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69-1月14日
发布时间:2015-01-14 12:53:12 浏览量:2021次
|
新闻详情
|
|
1.内饰细节及配置 MG GS更多谍照曝光 |
|
近日,有网友为我们提供了一组MG GS的谍照,谍照中曝光了更多关于这款车内饰上的细节信息,据悉,这款车将会在2015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在外观方面,MG GS的前脸采用了MG家族式设计,犀利的大灯与狭长的格栅相连,中央为MG的LOGO。前保险杠中融入了网状格栅设计,“X”形状的黑色饰板很是霸气。此外,梯形的雾灯框设计也十分个性,层次感很强。
在本组谍照中,还曝光了这款车内饰上的设计。测试车内采用了米色和黑色相间的颜色搭配,配备了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台的设计比较简洁,按钮都集中在液晶屏的下部,车内多处还使用了镀铬饰条进行装饰,较为大气。
从内饰细节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款车是一款自动挡车型。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MG GS还装配有自动空调、前排座椅加热、电子手刹、发动机启停系统、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下坡辅助系统、后排空调出风口等。
在动力方面,MG GS未来将会搭载1.5T和2.0T两款发动机,其中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20马力,峰值扭矩为35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新车可能会搭载6速手动或6速双离合变速箱,新车还将会配备四驱系统。
|
|
|
2.内饰基本不变 宝马2系AT七座版更多谍照 |
|
近日,有汽车之家网友为我们提供了一组宝马2系Active Tourer七座版车型的路试谍照,此次曝光的还有该车的内饰部分细节。据悉,这款车未来将可能国产,或会采用2系Gran Tourer的命名。


从谍照中看,宝马2系AT七座版车型的前脸与五座版车型基本一致,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后排车窗的设计,新车在后拍车窗处增加了一个小窗设计,后车窗的倾斜角度也有所减小。此外,七座版车型在尾部右下侧还增加了一个红色反光板设计。

这组谍照中还曝光了七座版车型的内饰设计,测试车采用米色为内饰主体颜色,在中控台造型等多方面的设计与五座版车型也保持一致。
动力部分,宝马2系Active Tourer七座版车型也将会搭载1.5T三缸或2.0T四缸汽油增压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36马力和192马力,峰值扭矩分别为220牛·米和280牛·米。
|
|
|
3.搭三种动力 三菱新翼神将于1月24日上市 |
|
近日,我们获得消息称东南汽车三菱新翼神将会在1月24日正式上市,新车为现款翼神的改款车型,将搭载1.6L、1.8L及2.0L三款发动机。


三菱新翼神在外观上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新车前进气格栅改为一体式设计,周围采用了粗壮的镀铬饰条加以装饰,三菱车标也由格栅里移到了格栅上方。此外,新车雾灯框的设计也有所改变,采用了C形的镀铬饰条装饰,而且除了1.6L车型以外,其余所有车型都配备了前雾灯。


在内饰方面,新翼神将统一采用黑色的内饰设计,车内还将采用亮银色的饰条装饰,新车的前排座椅上还会增加“Lancer EX”刺绣,十分个性。
配置部分,三菱新翼神全系配备BAS紧急制动辅助系统、ABS+EBD、BOS刹车优先系统、前排安全气囊、膝部气囊、ISOFIX儿童安全座椅接口等,1.8L自动致尚版和2.0L自动旗舰版车型还将配备无钥匙进入和无钥匙启动功能。

在动力方面,新翼神将会搭载1.6L、1.8L以及2.0L三款发动机,这三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分别为113马力、136马力以及152马力。在传动系统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将是5速手动变速箱或CVT变速箱。
|
|
|
4.宝马530Le本月15日上市 将享受国家补贴 |
|
近日有消息显示,华晨宝马于广州车展(微博)推出的530Le车型将于1月15日正式上市,新车是华晨宝马推出的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国产车型。530Le基于国产长轴距5系基础打造,动力部分为2.0T涡轮增压汽油机与永磁电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并可实现插电式外接充电。此外,这款新车还可以享受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

尽管车尾标注了“530Le”字样,但该车搭载的却并非与530Li相同的N52B30型号3.0L自然吸气汽油机,而是宝马目前广为采用的N20B20C型号2.0T涡轮增压汽油机,单独汽油机部分可提供160kw的最大输出功率,调教水平与525Li完全相同。
另外作为与汽油车型最大的差异,530Le还具备一部70kw的永磁电机,在使用纯电动模式情况下,530Le最大续航里程可达32km,最高车速可达120km/h,负责为这套混动系统传递动力的将是一台8速手自一体变速器。由于可使用外接电源对车辆进行充电,因此该车油耗相比ActiveHybrid 5车型实现了大幅降低,预计530Le百公里综合油耗将不会超过3.8L,并且百公里加速时间也将在7秒以内。

