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15-10月29日
发布时间:2014-10-29 11:19:45 浏览量:2194次
|
新闻详情
|
|
1.预计2014年上市 潍柴英致MPV谍照曝光 |
|
日前,有媒体曝光了潍柴英致MPV的谍照,据我们了解,这款车预计在2014年上市销售。
谍照中的车型采用了与英致G3相似的前脸设计,配备了行李架和后扰流板,车身较为修长,据悉这款车的轴距为2700mm。从这款车的设计来看,其定位可能和宝骏730类似。
内饰方面,英致MPV测试车采用了三辐方向盘,中控台样式很有层次感,操作区域布局较为简洁,拍摄到的这款车配置水平不算太高。动力方面,未来上市的英致MPV将会有1.5L自然吸气和1.5T发动机可选。
|
|
|
2.2015年将上市 猎豹CS10无伪装谍照曝光 |
|
日前,汽车之家网友向我们提供了一组猎豹全新CS10量产车的无伪装谍照,根据之前消息,新车将会在2015年上半年上市。


通过谍照来看,猎豹CS10量产车延续了概念车的造型设计,只是在细节设计方面进行了小幅度调整,例如前大灯内部的日间行车灯样式发生变化,侧面车窗边框增添高亮材质的镀铬装饰条。此外,谍照中车型还使用了一款新样式的轮圈。

关于猎豹CS10动力和配置方面的信息,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不过该车未来在变速箱方面会提供5MT可选,其余的信息,我们会持续关注。
|
|
|
3.2015年上市 瑞风M3广州车展公布预售价 |
|
日前,江淮汽车旗下全新MPV车型“瑞风M3”正式于蒙城新基地投产,新车曾于2014北京车展正式发布。据悉,这款车将于11月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公布预售价,随后于2015年初正式上市。

江淮瑞风M3定位于家用MPV,新车整体造型设计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双横幅镀铬格栅向两侧由粗至细延伸,两侧硕大的前大灯与之相呼应。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50/1740/1900mm,轴距为2810mm。


动力系统方面,江淮瑞风M3将搭载的是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43马力(105千瓦)/6000rpm,峰值扭矩为175牛·米/3500-4500rpm。传动系统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
|
|
|
4.或2015年亮相 北京70量产版实车曝光 |
|
之前,我们曾报道北汽将会推出北京40的长轴距版车型北京70,日前我们获得了这款车的量产版实车图。这款车最快将会在2015年正式亮相。


北京70的轴距将在现有北京40(轴距为2450mm)的基础上加长。从谍照中我们看到新车与之前发布的BJ70概念车外观基本保持一致,其采用五门设计。从内部图片我们也看到新车具备了不错的后排腿部空间,新车的内饰与北京40相同。


动力方面,北京70将搭载北京40上的2.4L直列四缸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43马力,最大扭矩为217N·m,传动方面与之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北京70将依然配备带有纯机械式分动箱的分时四驱系统。
|
|
|
5.路虎极光改姓奇瑞 豪车第二梯队争相国产 |
|
本月21日,随着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位于常熟的工厂正式投产及其首款国产车型——奇瑞路虎揽胜极光下线,捷豹路虎这一豪车品牌终于迈出了国产化的实质性一步。
联系到此前英菲尼迪和东风汽车的联姻,凯迪拉克加密车型国产的频率,以及一度沸沸扬扬的讴歌国产传闻……看来,这些被称为“第二梯队”的豪车品牌,正紧随“第一梯队”德系三强(奥迪、奔驰、宝马)的步伐,争相落地国产,以期在日益膨胀的中国豪车市场分得更多蛋糕。
国产极光可能40万元起
目前,进口的揽胜极光售价普遍在50万元以上,国产后仅关税部分可省去约25%。因此,坊间预测,改姓奇瑞的揽胜极光起售价格或在40万元左右。据称,该车将于明年上市。
据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朱国华介绍,常熟工厂首期规划年产能13万辆。按照规划,至2016年,该工厂共将生产3款捷豹路虎车型,除了已下线的路虎揽胜极光外,下一款国产的将是路虎旗下的一款SUV。业内人士猜测,它可能是今年9月首发的“发现·神行”。
豪车国产意在多分蛋糕
近年来,随着国内汽车消费不断上档升级,中国市场已成全球豪车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相比纯进口销售的模式,通过合资实现国产,无疑在降低研发、生产、物流、营销及售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地利优势。因而,这也成为豪车品牌提升销量和市场份额的不二途径。
在这方面,德系ABB既是先行者,更是受益者。它们的成功,促使其它豪车品牌纷纷效仿。以捷豹路虎、英菲尼迪为例,尽管在华销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总量和 市场占比仍无法和ABB相提并论。不甘心老待在第二梯队,贴上奇瑞标的捷豹路虎,价格会更加亲民,销售走量只是时间问题。但沃尔沃、英菲尼迪、凯迪拉克等 第二梯队成员一致发力,让大家的竞争又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简评】合资建厂推国产车型,只是其本土化战略的第一步,未来谁能在研发、营销和服务 方面更接地气,谁才有可能成为豪车第一梯队的新玩家。
