投产,仪征、宁波、乌鲁木齐等多个生产基地相继投产,湖南长沙项目也已开工建设。短短几年,一个以上海安亭为中心,辐射长三角,牵 动中西部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已现雏形。
质管标准全球统一
6月26日,上海大众汽车迎来了第11111111辆轿车下线,再次刷新国内乘用车行业产量纪录。其千万辆轿车背后凝聚的是上海大众30年来始终如一的“质量领先”精神。
在质量检验标准方面,上海大众采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统一的Audit检验体系对标。无论德国本土生产,还是中国制造,其产品生产制造评价体系均由德国大众本 部认可的评审员考核、认可。质量控制管理从研发阶段就已介入。在产品策划设计初期,质量保证部会同产品工程部等核心部门同步开展工作,制定产品的质量目 标,为后续生产制造明确质量方向和标准。
质量检测从零部件开始。以内饰件材料为例,上海大众对几乎所有新车型的内饰件都有防粘要求。同时它也是国内最早制定材料防静电要求的汽车企业。
除了常规实验项目,上海大众还通过耐面霜试验有针对性地考核内饰件的耐化学腐蚀性,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一个比较特殊的实验。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防晒霜和护手 霜对零件的表面进行涂抹,然后放在80度高温的烘箱里面烘24小时,零件表面不能出现裂痕或起壳,以确保零件的耐化学腐蚀性能达到要求。同时,为了保证成千上万零件能与整车和谐共处,还通过专业的样架模型对车身零件的尺寸精度、可装配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确保整车和零件之间的匹配性。
除了自身严苛测试,上海大众还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要求其供应商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以过程为导向,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内部生产过程建立稳定健全的过程控制机制。
通过了各个工艺流程检测的合格产品还不能交付消费者,这些车辆还要经过全面的整车质量检测。整车检测合格后还会对其进行抽检,抽中的车辆一部分依照德国大众 的Audit检验体系进行整车Audit评价,另一部分则会进入检测中心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其中,仅舒适性检测就要经过28-30项测试内容。
上海大众在中国汽车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还相继通过了VDA6.1(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质量体系)和ISO9001(2000版)体 系审核。2004年、2007年,上海大众两度获“上海市质量金奖”。2012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质量标杆奖和全国用户满意企业。
装备工艺高效环保
南京工厂是上海大众建设的第一个沪外工厂,也是其先进高效、节能环保装备工艺的一个缩影。
南京工厂配备了国际领先的试模压机,所有模具均在这里进行研配和调试,以保证所有模具尺寸精准。作为冲压车间核心的第二代横杆式自动化高速冲压线,是目前世 界上冲次最快的压机设备,一分钟即能生产15个零件。与这些高速运转的压机相配合的是身手敏捷的“横杆式机械手”、“KUKA机器人”和高速拆垛换模系 统。它最快能在一分钟内工作17次,快、稳、准地完成上一道模具的取件、中间的穿梭和下一道模具的放件三个动作。冲压车间采用的自动化换模系统,可在5分 钟之内完成整套模具的更换,是目前大众集团乃至全球汽车工业中换模时间最短的。先进的工艺均保证了整线可以实现连续、快速、自动化换模,小批量、多品种柔 性化生产,同时节能约20%。
南京工厂车身车间是目前上海大众机器人数量最多、自动化率最高的车身车间之一,共有528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超过70%。这些机械手具备还ISRA视觉定位系统(也称机器人之眼),确保了零件的装配效率及精度。
在多个重要定位焊工位中,配置了德国大众全新的自适应焊接控制器,可自动调整焊接时间和电流,实现了对板材间隙、表面质量、材料变化等扰动因素的自动补偿, 与中频焊枪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焊点的质量和稳定性。在整个车身车间中,国际先进的激光焊接技术被普遍采用。激光焊接可以使不同钢板之间的连接处达到分子 结合的状态。这样的焊接工艺可以将整个车身的钢性结构提高30%。
上海大众在总装车间都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装配工艺布置,将总装分为驾驶舱、前围、底盘和车门四大模块,使物料输送更趋合理,加强装配过程监测,提高整车装配质量。
自主研发初露锋芒
南京工厂迈出了上海大众产能布局长三角的第一步,更开辟了合资企业自主研发的新天地。目前在南京工厂生产的两款重磅产品———大众品牌的Passat帕萨特和NewLavida新朗逸,就是上海大众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的代表作。
2007年,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签订了全新一代中高级车的研发协议,这款当时代号为NMS的车型就是在2011年宣布上市的新帕萨特。如今,帕萨特品牌的累计销量 已经突破170万辆,而新帕萨特的累计销量也已经突破70万辆,成为B级车市场的领军车型。新帕萨特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上海大众的研发实力已逐步纳入大众 汽车集团全球研发体系中。