配置方面,预计华晨宝马530Le将会推出若干级别车型,根据车型级别不同将会提供不同样式的铝合金轮毂、进气格栅、前翼子板标识、排气尾管以及车身镀铬装饰等,并且高配车型上还将具备LED大灯、HUD抬头显示系统、车道偏移警示系统、全景影像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电动天窗等,配置丰富程度与普通5系Li车型并无区别。
|
|
|
5.新车投放力度加大 长安铃木欲2018年回归主流 |
|
2014年12月23日,长安铃木中级三厢车启悦宣告以8.79万元—12.19万元的价格入市。作为长安铃木首款紧凑型轿车,启悦将有望承担2015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的1/3。
另一方面,长安铃木常务副总经理蔡勇在发布会上表示,到2018年,长安铃木至少要向市场投放五款以上全新产品,年产销汽车将达到50万辆,重新回归主流阵营。
不过,中国车市竞争愈趋激烈,该项被命名为“1855”的计划能否带领长安铃木的销量与品牌再上一个台阶,考验着长安铃木高层们的智慧。
冲击A级车市
在蔡勇的眼中,新上市的启悦所承担的任务将与2013年年底上市的锋驭一样,不仅要在同级车型中做到最优秀,而且还会成为旗下的销售主力产品之一。
据长安铃木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14年前11个月,已共累计售出15.1万辆轿车,较2013年同期的13.3万辆上涨13.6%。其中,锋驭 一共售出了3.94万辆,整体占比还不足三成。根据长安铃木的目标,启悦上市后,将有望成为下一个新的增长点,并承担2015年总体销量的1/3。
“随着启悦的上市,我们计划2015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增长20%,达到21万辆,其中,启悦加上锋驭两款新产品的销量至少要达到10万辆以上。”长安铃木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据悉,启悦搭配的是享有“‘中国心’2014年度十佳发动机”称号的G-INNOTEC 1.6L高效能发动机,最大压缩比达11∶1,最大功率达90kW,峰值扭矩达158Nm,分别匹配5速手动或日本爱信最新型号原装6AT手自一体变速 器,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指标最低仅为5.3L,不仅在1.6L排量同级车中有着明显优势,更直逼高端混合动力轿车。
另一方面,由于启悦已全系入选国家节能惠民推广目录,消费者购车时可在市场指导价基础上叠加享受3000元的节能惠民补贴,这使得启悦在同级市场中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加强。
众所周知,紧凑型车市作为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中最大的细分车型市场,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该级别涵盖了卡罗拉、雷凌、捷达、宝来、速腾、凌派、 朗逸、福克斯、朗动、轩逸等多款早已在市场热销的车型,加上刚上市不久的新科鲁兹、福睿思、明锐等,启悦意欲在该细分市场取得份额,难度不小。
事实上,时代周报记者在将启悦与福睿思、新科鲁兹进行对比后发现,启悦的该套1.6L动力总成可以说是其最大的亮点,加上智能无钥匙进入系统/一键式动力启动系统、人体工程学多功能方向盘、同级唯一的防紫外线后窗遮阳帘等配置,在该细分市场中确实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有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虽然启悦在产品力上已然做足了准备,但品牌力的缺失仍然是长安铃木目前还没跨过的一道门槛。
包括蔡勇在内的长安铃木高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14年广州车展上,蔡勇就曾明确表示,今后将会更关注长安铃木品牌的成长,并围绕当前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在数字营销方面会有进一步的强化,同时在服务方面突出长安铃木的服务网络离消费者最近的竞争优势。
2018产销达50万辆
2014年7月,长安汽车发布了一则名为《关于拟转让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1%股权的公告》,宣告与铃木长达数年的“1%股权”争论终于画上了句号。长安铃木的发展开始进入另一个发展时期。
上述长安铃木负责人表示:“面对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铃木已经把战略中心转移到长安铃木上,此举和长安的目标是一致的。”
据了解,股东方目前已经共同为长安铃木制定了“1855战略”,即截至2018年,共投放五款以上全新产品,年产销汽车达到50万辆。
要实现这个目标,长安铃木在未来四年的年增长率必须达到50%以上。这对于目前增长率仅15%不到的长安铃木来说,充满挑战。另一方面,来自LMC Automotive的预测显示,中国的轿车、SUV以及MPV 销量在2015年的增长率或会达到9%,相比2014年的10%略有下降。也就是说,若长安铃木要取得高速增长,加码时下增速较高的SUV市场已势在必 行。