|
|
|
6.天津一汽明年或调低销售目标 骏派或成“救命稻草” |
|
“今年天津一汽夏利13万辆的销售目标已很难完成,2015年我们或适当调低销售目标”,虽然对刚刚上市的俊派D60信心满满,但是当谈到一汽夏利今年整体销售情况时,天津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仁依然表现出担忧。
全年销售目标落空
10月27日晚,天津一汽骏派品牌旗下首款A0级SUV车型D60上市,销售价格在6.49万至9.99万元之间。“明年全年骏派D60销量将达6万辆,占天津一汽总销量的30%左右”,党仁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
尽管价格实惠、刷新C-NCAP五星碰撞记录等均成为骏派D60的卖点,但是在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A0级SUV细分市场,品牌力和产品力均不占上风的“后来者”D60能否与奇瑞瑞虎3、哈佛H1,甚至是合资品牌北京现代ix25、广汽本田缤智等一比高下,实现党仁口中2015年月销5000辆的目标,依然值得商榷。
按照计划,2014年全年一汽夏利总体产销目标为13万辆。但根据天津一汽夏利有限公司9月产销量公告,1至9月,夏利和威驰两大品牌的累计销量仅实现10306辆,不但比去年同期的51692辆大幅度下降约80%,且仅完成今年整体产销目标的8%。
“今年的销售成绩很不乐观”,北京某一汽夏利经销商老总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去年我们单店销量在2000辆左右,今年前十月仅售出1000余辆汽车,业绩下滑了近一半”。
天津一汽的公司业绩也随着销量的走低继续呈下滑曲线。据一汽夏利公布的今年半年度业绩,上半年一汽夏利实现营业收入157592万元,同比下降48.5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下滑9608.69%。
作为扭转天津一汽整体销售颓势的重磅车型,“骏派D60上市前几个月尚属销量爬坡期,预计在今年年底D60将实现9000辆的产能和7000辆的销量,”党仁对中国经济网汽车介绍。“因此新车对今年一汽夏利整体销量的拉动作用将很小”,以上提到的某经销商老总如是谈到。
分析人士也认为,现在距离2014年年底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预计天津一汽想要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依靠自身主营业务汽车制造将很难实现。
骏派能否提升品牌力
当然,除了提升销量,骏派D60的另一项重任就是扭转夏利、威驰两大品牌一直以来带给天津一汽低端、廉价的品牌形象。
有消息称,按照天津一汽的规划,未来企业重心将逐渐转移至骏派品牌,夏利旗下产品只会保留N3、N5和N7,并且不会再有新产品向低端市场发展。
但是,对于骏派能否顺利提升天津一汽的品牌实力,LMC汽车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日前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一汽自主曾频繁尝试通过打造新品牌扭转企业销量、提升品牌形象,如推出欧朗等,但最终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如今天津一汽又寄希望于骏派来扭转企业颓势,希望渺茫”。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则认为,天津一汽近年来业绩遭遇滑铁卢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新产品、没有技术革新,“一汽夏利品牌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喜好度过低,导致市场下滑严重”。
据了解,骏派D60虽然搭载了自主研发的1.5L发动机,但是其1.8L版则是采用丰田自然吸气发动机,且外形设计也是请意大利设计公司操刀。骏派D60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借助多个国家的资源,严重暴露了天津一汽在产品自主研发上的短板。
“天津一汽的当务之急是完全自主地打造一款产品,而非塑造一个新品牌”,曾志凌表示,
“在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相对较弱的中国汽车市场,企业应当先有一款性能、技术、配置、价格都过硬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然后再去树立品牌”。
况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品牌,不但要花钱,还要拓展销售渠道,一切都要重新来过,品牌知名度还未必能够打响。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在新品牌的打造方面已经交了不少学费,我们不希望天津一汽骏派再步后尘”,民族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表示。
天津一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聪明在上任之初曾经立下军令状“2015年天津一汽实现盈利”,在俊派品牌发布会上他也曾表示,“在夏利支撑困难的情况下,骏派D60将成为天津一汽未来发展的引领”。
【简评】未来,产品力还有待提升的骏派能否不负众望,帮助一汽夏利重写辉煌呢?
