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723期
发布时间:2015-01-07 18:00:00 浏览量:1878次
|
新闻详情
|
|
1.北京提高老旧汽、柴油车淘汰更新补助标准 |
|
为遏制汽车尾气污染,北京市出台新一轮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对使用6年及以上、提前1年及以上报废的车辆补助车均8000元,小客车最高补助8500元,重型柴油车最高补助21500元,对转出车辆不再予以补助。
同以往的补助力度相比,新出台的2015年-2016年北京市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将报废车辆补助车均提高2000元,重型柴油车最高补助超过2万元,但对转出车辆不再予以补助。
方案规定,若所报废的老旧机动车的车主更换新车,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平均标准不低于政府补助的原则,再给予车主购置新车奖励。
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说,目前,北京市国一排放标准车辆最短已使用超过13年,国二排放标准车辆最短已使用超过10年,这部分车辆车况较老,排放污染较高,超标现象比较严重,是治理并监管的重点对象。
“为此,北京市将通过采取区域限行促进淘汰、经济补助激励更新、加大上路执法处罚、加强达标排放监管等综合措施,对老旧机动车逐步实行末位淘汰,加快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李昆生说。
新方案的补助标准和具体办理规定将于近期发布。1月1日起报废本市老旧机动车的车主,如符合相关补助条件,待新方案补助标准发布后,即可办理领取补助。
根据APEC会议之后对减排数据的分析,北京市的单双号减排效果,与淘汰国一国二黄标车、老旧车的减排效果等同。北京市下一步将在集中淘汰这些黄标车、老旧车上下功夫,从而达到减排效果。
评:北京治理环境的问题越来越紧迫,新的补助政策提高用户淘汰黄标车的积极性,从而加速黄标车的淘汰。
|
|
|
2.标普给予神州租车BB+评级 前景展望稳定 |
|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1月5日下午发布公告,给予神州租车“BB ”评级,展望为“稳定”。在此之前的同一天,惠誉和穆迪也先后发布公告给予神州租车“Ba1”和“BB ”同等级别的 评级。至此,三大 国际评级机构均给予神州租车“BB ”的高评级,显示了对于神州租车的长期信心。
标普认为,神州租车在自驾短租领域占据强势地位,财务能力强劲,运营效率和利润率不断提升;管理团队富有经验,董事会构成十分健康,还获得了战略投资者的强力支持。
标普指出,与竞争对手相比,神州租车更不容易受到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影响,国内主要城市的进入门槛也让该公司从中受益。由于神州租车具备先发优势,其他竞争对手很难快速在自驾短租市场中抢占份额。
神州租车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技术的投资不断增加,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利润率。动态定价帮助该公司保持价格优势,并增加利润。此外,神州租车面对汽车厂商时具备议价能力,降低了二手车销售导致亏损的可能。
标普预计,得益于稳定的需求和较高的利润率,神州租车将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未来几年间,该公司汽车租赁业务的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利润率约为55%至59%;将二手车销售计算在内,合并后的EBITDA利润率约为40%至46%。
另外两大国际评级机构也给予神州租车很高评价,未来展望均为“稳定”。业内人士分析称,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同时给予一家公司BB 的国际评 级,这在国际所有上市同行中是最高的,不但高于安飞士(Anvis),也高于Hertz,而在国内民营企业中非常少有,在服务业公司中几乎绝无仅有。
评: 在那些已经采取限牌措施的城市,神州租车庞大的车队和牌照数量将驱动该公司未来几年间的增长。另一方面,神州租车已经通过高品质服务、全国覆盖和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树立了良好口碑。
|
|
|
3.年终策划:汽车反垄断 机制比大棒更重要 |
|
1月6日凌晨消息,汽车贷款服务供应商和银行控股公司Ally金融周一宣布,已经在上周五以10亿美元的价格向通用汽车公司出售了在中国汽车贷款业务中的剩余权益。
这一交易标志着曾经是通用汽车全资金融部门的GMAC,现在的Ally金融公司正式全面退出国际业务。Ally金融表示,已经向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和通用汽车 金融全资子公司GMAC英国公司出售在合资企业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曾经的通用上汽通用汽车金融的40%权益。
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表示,将通过本次交易获得在合资企业中的5%股权,GMAC英国公司会得到35%的股权。通用汽车公司将在本次交易中向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提供约7亿美元股本,获得在中国这个最大销售市场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格。
通用汽车金融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伯斯(Dan Berce)在声明中说,“这是通用汽车全球金融公司及其对增长策略的支持战略演化过程的重要一步。中国对通用汽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希望确保向中国客户及经销商提供有竞争力的融资服务。”
Ally 金融将在本次交易中获得10亿美元收入,并为出售中国业务的权益记入约4亿美元的税后收益。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卡彭特(Michael A. Carpenter)说,“通过出清在中国的权益,我们很高兴完成了出售我们国际业务的最终步骤。出售国际业务让Ally金融获得94亿美元的总收入。我 们将以全新的面貌开始2015年,除了两组极为强劲的美国经销商金融服务线之外,还有直接的银行业务,未来多年,我们会继续致力于强化在这些领域的扩 张。”