根据规划,2014年长安铃木会推出一款VITARA产品,是越野车车型,后年和大后年相应地会有全新的A级和B级的新产品投放到市场。加上代表全球先进水平的工厂落成投产,长安铃木的产能和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产品体系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目前长安铃木内部已经形成了以产品为龙头、以营销部门牵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由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转变,比如产品的研发必须符合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趋势、提升品牌传播力度并强化服务体系与质量等等,为在2018年回归主流打下基础。
【简评】面对内部和外部的机遇,长安铃木已经进行了前瞻性的规划,为把握机遇做了充分的准备。
|
|
|
6.中国车将“首秀”美国市场 成都造沃尔沃有望年内出口 |
|
为将“中国造”的汽车出口到美国,中国车企没少努力,然而,严格的排放政策和认证标准,曾屡屡将中国品牌挡在门外。而眼下,借力于对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的收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有望把这一梦想变为现实。据彭博社等外媒报道,沃尔沃汽车正准备将中国制造的汽车大规模的出口到美国市场,而由此,沃尔沃汽车也将成为首家对美出口中国车的企业。
“我们是有这样的计划,但具体时间待定。”沃尔沃汽车中国区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此之前,沃尔沃汽车集团市场营销、销售及服务高级副总裁艾伦?维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我们出口到美国的是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S60L”。这款车目前由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成都基地负责生产。
“美国的经销商对于这款车的反响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用这款车在美国开发市场潜力。” 艾伦?维瑟曾如是表示。借力于这款在当地市场具有良好口碑的产品,沃尔沃希望进一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在此之前,美国市场一直是沃尔沃全球第一大市场,然而,在过去10年间,由于投入不足等系列原因,美国市场不断缩水。据公开数据显示,在销量2013年,沃尔沃汽车在华实现6.1万辆的销量,同比大增45.6%左右,由此扭转其多年来的亏损情况。但与之相对的是,2013年沃尔沃在美国的销量同比下降10%,仅为6.12万辆,较其销量顶峰时期腰斩近一半,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沃尔沃汽车整体盈利情况。
鉴于此,沃尔沃汽车在提振其销量的同时,也在试图压缩其在美的成本。据了解,沃尔沃汽车在美并没有生产厂,此前的车型都依赖于从欧洲进口,由于欧元汇率变动等问题,沃尔沃汽车此前就有意将车型的进口国从欧洲转移至中国。有观点认为,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规模化生产有利于沃尔沃汽车在美国市场进行更好的成本管控,从而进一步复兴美国市场。
“美国和中国是沃尔沃两个非常重要的市场,这两个市场的销量和表现将有助于我们最终在2020年实现全球年销量80万的目标。” 艾伦?维瑟表示。也正因如此,沃尔沃正在考虑进一步加快对美国市场的新车投放节奏以及经销商的支持力度。“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在美的经销商,与此同时还将提升其客户服务水平,对美的战略将是360度全方位的。” 艾伦?维瑟进一步强调。据了解,除整车之外,沃尔沃还有在考虑向美国市场进一步输出成本相对较低的零部件。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造沃尔沃出口美国,不仅有助于沃尔沃自身的全球化战略以及业绩复兴,也有利于其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团的口碑塑造。, font>
【简评】这是中国以汽车行业为立脚点,朝成为真正的全球玩家迈出一小步,是一种大胆尝试。
|
|
|
7.龙头车企驶入"变革大年" "分化"成关键词 |
|
随着2014年年度汽车销量的公布,两市整车类上市公司2014年全年业绩基本落定。整体来看,东风系与长安系等车企成为汽车业绩增长的领头羊,而一汽系等车企业绩出现下滑,业绩“分化”或将成为两市汽车上市公司年报的关键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15年汽车企业有望继续享受较低原料成本与整车销量稳步增长的红利,同时,汽车行业有望成为2015年国企改革的排头兵,特别是龙头车企将在今年进入“变革大年”。
“分化”成关键词
目前两市整车企业中,只有比亚迪一家发布了2014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4年净利润约3.6亿元到4.1亿元之间,同比下滑11%到22%,业绩预告类型为“略减”。