|
|
|
7.速腾车主不买“补丁”账 多省市车主集体维权 |
|
,
对于56万中国的大众速腾车主来说,上周日(10月26日)应该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
由于不满大众公司提出的召回方案(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全国多地速腾车主来到一汽-大众总部以及各地4S店的门口,自发进行了维权行动。
这次维权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创下了中国汽车维权的一个纪录。我们从汽车论坛和新浪微博上做了统计,总共有20余个省市100多座城市的速腾车主加入到了此次维权行动。
不过,面对这一百多个城市的集体维权行动,德国大众、一汽-大众均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和解释。
维权前两天一汽-大众宣布:
承诺为耦合杆后悬架提供延保10年
但不承认速腾后悬架有质量问题
就在全国爆发速腾车主集体维权的前两天,10月24日,霾锁京城。
这个天气和此刻的大众汽车一样,正遭受着自“DSG”事件以后最大的一次危机。
当天下午,大众中国、大众进口车联合一汽-大众,首度就外界对速腾召回的质疑做出官方回应。
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承认,关于此次召回事件,此前对外的沟通确实不够及时和充分,并承诺会在下一步工作中改进,“我们非常重视消费者的意见,会一直努力到让消费者满意。”
对于大众集团高层将后轴断裂归咎于消费者驾驶习惯的言论,苏伟铭予以明确否认,“德国大众从来没有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们也完全不认同。”
不过,他又在之后立即强调,无论是召回范围内的产品还是耦合杆后悬架,本身都不存在安全问题,少数发生弯曲甚至断裂的车辆,都曾经遭遇过来自正后方和侧后方的撞击,“若没有曾经发生过撞击,就完全不用担心突然出现断轴”。
前后两段话的逻辑,让在场的媒体立刻感到有些凌乱。
此外,针对此次召回的准备,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胡汉杰表示,大众自8月15日开始启动了一套全球适用的TPI检测流程,能够检测出后轴弯曲变形,目前所有授权经销商已全面开展相关检测,检测车辆已达6.7万辆,均未发现后轴断裂的情况,而召回相关备件如金属衬板等也已启动生产,“我们也承诺会为耦合杆后悬架提供延长10年的安全保障。”
按照当前已提交的召回计划,一汽-大众将召回563605辆新速腾,大众中国方面则将召回17485辆甲壳虫汽车。
苏伟铭强调,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召回,包括新速腾、甲壳虫及墨西哥版捷达在内,全球涉及车辆超过130万辆,而且对于召回后的解决措施实施的都是全球统一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新速腾和其他大众品牌的车型一样安全。”苏伟铭表示,召回是为了给其他还没有出现问题的后轴纵臂进行加固,不代表所有的新速腾都存在断轴的风险,“这是一个预防性的措施,没撞过就没问题。”
此外,对于一汽-大众今年将新速腾的耦合式连杆变更为多连杆后悬的做法,苏伟铭也强调,目前在中国生产的大众车型中,只有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生产的新速腾和甲壳虫采用了耦合杆后悬架系统,其他都是多连杆后悬,这不代表是耦合杆有问题,而是出于产品战略的考虑。
之所以在产品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要实施召回,胡汉杰表示这是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为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召回是我们的一种态度,我们在中国有30年的历史,根已经扎得很深,我们希望能全天候服务消费者,让消费者满意。”
专程从德国赶来的大众汽车集团大众品牌底盘后轴研发负责人Harald Moedeker表示,在发生撞击的情况下,即便是多连杆后轴也会发生变形,会导致车轮偏斜,因此消费者更容易及时发现。
速腾车主不买“补丁”账
全国100多座城市速腾车主集体维权
不管大众高层此次突然露面,是不是为了想在周末前平息集体维权的风波,但是大众汽车为速腾耦合杆后悬架提供延长10年安保的服务,并没有让速腾车主买账。
按照原定计划,10月26日,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车主陆续涌向当地的一汽-大众4S店,拉起横幅进行集体维权。
速腾车主维权规模之大,也创下了历史之最。记者当天在汽车论坛和新浪微博上做了粗略统计,共有20余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加入到了此次维权,加上论坛、微博、微信上的转发内容,绝对是这一天的头条。
早报维权热线也在过去的一周,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速腾车主的来电,我们能够非常直接感受到他们对一汽-大众“补丁式”召回方案的愤慨。
“此技术来自骨科医院。”在一个速腾论坛上,一位网友如此调侃这一召回方案。
在10月17日公布的召回计划中,大众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称其金属衬板会使悬架的临界纵向负荷增加,如后轴纵臂发生断裂,金属衬板可以保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会发出持续的警示性噪音。
这个看起来贴“狗皮膏药”的召回法,也激起更多速腾车主的不满,他们在网上纷纷成立“速腾维权群”,除了指责召回措施不合理之外,车主们更多地在考虑如何维权。
遗憾的是,大众方的回答则千篇一律,要求车主前往经销商店安装金属衬板,同时检测车辆悬挂系统的工作情况。
万般无奈之下,速腾车主采取了直接上门的维权方式,全国20多省市先后发生了一汽-大众经销商店门前车主拉横幅堵门维权的事件。
