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61-1月4日
发布时间:2015-01-04 15:12:24 浏览量:2024次
|
新闻详情
|
|
1.2.5L车型共5个版本 全新皇冠配置曝光 |
|
我们从经销商处获悉,全新皇冠已经有展车到店,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全新皇冠的配置表。全新皇冠先期上市2.5L的车型,分为5个配置,包括标准版、时尚版、精英版、豪华版和尊享版,相关配置如下。
外观方面,高低配车型的差异主要是轮圈不同,标准版、时尚版和精英版采用17英寸轮圈,最低配的标准版采用的是5辐轮圈,其它车型都是采用20辐轮圈;豪华版和尊享版采用的是18英寸20辐轮圈。除了最低配的标准版外,其余车型带有镀铬门把手和电动天窗。
全新皇冠全系统一都采用了LED前大灯、LED尾灯和LED日间行车灯,其中前大灯带有大灯清洗装置。外后视镜也是全系统一,带有电动折叠、加热和亲水外后视镜玻璃。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前排气囊、前排膝部气囊、前排侧气囊和窗帘式气囊。除了最低配的标准型以外,其它车型带有PCS预碰撞安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EBS紧急刹车警示系统。顶配的尊享版带有VDIM车辆动态综合管理系统、BSM并线盲点监视器和PVM全景监控系统。
内饰方面,全系采用的是TFT双屏系统,尺寸上有所差异,标准版和时尚版是7+5英寸的显示屏,而高配的车型是8+5英寸的显示屏。全系标配一键启动、智能钥匙和多功能方向盘。除了最低配的标准版外,其余车型都带有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盘、驾驶位8向电动调节(带电动腰靠)、副驾驶位4向电动调节和前排座椅加热功能。
动力方面,全新皇冠搭载的2.5L发动机最大功率193马力/6200rpm,最大扭矩236牛·米/4400rpm,搭配6挡自动变速箱,采用前双叉杆式、后多连杆式四轮独立悬架系统,高配的豪华版和尊享版采用AVS自适应可变悬架系统。
|
|
|
2.售8.98-14.58万元 中华V5官方售价下调 |
|
近日,我们从华晨中华官网了解到,于2014年8月上市的2014款中华V5的官方指导价下调2万元,这款车调整后的售价区间为8.98-14.58万元。


2014款中华V5前脸采用了双肾型的格栅设计,T形的装饰饰条中央为中华的LOGO,新车前保险杠样式十分时尚。在尾部,这款车安装有一个扰流板,其中央集成了高位刹车灯,两侧的尾灯通过镀铬饰条相连,整体感很强。

配置部分,2014款中华V5标配了中控液晶显示屏、车载蓝牙、多功能方向盘和行车电脑。此外,中高配车型还标配了自动空调、无钥匙进入系统、一键启动系统以及定速巡航等配置。

动力部分,2014款中华V5搭载了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6马力,峰值扭矩为200牛·米。在传动系统上,与这款发动机搭配的是5速手动或6速自动变速箱。
|
|
|
3.增领航版车型 2015款马自达8配置信息 |
|
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光了一汽马自达2015款马自达8的配置信息。新车依旧推出三款车型,其新增了一款“领航版”成为其顶配车型,原顶配车型“至尊版”成为中配车型,原“尊贵版”车型被取消。

据悉,此次增加的2.5L领航版车型将成为2015款马自达8的顶配车型,新车将配备的是一款17英寸轮圈,与其匹配的是尺寸为215/60 R17的轮胎。此外,副驾驶座椅电动四方向调节以及全车不锈钢迎宾踏板两项配置也将成为2.5L领航版车型的专属。
动力系统方面,2015款马自达8将依旧搭载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63马力,峰值扭矩为226牛·米。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据悉,2015款马自达8将达到国Ⅴ排放标准。
|
|
|
4.与海外基本相同 东风标致308S内饰曝光 |
|
东风标致308S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正式发布,但当时该车仅是展示了外观造型。日前我们获得了一组东风标致308S的内饰图片,从图中来看,国产308S的设计基本延续了海外车型的特点,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根据之前消息,308S将会在今年4月正式上市。

从获得的内饰来看,此次曝光的国产308S和海外其原型车新308造型基本相同,但细节上有所差异。仪表盘和中控台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错落有致。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控中间并没有像海外车型采用大尺寸液晶屏,而是采用了小屏幕,预计这款测试车应该也是一款低配车型。


此外,308S的空调控制区域造型和海外车型有一些不同,按键布局更加的传统一些,同时挡把后方并没有像海外车型配备电子手刹以及一键启动按钮,其后方也没有留出模具空位。当然,我们也看到这是一款低配车型,不知道未来的国产高配车型有没有变化。


