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售后服务第683期
发布时间:2014-11-11 16:50:18    浏览量:1844次    

新闻标题

 
1.电商平台开卖"平行进口车" 较指导价便宜逾两成  
2.约租车有多高大上?起步价料超30元  
3.国内油价已跌至4年最低谷 本周五或迎"八连跌"  
4.汽车三包实施一年有喜有忧 退还车辆441辆  
5.二手车特卖节“双11”凑热闹  
6.迈腾车主投诉增多 一汽大众暂未表态  

新闻详情

 
1.电商平台开卖"平行进口车" 较指导价便宜逾两成
  

  为迎战大数据时代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长安汽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0日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双方将在车联网、智能汽车、国际化业务拓展、流程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协同创新,展开跨界合作。而就在上个月,另一大汽车集团东风汽车公司也已与华为与签署了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跨界合作的协议。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思维下,汽车制造领域的信息化发展不断加速,中国汽车工业在变革大潮中风起云涌,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模式正在受到全球信息化的冲击,作为传统制造业的汽车企业,纷纷采取与IT、通讯巨头纷纷跨界联姻的方式来寻找未来新增长点。中国第一汽车品牌长安也终于迈出这一步。

    根据协议,在车联网和智能汽车领域,长安汽车与华为双方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在车联网平台、车载通信设备、车机、多屏互动、移动终端、芯片、系统应用及商业模式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

    此外,协议还将推动双方在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规划咨询领域展开合作,促进长安汽车全面迎合大数据时代的变革。华为将与长安汽车积极分享在流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实践成果,在企业管理的各领域加深与长安汽车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为长安汽车提供满足需求且有技术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在信息安全建设方面,华为将加深与长安汽车的交流和合作,为长安汽车提供包括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长安汽车副总裁朱华荣认为,“工业4.0时代”很快就会到来,这是全球制造业下一步的方向。 “工业4.0”不仅仅意味着技术的转变、生产过程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整个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要迎头赶上,必须放弃孤岛式的想法,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思维进行战略性布局,为变革做好准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这些技术都会用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它们协同作战将全面颠覆传统的制造业的思维方式。

    从2003年开始,长安汽车以全球化思维和视野,充分利用全球最优势资源,发力海外市场。但在海外业务中,不同的沟通环境和市场规则给长安汽车探索海外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困扰,长安汽车认为,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即信息一体化的过程。而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3的人口,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

    因此,根据这次双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华为将利用自身全球化经验及资源为长安汽车提供全球化发展的经验分享及技术支撑。同时,依托华为全球化服务渠道,为长安汽车海外分支机构提供国际广域网链路租用方案、网络及安全设备、设备运输、设备维修保养、咨询服务、现场技术支持等服务。

    评:长安汽车与华为牵手,不仅构建信息化体系,打造智能汽车,而且对于推动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品牌未来竞争力,共同拓展全球市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约租车有多高大上?起步价料超30元
 

   上周五,广州试点投放2950台约 租车运力听证会高票通过,这意味着约租车进入广州市场已几成定局。

    不少市民认为,约租车运力投放后,在高峰时段打不到车,甚至动用打车软件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可以“约租”一下。但事实上,市民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虽然听证会未就约租车未来的定价标准作出详细解释,但已经明确有“最低消费”。广州市政协常委、听证会代表曹志伟更是建议,约租车也应设起步价,起步价标准 应定于30元至50元之间,之后再加燃油附加税、里程费用等。如果只按起步价计算,已相当于普通巡游出租车承载最多四名乘客,从天河区抵达芳村,又或者从 天河区抵达番禺区的价格。

    由于约租车有不设外观专有标示喷 涂、采用中高档车型,以及司机营运资质 三大门槛,故目前广州尚无符合运营资质的公司。最接近运营资质的大型出租车公司,有司机,但是没有车;而拥有众多中高档车型现车的租车公司,则面临没有有 运营资质司机的难题。不过,上述两种企业均已有公司表示愿意染指这一新兴市场,尝“头啖汤”。

    无独有偶,某大型租车公司则坦言,大量中高档现车的实力,目前广州市只有两到三家租车公司具备,而向出租车公司招纳有运营资质的司机,也并非难事,所以公司对招投标也是“跃跃欲试”。

    租车公司同时表示,约租车与租车不同,以里程为计费单位而非时长,同时乘客不需承担燃油费用,公司还要承担司机的人力成本,所以在同一里程、同一时长的条件下,相同车型的收费,约租车将会贵过租车。