2008年,上海大众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朗逸车型,并逐步形成了由朗逸、朗行、朗境等车型组成的Lavida家族。自2012年上市以来,NewLavida新朗逸单月销量屡次突破4万辆,助力Lavida品牌创下6年破160万的车市销量纪录。2013 年,Lavida家族整体销量突破43万辆,成为大汽车集团在华销量最大的单一车型品牌。而在2014年至今,Lavida家族月均销量更是超过4万辆, 领跑国内A级车市场。
【简评】在南京工厂生产的帕萨特和新朗逸这两款车型,已成为上海大众整体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集中展现。
|
|
|
7.3D打印汽车走向现实 车企认为部分零部件可实现 |
|
最近,一辆名为Strati,由LocalMotors、辛辛那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打印并组装完成的3D打印汽车的亮相,引发了人们对其极大的关注。于是,这样的问题出现了,3D打印可以改变传统制造业吗?未来,3D打印汽车真的可以在马路上跑起来吗?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高校汽车研究院专家认为,“材料的问题是关键,有没有强度这么高的材料可以打印出汽车。汽车所用材料是需要符合安全标准的,3D打印所用材料说白了就是塑料,打印模型是没问题的,打印出实际的车在路上跑起来是有问题的”。
不过,车企人士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3D打印汽车以后是一个方向,我们目前有很多零件在做前期快速成型件的时候,已经采取了3D打印技术,主机厂都会使用。整车全部采用3D打印有难度,可能性不大,部分零件采用3D打印还是非常有可能的。”东风集团内部技术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短期内梦想难照进现实
据媒体报道,名为Strati的3D打印汽车使用的是普利司通Battlax轮胎,理论上的最大时速为每小时50英里。出于安全考虑,这辆车的早期型号将会被限制速度,最大速度不超过25英里/时。由于速度不快,这辆车省去了一些安全设备,例如安全带和气囊。
整车中除电动机、电池、电线、座椅、挡风玻璃、悬架、车轮等零部件外,近50个不能移动、不用清洁和不导电的零部件全部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据悉,LocalMotors计划让这辆车取得合法的上路许可,并且在明年开始正式销售,售价为1.8万美元左右。
可以说,3D打印汽车距离梦想照进现实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不过,即便是已经出现了可以在路上跑的3D打印汽车,上述专家还是认为这并不现实。“3D技术很早之前就开始应用了,最早运用在汽车模型中,这个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我相信3D可以打印出一辆车,但是没有实际意义。3D打印汽车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不符合实际。”
在他看来,3D打印的优势是比较简单,成本低。然而,复杂结构还是没有办法打印出来。外观是没问题的,材料的耐久性、精密度均存在问题。
整车实现3D打印可能性不大
“3D打印速度很快,效率很高。如果今后它的性能、耐久度、结构成熟度更高的话,运用3D打印的会越来越多。”上述车企人士认为。
他强调,整车全部采用3D打印有难度,可能性不大,部分零件采用3D打印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有一些零部件还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一些电子方面的零件,与电有关的零件用3D打印可能性不大。
毋庸置疑,现在说3D打印汽车可以改变传统汽车制造业,完全是不可能的。的确,听起来,3D打印汽车是一个非常时髦的概念,但是,汽车还是一个对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的产品,让3D打印汽车真正在马路上跑起来,实际条件确实不太具备。
可以说,今后,一些对性能要求不是太高的零件可以运用3D打印技术。未来,可能一些技术要求复杂的零部件也可以运用3D打印。不过,一些大的零件比如发动机、变速箱还是很难实现3D打印。
与此同时,上述专家认为的材料问题,在上述车企技术人士看来,这并不是问题。“无非是打印出来还是模具做出来的区别,模具早期的费用比较昂贵,3D打印成本低,可以很快把你想要的东西打印出来。”
【简评】 目前,市场上卖出去的车,零部件用3D打印出来的几乎没有。只是在开发过程中,早期试验阶段,传统的模式是运用模具,现在可以用3D技术打印出来。
|
|
|
8.高零整比吞噬保险商利润 多方博弈重构售后利益链 |
|
10月10日,中国保监会联合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被市场认为将改变汽车行业利益分配格局,也意味着目前汽车流通领域占有重要比重的售后维修利润,将产生新的分配方式。而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的车险行业,则意欲在新的利益格局中重树地位。
记者了解到,明年初,新的车险计费方式正式实施,新的计费方式或将分为基础保费和风险保费两部分。基础保费将基于新车零部件价格制定相关系数,风险保费参照车主维修保养车辆的情况而制定。
“《指导意见》旨在打破4S垄断的汽车维修业务范畴;而更深层次的利益博弈在于,掌握用车大数据的保险公司将结为联盟,通过车险标准改革等方式,参与到汽车售后维修的利润分配当中。”一位熟悉车险行业的相关人士表示,这将有利于打破4S店通过原厂配件垄断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车险业瞄准15%盈利水平