动力方面,未来308S将有三种动力总成可选,分别为1.6L自然吸气发动机、1.2T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及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1.2T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36马力,峰值扭矩为230牛·米;1.6T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7马力,峰值扭矩为245牛·米。
传动系统部分,与1.2T发动机匹配的有5速手动和6速自动变速箱可选,而与1.6T发动机匹配的仅有6速自动变速箱。
|
|
|
5.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能力正迎头赶上 |
|
在2014年度共计40个车型的评价中,中国自主品牌14个车型的平均得分是54.2分,国际品牌26个车型的平均得分是55.2分,平均仅相差1分,说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汽车安全设计、制造能力方面正在追赶国际品牌。
随着2014年度第四批14个车型C-NCAP评价试验结果的发布,2014年度共计40个车型的评价试验也全部结束,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按2012版规则进行安全评价的总计91个车型的试验评价结果也全部出炉。这91个车型中,小型乘用车5个,A类乘用车42个,B类乘用车18个,MPV车型1个,SUV车型25个。
高星级涌现不是门槛过低所致
本次发布的2014年度第四批共14个车型均获得了五星级的评价,一些对C-NCAP不甚了解的人还是对评价结果提出了质疑,有的人甚至认为当前的评价规则门槛明显偏低。回顾2012版规则刚刚实施的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四星、三星甚至是二星的产品,其对于新规则的不适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在其他NCAP组织进行试验而只能在国内的C-NCAP进行评价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当然,对于规则的适应只是一个方面,与全球其他NCAP相比,C-NCAP尽管在规则上有一些不同和出入,但是其所体现出的基本安全理念和做法是一致的,对于每类及每个车型评价结果的大体方向也应该是一致的。在2012版C-NCAP相同规则下所进行的试验,其相互间得分的比较也应该是可进行的,尽管这与实际车辆碰撞事故中的真实情况多少会有些出入。
世界上其他NCAP的评价也大体如此。在一个版本规则适用的初期,碰撞试验结果往往会出现低一些的情况。但随着同一规则使用时间的延续,对规则的适应和相应安全设计能力的提高,则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渡过这一“适应期”。当然,目前中国厂商的情形有一些不同,在部分自主品牌厂商还没有完全掌控安全设计要素的背景下,高星级评价车型的涌现应该还主要是国际厂商的事。
山寨不能解决自身的安全
对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安全设计,以往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照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在C-NCAP评价的初期,某国内著名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为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厂商所设计的车型纷纷获得二星、三星的安全评价。包括一些山寨别人产品的车型,在人家原产品获得正常的高星级评价的同时,山寨版的产品却获得了分数低得多的评价结果。这说明什么?恰恰说明山寨产品只山寨了人家的外形,而对汽车内部的安全结构并没有弄清楚。
近几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厂商设计水平的提高和设计经验的丰富,尤其是一些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中负责安全设计的总负责人拥有在国际厂商团队的相关设计经验时,相关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了,比较典型的就是长安汽车的安全设计团队。
当然,也有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厂商,在花钱买了其他国际厂商的车型平台技术之后,相应改型出来的产品也承继了原有平台的安全能力,连续获得五星级评价。但是,在该公司其他平台的产品,二星、三星的安全评价比较多见。该公司的设计团队到底懂不懂安全设计?今后的新产品还会不会出现低星评价,现在还很难下结论。
仍有差距 但追得很近
分析2012年下半年开始的按2012版规则所做的91个车型的试验,明显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产品仍然不能跟国际品牌产品相匹敌,在包括小型车在内的一些车型上这种差距是明显的。但也应该看到的是,在最终得分58分或以上以高分获得五星级评价的6个车型中,2个获得最高分的分别是中国厂商的长安CS75(59.0分)和一汽奔腾X80(58.9分)。 在2014年度共计40个车型的评价中,中国自主品品牌占14个车型,国际品牌占26个车型。其中,中国自主品牌除2个车型获四星级评价外,其余均获得五星级评价;国际品牌中除1个车型获四星级评价外,其余均获得五星级评价。平均得分方面,中国自主品牌14个车型的平均得分是54.2分,国际品牌26个车型的平均得分是55.2分,平均仅相差1分,说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汽车安全设计、制造能力方面正在追赶国际品牌。
【简评】总体来看,与汽车的整体品质相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设计能力似乎更高一些,安全能力是有保障的。
|
|
|
6.北汽上市:十年磨一剑 |
|
2014年12月19日上午9:30分,香港证券交易所。
随着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敲响铜锣,北京股份港股正式挂牌上市,意味屡经10年“磨难”的北汽上市终于梦想成真。不过对北汽而言,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道路难言轻松。
艰难抉择