美国政府于2014年晚些时候出清了在Ally金融的11.4%权益,结束了长达六年的持股。作为通用汽车及其抵押贷款业务援助项目的一部分,财政部代表美国纳税人获得了Ally金融约74%的股权。
Ally金融在2012年与通用汽车达成了出售全部合资企业权益的协议,将以42亿美元的总价向前母公司通用汽车转让全部国际业务。
通用汽车在2012年宣布了在全球市场扩大其融资业务,以帮助公司在关键市场扩大年销售额的计划。公司希望通过重新建立自有金融业务来提供相比其他汽车制造商更有竞争力的融资服务。
通用汽车在2013年完成了对Ally金融欧洲和拉丁美洲业务的收购;Ally金融在2012年宣布,以41亿美元的价格向加拿大皇家银行出售了其加拿大业务。
通用金融还表示,在上周五的交易中向上海汽车集团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出售了在上汽通用金融的5%股权,获得1.2亿美元的净收入。
通用汽车在2010年收购了次级贷款服务供应商AmeriCredit,并将其更名通用汽车金融公司。这部分业务目前在19个国家为超过1.6万经销商提供服务,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在通用汽车全球销售额中有80%以上的占比。
评:汽车金融的经营模能够为厂商维护销售体系、为经销商提供存货融资、营运资金融资和设备融资;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租赁融资、维修融资和产品保险等业务,金车金融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变的尤为重要,地位也在提高,可以说是今后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
|
4.2014年国内汽车召回总结:全年累计达122次 |
|
至2015年1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已满两年,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共实施汽车召回122次,累计台次达499.7万余辆。虽然在数量上未超越2013年创造的全年召回531万辆的记录,不过全年累计召回122次也创下了召回次数的记录。这说明,国家质检总局及车企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逐步呈现常态化。
本年度召回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2014年召回次数创新高 下半年突然发力
2014年各汽车品牌累计召回达122次又刷新了历史记录。据了解,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召回44次,数量达到114万余辆,从数据上看并不抢眼。然而各车企下半年的突然“发力”,导致2014年累计召回达122次,下半年召回78次甚至一举超过了2012年全年。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召回的增多,主要是国家质检总局的监管更加严格所致。2014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针对一汽-大众速腾的后轴纵臂断裂隐患,多次开展用户回访、现场勘查、缺陷技术分析以及专家评估等工作,且首次采取对召回措施进行评估,要求厂家进一步提交技术
论证材料等一系列举措。虽然目前召回措施还存有一定争议,但对于其他车企则起到了明显的警示作用。
二、美系品牌包揽“两最” 自主车企观念开始转变

2014年实施召回的车企中共涉及31个进口品牌,20个合资品牌及11个自主品牌。其中,凯迪拉克召回次数最多,共涉及9次;而JEEP大切诺基以5次召回,成为2014年召回次数最多的车型。实际上,汽车召回数量的扩大并不意味着汽车产品质量的下滑,而车企对产品质量问题关注度的提升,表现出来的则是对消费者的一份责任。此次自主品牌观念的转变较为明显,2014年共有11个品牌实施召回,其数量是2011、2012、2013年三年的总和。尽管2014年多家自主品牌的身影出现在召回中,但从惧怕召回到主动召回依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首次以零部件为召回单位 多家车企同时召回
一直在关注召回的消费者都了解,2014年国外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可谓闹得是风生水起。而从2014年国内召回情况来看,因安全气囊及气体发生器等问题实施召回的也不占少数,达到了20次左右。据了解,由于车企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原因,今后出现类此“群发性”问题的几率会会逐步加大。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特指出针对零部件制造商产品质量缺陷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在2014年的召回中便已开始涉及此类问题,2次针对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燃油泵法兰回油管支架质量缺陷的召回,共涉及8家车企、864817辆汽车,相信这将成为今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实施召回的前奏曲。
四、 降低召回门槛体现的是一种责任
从全部车型的缺陷部位来看,安全气囊、燃油及制动系统等严重影响安全的问题依然成为2014年召回的主导,这并无可厚非。不过令人欣慰的是,2014年一些车企召回门槛的降低令人眼前一亮。例如:宝马X5后部车门锁块故障、别克英朗远光灯灯泡、凯迪拉克SRX加速迟滞、克莱斯勒300S中国进口车误装北美版调节按钮以及进口现代维拉克斯缸盖渗机油等问题,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实际上存在诸如此类故障问题的品牌举不胜举,但因此而进行召回的则屈指可数。相信在国内汽车召回成为常态化后,越来越多的车企会将召回看作是体现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
|
|
|
5.新一轮油改迫近 "两桶油"深化所有制改革 |
|