一位车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车险定价主要参考因素是新车购置价格,“由于各品牌零部件售价及维修价格相差巨大,这一定价原则并不合理。”
记者独家获悉,2015年1月起,新的车险费率市场化核算将正式实施。经过此前多轮调研和征求意见,新的车险费率将分为基础费率和风险费率两部分,份额占比或分别为30%和70%。通过费率市场化的变革,“一车一价”的车险标准将形成。
在基础费率部分,考虑公布零部件价格核算,对每一款车型单独核算基础保费。“未来消费者选购新车时,‘零整比’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车险无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帅勇表示,这也意味着同价位的新车,基础保费差别巨大。比如,通过保监会通过对大量零部件价格的大数据统计显示,同一价位车型的零部件价格差别甚至多达数万元。
与欧美市场汽车零整比1.5~2的普遍额度不同,此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联合发布数据显示,不仅奔驰等豪华品牌的零整比为1273%,卡罗拉等家用轿车的零整比同样超过600%。
上述车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基础费率的调整,新车零整比将更为透明。
在风险费率部分,通过车主使用状况和维修习惯核算费率标准。不同车型的出险率、赔付率差别同样很大。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商业车险不能仅依附4S店存在,导致车险利润率极低。来自保险行业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车险整体利润水平仅为4%,与其他国家相去甚远。根据国际惯例,商业车险行业的利润水平为10%~15%。这也是推动车险改革的重要原因。
“原厂件”价格过高将受制约
根据《指导意见》,汽车维修行业将更加强调维修技术信息的公开,破除零部件和维修渠道垄断。“这意味着汽车维修和定损,将摆脱4S店主导的价格体系,”车险无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帅勇告诉记者,车险理赔也将改变目前依附于4S店的状况。一直以来,汽车生产企业控制“原厂件”渠道,形成价格垄断,从而导致车险行业亏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车险理赔中零部件的采购支出占维修费用的70%~75%。
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记者,零部件定价完全由生产企业决定,定价机制并不明朗。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原厂件”价格远高于其他渠道生产的零部件价格,同时在目前汽车三包等规定下,“原厂件”也是车辆维修保养的主要来源。
“实际上,市场对于‘原厂件’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位汽车维修人员告诉记者,将来高质量的“品牌件”等其他零部件的认可将吸引更多车主。
记者获悉,保监会正在推动建立零部件认证体系。未来,“品牌件”与“原厂件”将通过不同代码进行溯源,由于两者存价格差异,将核算出不同风险的保费。通过价格杠杆,制约“原厂件”价格过高的情况。
除了零部件来源的变化,《指导意见》还对汽车专项维修加以鼓励,据《指导意见》第六条,“鼓励专业化维修,提升业态发展水平”,以破除4S店在维修领域的垄断。
利益链条或重构
通过上述方式,汽车行业利益链条的重构不可避免。
在市场竞争下,经销商盈利开始向售后转移,而分摊售后利润,则将消除汽车流通和售后暴利的难题。“这才是解决汽车维修暴利的本源。”上述车险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简评】 《指导意见》带来的最大影响,可能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盈利模式的改变。现在主要利润在主机厂、4S店等利益主体,他们依靠垄断来赚钱。渠道垄断被斩断之后,这一盈利模式难以维系,零配件的价格会下降,而售后环节的利润会平均化。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杭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14日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杭州汽车号牌竞价收入的20%用于补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为纯电动乘用车给予3万元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给予2万元补助。 |
|
2.近日,观致汽车推出“回购保障计划”。从10月1日起至11月30日,凡购买观致汽车任意车型的消费者,一年期满后,观致汽车可按照购车价的80%购回汽车。 |
|
3.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日系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所占的份额为15.06%,韩系车所占的份额为8.99%,前者领先后者6.17个百分点;而在去年同期,前者领先后者6.39个百分点。 |
|
4.今年9月11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环保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第一批推广目录,28家汽车企业的163款汽车入围,其中自主品牌车型占比超过六成。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对自主品牌的销量提升将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