在上市挂牌仪式上,徐和谊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北汽10年上市征程的艰辛:曾四度筹谋上市,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几度修改上市路径,由局部上市到整体上市再到分拆上市;在上市通道选择上,也在H股、A股、H股以及H A股之间连续变更。
2004年8月,北汽“掌门”徐和谊首次透露北汽正在筹划上市。遗憾的是,彼时的北汽受负债所累,股权结构不明晰,而且北京现代成立尚不足一年,上市的条件远未成熟。
2007年5月,北汽股份的前身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对上市方式进行陈述,选择的地点是香港。然而,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令上市计划再度搁置。 ,
2008年3月,徐和谊表示将在内地A股上市。此后的几年时间内,北汽一直沿着该方向进行上市方案的设计。2010年9月,北汽股份正式挂牌成立,并宣布放弃整体上市、采取资产打包加快上市步伐,同步实现A股、H股的上市。但北汽始料未及的是,2012年10月,A股暂停IPO,令北汽不得不改变计划:先登陆H股,再实现A股上市。
为了迎合与A股完全不同的H股上市要求,北汽股份对旗下资产进行了一系列的剥离和调整,至IPO前期,北汽股份基本只剩下五大业务。2014年下半年,北汽上市进入倒计时。7月2日,北汽股份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资料。在半年的等待后,12月中旬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IPO通行证,北汽上市终于尘埃落定。
资本之渴
尽管在港上市并不是最理想的结果,但北汽不愿再继续等待。近几年来,北汽动作频频,在全国展开大量收购兼并,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上市圈钱就成了北汽实现这些计划的前提条件。
一方面,近年来连续不断的收购和生产基地建设导致大量资金缺口。以外界熟知的几例收购为例:2009年12月,北汽控股以2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北欧知名汽车品牌“萨博”核心知识产权的收购;2013年11月25日,北汽收购昌河,虽然收购价不到一亿元,但规划的未来投资却高达130亿元……除了一系列收购之外,北汽近年来还加大了生产基地的建设,如2011年6月20日动工的黄骅汽车生产基地一期投资就达到50亿元,累计投资达到100亿元。同时,北汽还启动了大飞机项目。
另一方面,北汽自主品牌发展急差钱。由于起步较晚,北汽自主品牌投放市场的多数产品尚未到回报期,处于连年亏损状态,仅2013年亏损就达到27.5亿元。同时,北汽自主品牌的未来发展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撑,如果不能得到资金的持续注入,再庞大的自主品牌战略也是“无米之炊”。
现如今,北汽成功上市后,有了一笔可供使用的巨额资金,不仅可缓解燃眉之急,还可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摆脱对外资品牌的过度依赖。北汽招股书披露,总集资额的10%将用于北汽乘用车研发;5%用于发展销售网络及推广北京汽车乘用车;15%用于偿还银行贷款。这意味着,本次所募集资金中至少有24%将向自主品牌输血,作为主营业务且相对羸弱的自主品牌板块,无疑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全新考验
上市也许是新一轮挑战的开始。上市后北汽股份成长空间能否激活?由绅宝、威旺和北京牌组成的自主品牌阵营仍处于亏损状态,北汽能否凭借资金实力弥补其在自主品牌方面存在的不足? 虽然上市能够为北京汽车募得上百亿元左右的资金,但按照北汽战略规划,100亿元的资金额度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对于北汽来说,资金远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作为车市后来者,2012年才推出第一款自主品牌车型的北汽,如何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突破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上市对北汽影响最大之处还是管理体制的变化。北汽上市之后,必须用更加市场化的机制来运营企业,这对北汽也将是不小的考验。
【简评】 眼下,北汽最需要做的是,务必静下心来,将集团内部各种资源不断整合、聚焦,努力让上市获得的各种资源发挥到极致。如果上市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过去这10年跌宕,也值了。
|
|
|
7.亏损风险加剧北京经销商艰难度日 |
|
2014年12月28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亚市汽车交易市场,与往年年底的火爆情景相比,2014年的市场如腊月寒冬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记者调查后发现,经销商普遍认为2014年经营压力较大。尤其是年终,汽车厂家为了完成销量目标,又都“例行”压库,更是令经销商的日子痛苦不堪。
“2013年我们一个月的销量还有240辆左右,2014年一个月的销量往往连100辆都不到。”丰田汽车4S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说,与往年相比其销售量已经下滑了60%,购车人数也减少了一半。
“就算每辆车才赚1000元,甚至不赚钱,我们都会考虑卖。”上述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降价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客户买车主要是看价格,在市场销售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只能把价格压到最低。
在2014年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大多数经销商主要依靠售后保养维修来维持生计,所谓“墙内损失墙外补”。甚至有经销商表示,“卖出一辆车只是为售后服务增加一辆车的进场台次。”