2014年三季报显示,两极分化态势之下,部分车企业绩显著承压。如一汽夏利去年1到9月净亏接近7亿元,金杯汽车、亚星客车、一汽轿车、江淮汽车、福田汽车等整车厂商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出现40%以上下滑,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和汽车产品消费升级对整车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也有部分车企业绩表现亮眼。东风汽车、中通客车、长安汽车等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出现了100%以上的增幅。以长安汽车为例,目前长安自主品牌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1000万辆, 旗下明星车型逸动系列、CS系列、悦翔系列等市场占有率均位居中国品牌细分市场首位。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销量的增长直接带动了公司业绩的上升,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155%。长安汽车在2014年最后一日公告预计2014年汽车产销量254万辆左右,显示四季度销量增长较旺,公司全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无虞。
与一汽系的下滑和长安、东风系的增长不同,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等公司2014年业绩料较为平稳,变动幅度在20%以内。
全新挑战来临
受到经济面和政策面的双重影响,无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还是刚刚开始的2015年,车企都面临不少挑战。
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区间,业内预计未来年销量增速超过10%的概率已经很小。在有限的增长空间内,整车企业自主品牌的销量将明显弱于合资品牌,来自于国际品牌的竞争压力在2015年将有增无减。据了解,丰田汽车2014年在华销量103万辆,同比增长12.5%,而其2015年的在华销量目标已经增长为110万辆;东风雪铁龙2014年销量32万辆,同比增长14.3%,而其2015年的在华销量目标已增长到35万辆。中汽协相关人士预计,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市场空间或仍有缩小。
另一方面的担心则来自于政策层面。以限购为例,2014年12月29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深圳汽车限购令的“坐实”,大大提升了其他城市跟进的预期。不少业内人士预计,虽然限购一直遭到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业内的反对,但限购城市的增加或将成为趋势。
“依靠销量超预期驱动的投资机会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汽车产业将逐渐进入后市场时代。”相关分析师指出,未来的汽车行业乃至整个产业链或都将只是结构性投资机会,大致包括节能环保、电子化、智能化等方面。
“目前汽车保有量基数较大,虽然未来汽车需求的增速将下降,但汽车销售实际上依然将保持较快增长。”德邦证券相关分析师分析指出,中国汽车行业长期发展的趋势不变,人均收入、千人汽车拥有量等指标显示我国未来汽车保有量仍将继续呈增长趋势。
未来节能环保、汽车安全、汽车智能化、汽车自动化将是汽车行业创新发展的方向。预计我国汽车行业在经过10年快速增长期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2015年汽车销量增速在6%-8%之间,与GDP增速基本同步。SUV、MPV未来将继续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爆发性增长。这些都是汽车企业日后面临的大好机遇。
东风汽车相关人士指出,汽车行业所面临的较好发展机遇,首先表现在原材料成本的节省方面,目前包括钢铁、有色、橡胶和玻璃等在内的汽车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均处于低位,国际原油价格也在持续下挫,汽车行业仍将继续享受低成本优势。
改革红利成最大利好
资本市场则将对车企的关注重点放在国企改革方面。海通证券相关分析师表示,2015年汽车板块上涨动能来自于“估值低 变化多”。所谓“变化多”,除了来自于汽车行业后市场互联网化、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业态变化之外,国企改革将孕育更多的成长投资机遇。
以交出最差成绩单的一汽夏利为例,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一汽集团方面曾做出承诺:由于下属企业的主营业务与一汽夏利主营业务相近,将力争在三年内以合理的方式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解决途径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和业务重组、合并、资产收购等。如今这一纸承诺只剩不到半年的期限,不少资本人士都将一汽夏利一改颓势的热盼寄予在公司的改革与重组身上。
目前国内前六大汽车集团均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国内汽车销量的份额超过75%,占行业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80%,占行业利润的比例则接近90%。由于业绩承压、成长性不足、治理水平偏低,有汽车行业观察人士预计,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等在内的车企均可能参与到国企改革进程之中,主要改革形式包括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类股权激励措施等。