    广州市交委此前发布约租车投放概况时,有提到“此次投放约租车,与 巡游出租车差异化发展,也能转移一部分乘客的用车需求,一定程度上释放现有 巡游出租车的运能”。原来,约租车投放后,解决了一部分有更高出行要求,但暂时只能用巡游出租车替代的客户的用车需求,使得部分巡游出租车运力得以被释放,从而缓解“打的难”。对于普通市民,直观感受就是普通出租车“空车”多了。

    评:消费人群千差万别,试水多元化多层次的出租车经营模式,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推行“约租车”,应以满足多数人需求为前提。

 
 
3.国内油价已跌至4年最低谷 本周五或迎"八连跌" 
 

   当低于80美元的原油价格已非鲜事,国内油价“八连跌”也似乎变得不那么遥远。《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本周五(11月14日)国内油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而目前原油变化率对应的油价下调幅度远超红线。在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熊市未尽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八连跌”将是大概率事件。

    “油价已跌至4年来的最低谷,在类似冬季取暖需求这样的重要利好到来前,强势美元提供的持续性利空,将进一步扼杀原油的反弹希望。已经跌破80美元大关的WTI,表明市场看空情绪依旧主导,交易商脆弱的心理防线极容易被摧毁,恐慌性抛盘已经多次出现。”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认为,原油弱势格局恐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即便有短时小幅反弹,也难改“熊市”特征。

    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主要原油品种变化率为-2.91%,对应下调幅度在145元/吨。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自7月份以来连续七次下调,国内汽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325元/吨,柴油零售限价累计跌幅达到1275元/吨。折合92号汽油累计下跌1.02元/升,0号柴油累计下跌1.09元/升,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汽柴油零售价格将回到6元时代,降至四年来的最低。

    油价下跌,对中国消费者和物流、交通运输等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这从与油价联动明显的航空运输类股票表现活跃上就可窥一斑。隆众石化网分析师薛群介绍,油价“七连跌”的幅度,意味着一辆私家车一个月的燃油支出可减少近200元,一辆大型物流车则可节约数千元。

    与此同时,这也是中国储备原油的大好时机。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国进口原油的平均单价连续下跌,而进口量则不断增加。若按照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来简单计算,25%的跌幅将使得中国2014年进口油价节省超过200亿美元成本。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炼油、化工行业则备受煎熬。据薛群介绍,油价连续下跌增加了炼厂的成本,“三桶油”也难逃亏损局面。整个三季度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利润整体也呈现下滑的态势。
 

 
 
4.汽车三包实施一年有喜有忧 退还车辆441辆
 

   11月6日,记者从2014CADA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获悉,一年来,汽车三包稳步推进有序实施,全年退还车辆441辆,尚未发现集体性维权事件。年会上,19家汽车经销单位荣获全国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质量标杆单位荣誉。

    据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介绍,一年来,汽车三包稳步推进有序实施,全年全国质监系统工受理投诉4051件处理3908件,退还车辆441辆,目前尚未发现集体性维权事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方面,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质监部门都明确了工作机构,负责汽车三包工作的落实。在技术支撑方面,国家产品管理中心成立了汽车三包争议处理技术委员会,各省筹建了汽车三包技术咨询人才库和2109名专家库,聘请4613名专家参与汽车三包争议技术处理,其中技术咨询达到800多次。在宣传领导方面,与汽车流通行业
联合开展汽车三包培训2万多人次;及时备案公开信息,全国有117家生产厂家,共备案179个品牌5861个车型,25976家销售修理商都公开了三包信息,便于社会大众进行查询,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按照汽车三包规定的要求,对上述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共评估文件751份,整改违规问题其中有13大类的问题,使备案公开的信息进一步得到规范。同时推进质量控制,指导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开展贯彻实施汽车三包规定、提升汽车售后服务质量专项活动,共举办了6期汽车4S店三包现场会。首次开展全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从全国4S店评选了19家售后服务标杆,提高行业的售后服务质量,发挥部门的联动效应,联合中国保监会推动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制度。

    一些汽车经营者在汽车三包规定落实执行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一是部分汽车信息生产者三包信息不全、内容不规范。据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调查显示,有59%的消费者反映购买汽车时,汽车4S的销售人员没有介绍三包期限、三包责任等信息。二是三包责任落实还没有全部到位。一部分汽车经营者主要的零部件,还有特殊零部件的种类范围不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卖方的霸王条款依然存在,有72%的消费者被经营者暗示或者明示不在汽车4S店保养,有11.6%的消费者反映车辆在维修时超过了5日,修理者没有及时备用车辆和合理的交通费用补偿。三是一些经营者在配合争议处理上还不够主动。一些汽车经销商没有主动与消费者协商处理争议,有的把问题直接推给了生产商;有的不认可技术咨询专家的意见,没有积极配合行政部门调解处理。