记者在随机的走访中发现,无论是合资企业经销商还是自主品牌经销商,大都认为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2014年我们的销量与往年相比已经下滑了50%,2013年我们家一个月还能卖240多辆车,2014年的销量也只不过在30~50辆之间。”保时捷汽车经销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过,奔驰和宝马的情况略有不同。据悉,2014年,奔驰、宝马经销商月销过200辆并不难。这个数字让很多月销量不足100辆的4S店“羡慕嫉妒恨”。事实上,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在稳住销量的同时,也在大规模进行促销活动。比如,2013年需要加价才能买的奔驰GL400,2014年不仅无需加价,而且最高优惠可达17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经销商的非合理库存已经接近1000亿元,目前全国有超过7成的经销商处在亏损或收支平衡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是来自资本市场的经销商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上市的三家汽车经销商企业——庞大集团、申华控股和亚夏汽车的业绩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庞大集团虽然前三季度营收465.10亿元,同比略增3.1%,但净利润仅为0.9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05亿元骤降了69.3%。亚夏汽车同样如此,201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38.33亿元,同比增长8.2%,但净利润降至584万元,同比暴跌近九成,预计其全年业绩将出现2000万~4000万元的亏损。申华控股更是在艰难中爬行,其2013年同期已是亏损状态,2014今年前三季度亏损已由0.57亿元扩大至1.67亿元。
【简评】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已是江河日下,必须引起全行业的警惕。
|
|
|
8.儿童安全座椅明年有望纳入交通法 |
|
本报聚焦儿童安全座椅的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业内人士称,目前儿童安全座椅还未完全“有法可依”,所以相关部门执法存在空白。好消息是,到2016年,儿童安全座椅的强制推行有望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
提高意识是关键
上海市企业联合会曾发动协会两会代表,于两会期间发起了“关于上海市首先立法强制执行儿童乘员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建议”的提案,促进了强制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立法。昨天,记者致电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李振民表示,当时是希望通过提案及立法,提升社会各界对儿童乘车安全的关注、转变家庭对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观念。“未满4周岁的孩子乘坐家庭乘用车,应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已被实实在在地写入了新修改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但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更希望它能写入《道路交通安全法》!不过,哪怕再完善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也是空。我们还是希望广大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将安全座椅视为‘必须’和‘必备’,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装点。”李振民说道。
执法存在着空白
记者又咨询相关主管部门,对方表示,目前交警执法依据的主要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而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目前尚未列入其中,这就给实际执法带来了难度。比如,交警在路上看到有家长未用儿童安全座椅,只能善意劝导,却没有一个处罚依据和标准。
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去年召开的2014年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国际论坛上,知情人士透露,我国首部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法规草案已初步拟定完成,准备提交人大进行表决。如果一切顺利,上述法规将于2016年正式实施。儿童安全座椅全国强制推行作为一条法规被列入《道路交通安全法》,这就给“有法可依”提供了最坚强的保障。
宣传力度待加强
记者从一些妇产科医院了解到,现在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没有向婴儿家长充分宣讲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必要性;同样,当地街道等政府部门在宣传力度上也有所欠缺。随着私家车普及,儿童安全座椅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简评】 从宣传、引导、推广和培养使用习惯着手,才能使儿童安全座椅的概念真正深入人心。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日前表示,为缓解机动车污染等问题,到2015年底,该市机动车保有量将控制在110万辆以内。这是该市首次提出机动车保有量控制目标。 |
|
2.记者12月29日从山东新大洋电动车有限公司获悉,吉利集团将与新大洋集团成立一家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1月10日,该公司将在吉利兰州基地正式签约,同时该公司的首款产品、新大洋旗下的“知豆”新款车型也将下线。 |
|
3.在巡视组进驻东风汽车一个月零四天之后,已经有55人被公开通报处理。而在此前进驻一汽集团之时,被公开通报问题的人数为11人,包含8名集团经理级人员(相当于子公司高层)和3名集团高层。 |
|
4.数据显示,2014年,西安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限购传闻到底是真是假?何时实施?对此,新华网陕西频道联系了西安市相关管理部门,他们表示目前西安小汽车限购还无确切消息,也希望广大市民不要惊慌,理性消费。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