从2014年6月开始,反垄断风暴开始席卷汽车行业。从国家相关部门批露进口汽车的暴利现象,到公布主要汽车企业产品的零整比、公布十几家外资企业存在垄断现象、以及“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小组突击查访某豪华品牌上海办事处,多名高管被约谈,办事处内多台电脑被强行检查”、再到相关部门开出天价罚单、再到相关出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防止垄断,汽车行业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在中国尚属首次,也显示了政府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环境的决心。
面对突袭而来的反垄断调查,奔驰、克赖斯勒、捷豹、路虎等豪车企业纷纷降价回应,日产、本田、丰田等非豪车品牌产品也陆续作出降价响应。经过“轰轰烈烈”的反垄断调查,由垄断带来的恶果已初步得到抑制:一些进口车型的价格已有所下降,整车维修保养时所用的零配件价格也有下调,初步达到了反垄断的目的
欧盟作为目前对于垄断行为制裁最严厉的地区,针对汽车品牌专营店暴露的行业垄断问题,采用了“开放汽车销售形式”。他们重新制定适应新行业环境的模式,将销售和维修完全分开,并且改革汽车销售办法,允许经销商多品牌授权经营。2005年欧洲出台《汽车销售服务新法规》,规鼓励专业化销售和维修,但不设品牌壁垒。
美国则主要借助经销商协会的力量进行反垄断,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NADA)从1917年成立之初就一直为争取经销商与整车厂商之间的平等关系而努力。它不仅直接推动汽车行业相关法律的建立健全,在美国爆发能源危机以及经济危机时,还积极游说政府为经销商争取支持,并在整车厂商与经销商利益产生冲突时,有效保证经销商的利益。随着经销商集团的发展壮大,他们已经具备了和整车厂商讨价还价的资本,令整车厂商失去了垄断的资本。
日本则通过允许平行进口汽车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平行进口汽车是指未获得国外汽车公司及在国内总经销商授权或许可而进口的原装正品汽车。
此外,日本在汽车销售方面的法规繁多,包括《汽车流通适用手册》、《汽车行业公平竞争规约》等。在制度安排下,日本的整车厂商与独立销售商的利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合作期长达数十年,既避免恶性竞争,也保证了渠道对品牌的忠诚度。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此次反垄断主要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战果:
一是整车售价降低。豪车降价引发B级车降价,B级车降价引发A级车降价,从长远来看,反垄断引发的价格调整将会形成多米诺效应,随着更多品牌针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将会引发同级车市场的价格传导,进一步拉低整体汽车售价;从零部件价格下调看,长期将有望引发供货商价格的调整,打破汽车厂家对原厂配件的种种限制,进一步促进整体售后市场的开放。最终,中国消费者将能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相同的车型和服务。
二是经销商的地位将相对提升。2014年年末爆发的大规模经销商和厂家反目事件,主要就是因为经销商在和厂家的对话中完全处于弱势。随着反垄断的深入,经销商的地位将相对提升,议价能力提高,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一些不合理不平等的条款将有望得到改变,当然,要完全摆脱整车厂的约束还为时过早。
三是后服务市场面临显著机遇,随着反垄断的深入,后服务尤其是独立第三方后服务市场将获得成长空间。
反垄断将法治化和常态化 机制比大棒更重要
要真正破除汽车行业的“垄断”,除了“重罚”,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制约汽车企业形成垄断的机制,机制比大棒更重要。监管部门也试图通过此番“反垄断”风暴,借机推动新的制度建设,以便从长效机制上巩固来之不易的阶段性“反垄断”成果。
8月1日,工商总局发布了《工商总局关于停止实 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 8月底,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2014—2015年重点工作安排》,提出推动自贸试验区内“平行进口汽车”政策试点, 1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优化进口环节管理,加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
如此频繁的法规发布都是试图从三个方面切断“垄断”之源:一是打破总经销商制度,破除经销商对厂家的依附关系,二是打破品牌专卖界限:以进口车为例,就要引进自由贸易商,打破跨国车企独家垄断进口车源的局面;三是破除配件渠道垄断:原厂件和“同质配件”自由在市场流通。
评:我国的反垄断事业还只是刚刚起步,要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汽车市场竞争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反垄断任务任重而道远。
|
|
|
6.韩去年75万余辆车被召回 进口品牌召回暴增 |
|
据韩联社1月6日报道,韩国交通安全公团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韩国实施汽车召回的汽车车款达352款,同比增长44%,累计召回75.5万余辆,同比减少37%。
统计显示,去年实施汽车召回的汽车中进口品牌涉及327款,累计召回12万余辆,均同比翻番。相反,韩国自主品牌召回25款,共计63.5万余辆,均同比下跌。分析认为,去年进口车召回台次大增是因进口品牌车型更多,且美国等主要国家对汽车召回的监管更加严。
具体来看,双龙汽车去年12月因轮胎缺陷召回11万辆,雷诺三星因反射器系统存在缺陷召回2.41万辆SM3车型。在进口品牌中,奔驰因车灯存在缺陷召回8465辆C200车型。
评:频繁的召回不仅对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产生影响,还影响车企名誉。但召回也让消费者产生“企业积极应对车辆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印象,因此目前主要车企都在主动积极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车型。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