    年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宗龄发布了19家单位为全国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其中进口豪华品牌4家,合资品牌10家,自主品牌5家。工商总局、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分析了目前汽车行业状况,进行了政策解读。

    评:汽车三包实施一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售后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诚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经营者在汽车三包规定落实执行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5.二手车特卖节“双11”凑热闹
 

   二手车也来“双11”凑热闹了。昨日,赶集网宣布启动“二手车特卖节”,率领国内外众车企加入“双11”电商大战。据悉,该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面细致的车源质量保障方案和价格折扣,用户可以底价购入二手车,足不出户就可以放心选车、购车。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特卖节从11月起,一直持续6周,囊括宝马、丰田、吉普、奥迪等多个国内外一线品牌,同时优车诚品、卓杰行、加百列、优途、人人车、车易得、大搜车等知名二手车行也都加入特卖节活动中。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二手车市场达到388万辆的交易规模,增幅达13%以上,线上交易渠道发展速度迅猛,对消费者而言,互联网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拉通线上线下的信息流,省去了用户跑数家车行看车的时间成本。此外,汽车电商的销售成本较低,无租金、人力成本投入也较低,因此可以让利给消费者。

    评:无论是电商还是二手车领域都在以绝对诱惑的低价来冲击着消费者的眼球,但凡新车的领域都会有二手车插足,不过二手车进入更多是营造气氛。
 

 
 
6.迈腾车主投诉增多 一汽大众暂未表态
 

  在速腾后悬架断裂问题上的处理不力,在迈腾正时链条故障上的“视而不见”,使得大众的品牌形象正在遭遇史无前例的考验。目前,车主们纷纷希望一汽大众能够退还维修正时链条花费的上万元费用。

    据了解,速腾车主们准备在11月16日再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维权活动,在各大论坛和QQ群里,速腾车主们也力邀迈腾车主集体维权。

    11月4日,本报刊发关于迈腾正时链条故障的稿件后,有网友留言,“大众之所以傲慢都是中国的消费者惯的,透明的信息平台缺乏,导致大众无视消费者的利益”。也有网友表示,虽然自己的车也是大众的,但以后购车肯定不会考虑大众了。

    据国内一家汽车质量网站的数据显示,涉及迈腾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已经超过了1100条,多数问题均是正时链条故障,而进入11月份,投诉量更是直接上升。

    这个时候能够统一对外回应的应该是大众中国,不应该是一汽大众了,这已经涉及大众品牌形象的问题。一汽大众的义务和责任在减轻,大众中国对这个事情的主导作用更强一些。很多事情需要和德国总部有相应的沟通,不表态说明一汽大众或大众中国还没有拿出解决方案。

    他建议,当下的大众应该做的是要尽快平息这种和消费者对立的情绪,提出让消费者更满意的解决方案,哪怕付出更高的成本。大众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把召回方案进行详细的解读,最好让第三方机构参与进来向车主解释,而不是自圆其说。

    显然,虽然迈腾正时链条故障并不是个例,但是,比起“小弟”速腾,在车主维权方面的力度还是小了不少。速腾车主们在各大论坛和QQ群纷纷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小弟速腾诚邀哥哥迈腾加入维权活动”,而响应的迈腾车主不在少数。

    针对速腾后悬架断裂事件,虽然大众中国召开了媒体说明会,但是打补丁式的召回方案依旧让车主们很气愤。据记者了解,速腾车主们将再次发起维权活动,“56万名速腾车主发起全国范围内11月16日维权行动”。

    与此同时,有速腾车主已经提议,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调解不成的情况下,依法维权是最佳选择。从DSG、正时链条到速腾事件,大众出了很多问题,到底是消费者使用不当还是汽车本身的问题,最终通过法院的审理才可以尘埃落定。现在是各说各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诉讼是最好的办法。

    评: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去年的汽车三包和新的召回条例的推出,汽车的消费者对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在大幅度提升。消费者在和媒体沟通、厂商对立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开始使用国家质检总局的投诉通道。如果大众在未来几个月内没能把问题解决,再加上DSG、正时链条等事件,这将对品牌形象的影响很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