法制化社会需要用法律维权
京师律所接受340人委托向消协集体投诉
维权只能表明一种态度,却无法最终解决问题。在当下法制治国的背景下,想要维护自身正当的权益,最终需要走法律途径。
此次大众速腾的召回事件,同时也引起了法律界的关注。10月22日,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魏绍玲律师给早报记者打来电话,称京师律师事务所也发布了一则“针对速腾召回公告的回应”,并准备将这份回应交给大众方,并提起诉讼。
魏律师根据目前他们收集的情况,为记者详细解读了他们的调查结果。“一汽-大众和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中国)在宣布召回部分新速腾和甲壳虫的公告(下称召回公告)中称:在少数情况下,这些装配了耦合杆式后悬架的新速腾和甲壳虫,如果侧后方或者后方曾经受到过冲击,则有可能导致耦合杆式后悬架纵臂弯曲。但是,在京师律师事务所接受的 340名委托人中我们发现,已有28例发现后悬架爆漆、变形的现象,有25例出现后悬架开裂现象,而维修记录显示,这些车辆之前并未发生过任何猛烈的撞击。”
同时律师方认为,增加金属衬板的解决办法不能根本消除速腾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悖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生产者召回汽车产品,应做到告知车主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并及时采取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最终消除缺陷。
因此,律师方认为速腾车主无法接受一汽-大众目前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合情合理的,一汽-大众和大众中国需要“正视速腾车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速腾车给车主带来的潜在危险”。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汽-大众速腾在中国汽车市场A级车领域长期处于销量领先的地位,被市场称为“神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4年1-8月,速腾销量为20.8万辆,月均超2万辆。
对于此次召回措施,目前还没有权威机构给出其是否安全合理的解读,但“断轴”对车主们的心理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召回公告的发布,不少车主已前往经销商店要求检测悬挂系统,查找是否变形和疲劳。而那些已经经历了车轴断裂的车主,则心有余悸。
【简评】 江湖上有一句话叫:“出来混,迟早都要还。”当初你把恐惧交给别人,总有一天,别人也会把这份恐惧交还给你自己。
|
|
|
8.郭谦三年求一将:孙晓东加盟观致仍是悬念 |
|
“这是个谣言!”关于孙晓东要加盟观致,替代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的消息不胫而走后,卫思梵第一时间回复了记者。
不过,观致正在找本土营销高管是事实。“近三年来,观致一直在寻找一位本土的营销高管,在产品达到国际化标准后,营销已成为观致的软肋。”有知情人士透露,本土知名的营销人才,观致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谦几乎全都约谈过,当然也包括孙晓东。
10月20日下午,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召开的会议上,宣布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林杰接任孙晓东的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职务。由于孙晓东同时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新的任命宣布后,孙晓东仍是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孙晓东未来去向一时成为焦点。
主动权仍在孙晓东
跟记者聊到孙晓东,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欣赏但是不会过多干预观致人事任命。截至目前,郭谦对此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孙晓东本人对此也保持了沉默。
“奇瑞的确找过孙晓东。”奇瑞一位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证实,截至目前应该还没有最后敲定。
离开吉利已经是孙晓东职业生涯面临第三次抉择。作为上海通用创始成员之一,孙晓东当年配合总经理陈虹把在美国濒临消失的别克品牌,一度推上了中国中级车销售前三。2005年甚至超越上海大众,跃居并保持国内销售第一宝座长达三年之久。
这些经验正是对处于困境中的观致需要的,但此时加盟观致,孙晓东面临的挑战也非同寻常。用郭谦的话来讲,以全新模式进入汽车行业的观致汽车,虽然在成立这个项目时,就知道要面临挑战,但现在看来,挑战比预期的还要大。
虽然获得了EuroNCAP最高五星评级,获得了“红点设计大奖——荣誉奖”,拿下了TelematicsUpdate大奖,但观致叫好不叫座。上市十个月总共销售4000辆,在这个以销售业绩论成败的市场,处于销售一线的负责人压力非常大。观致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加入观致以后,体重已经减少了整整三十斤。
观致7年前开始运作,虽然产品达到国际化水准,但是与7年前不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品牌一路向上,合资产品继续下压,能否成功挽救观致仍有悬念。
“观致按照国际化水平打造产品,拥有一支汽车业顶尖的国际团队,到这里的人都能得到历练,包括我自己在内,挑战和希望同在,有机会向高峰冲去。”郭谦经常这样提起观致团队。
郭谦需要什么样的人?
观致的品牌架构和按照国际标准和体系来打造的最初方案来自麦肯锡,而曾在麦肯锡负责观致项目的卫思梵,也在观致初期就加入并成为核心成员。
遵循大多数企业成功的经历,郭谦认为观致必须完成两件事,一是产品和技术,二是品牌。观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观致的车是好车,已得到认可,但要树立一个品牌,此前郭谦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要分三步走:第一是明确品牌的内涵;第二是要保持品牌呈现的一致性;第三是在传播中树立自己的特点,也就是有品牌特色的传播战略。
郭谦希望寻找一位本土的营销经理来推进观致营销体系的建设,目的很明确:使观致的营销计划不仅能在“天上轰”,也要更接地气,能顺利在“地上推”。因为,即使与奇瑞相比,观致营销方案的落地,也存在较大差别。
观致策划一个营销方案,能落地的活动仅为100至200场。而奇瑞一个营销方案,能落地的活动达500-600场。落地的活动越多,消费者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也更高,这对观致推广非常重要。
孙晓东先后任上海通用和PSA的亚洲高管,于2012年加盟吉利,任负责集团品牌、市场和产品规划的副总裁后同时兼任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
2012年进入吉利之时,孙晓东第一次跟经销商开会就提出要建立吉利营销体系,抓住五年时间,打造一支优秀营销团队。
近年来,虽然吉利与大多数自主品牌一样遭遇下滑,但主要的原因是吉利缺乏新产品,又在进行“一个吉利”的改革,加上孙晓东上任吉利销售公司总经理时,吉利还面临13万辆库存压力。
孙晓东施政两年一个月,连着给吉利开出了一剂剂药方。有人把孙晓东称为吉利的医生,且时而中医时而西医的角色。既有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提升销量而开药方,又有为了吉利持续健康取消子品牌这样的手术。而有些时候,更像是一个保健医生,为了预防病患,需要时常把脉。
在一年多里面,孙晓东不仅降低了吉利的库存,将13万辆降低到10万辆左右;同时通过区域整合,优化吉利销售网络,减少了两三百家经销商;与此同时,吉利在自主品牌普降的环境下,控制了吉利的下降速度,使吉利一有新产品,马上就能走上上升通道。今年9月份,吉利新帝豪销量17952辆,同比增长19.12%,而吉利国内销量15985台,同比增长49.9%,重新夺回自主轿车销量第一宝座。
【简评】 孙晓东是业界唯一干过合资、外资和本土的三栖营销选手,如果加盟观致汽车,应对不同目标用户的经验是他最大的优势。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期待已久的广州市新能源汽车补贴办法终于出台,昨日下午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决定按照地方与中央1:1的标准进行补贴,消费者购买小轿车最高可获12万元补贴。此外,还要求增加充电桩建设,规定新建建筑按照不低于18%的停车位比例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
|
2.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工信部将发布《2016~2020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即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强制性国家标准。10月2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处长佘伟珍在由中汽协举办的“汽车节能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透露,目前该标准已经完成报批稿,目标直指百公里油耗5L。 |
|
3.一嗨租车受基石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主要包括成长性、商业模式、透明度、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创始团队及股东背景等。招股书显示,一嗨租车已在国内90多个城市开设了700多个服务网点,是国内直营覆盖范围最大的连锁租车企业。2014年上半年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47.5%;息税折旧前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90%。2013年底的车队规模为11586台,2014年上半年达到15409台,增速约33%,如果保持该增速,预计2014年底车队规模将达到20494辆。 |
|
4.10月18日,广汽丰田在广州发布中期战略规划——到2020年实现产品数量、渠道网点数量、年产销量“三重倍增”,至2020年广汽丰田将形成10款以上的产品组合,覆盖所有主流细分市场,其中最大“杀手锏”是混合动力车型。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