【简评】汽车行业属于典型的竞争性行业,今后汽车企业将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改革进程将全面提速。
|
|
|
8.MPV热销轿车遇冷 宝骏复制“五菱神话”存疑 |
|
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总是不缺奇迹与神话。
上市仅5个月,宝骏730“7座家用车”以12万辆的成绩刷新了中国车市成长最快车型的纪录,用近乎疯狂的销量增速扭转了宝骏品牌在2014年上半年下滑16%的颓势。
创建不到5年的宝骏品牌是上海通用五菱开始进军轿车市场的标志。在宝骏730获得空前成功的同时,家用轿车宝骏630却始终增长乏力。
对于意欲“商乘并举”的上海通用五菱来说,这并不是它希望看到的局面。而宝骏品牌要真正取得成功,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抢滩MPV
2014年对于上汽通用五菱来说,着实是丰收的一年。不仅达成了年度180万辆的目标,宝骏品牌亦因为宝骏730的上市收获了高速的增长。
据官方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2014年由五菱宏光全系、宝骏730、宝骏630、宝骏610、宝骏乐驰共同构成的家用车产品阵营,共计销售932389辆,占到企业全年整车销售总量的52%。其中,五菱宏光全系2014年累计销售750019辆,同比增长41.5%。
然而,宝骏品牌在2014年上半年的数据并不漂亮,销量仅为37880辆,已同比下滑16%。在这种情况下,上汽通用五菱决定抓住中国家庭型多用途车(MPV)市场的巨大发展机遇,以提振宝骏品牌的销量。
去年7月30日,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推出宝骏730,该车甫一上市便备受市场追捧。数据显示,宝骏730在去年12月的销售已突破3万辆,达到31472辆,上市仅5个月,累计销量就达到120,089辆。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宝骏730的成功,不仅是看准了大多数消费者对“家用MPV”的需求,而且其在7万—8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也没有竞争对手。
“宝骏730的市场热销,也正是说明了我们对广大用户真实用车需求的精准满足。”上汽通用五菱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鉴于中国消费者对家用车的需求高速增长,通用汽车正在中国调整销售战略,重新设计销售网络,以推动旗下宝骏品牌家庭车的销量增长。
近年来,中国的SUV以及MPV市场成为当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其中,MPV在2012年的市场份额仅有4.0%,这个数字到了2014年前11个月已经突破一成至10.4%,市场销量亦由117.78万辆同比提升46.2%至172.24万辆。
虽然,目前中国的MPV市场已有像长安欧诺、风行菱智等竞品,而稍微高端的也有GL8、大众途安等,但在10万元以下的区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蓝海”。
“宝骏730定位‘7座家用车’,是一款完全家用化的车型,它是在全新乘用车平台上,针对用户家用需求贴身设计制造,是一款为‘中国大家庭’打造的 专属座驾,更加适用于家庭出行的车型。五菱宏光S定位于‘宜家宜商’,用户为兼顾家用、商用的消费群体。”上述上汽通用五菱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上海通用五菱早在2013年便开始了对MPV市场的开发。2013年8月,在五菱宏光S上市后,上汽通用五菱就曾尝试把该车放到宝骏的渠道进行销售。
“我们把宏光S放到第一批22家宝骏经销商去卖,就想试探一下市场对这种7座家用乘用车需求的潜力,同时也是对那些选择偏乘用化的商用车的消费群体的一次探索。”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品牌总监梁晓冬早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设想中,宏光S是前置后驱,宝骏730是前置前驱,面对的用户群不同,因此并不担心两者在未来会存在竞争情况。
事实证明,这一“品牌联动”的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五菱宏光+宝骏730”使得上汽通用五菱“7座家用车”的销量同比2013年锐增64.6%,两款车型市场份额预计超过整个MPV市场的45%。
“宝骏730的成功可以说是与五菱宏光的成功一脉相承的,这与当前中国MPV市场的热潮密不可分。宝骏730的热销,虽然对于五菱品牌整体的增长有帮助,但对宝骏品牌实际上有多大的带动,效果其实并不是很明显。”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在宝骏730热销之后,销量增长乏力的宝骏630、610将何以为继,将极大考验着上汽通用五菱的销售团队。
品牌天花板
自宝骏品牌诞生之初,上汽通用五菱便一心想要将其打造为一个独立的品牌。众所周知,五菱的微车业务一直在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它尚不具备开发轿车的能力。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向轿车转型是五菱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摆脱身上的微车标签,上汽通用五菱也费了一番周章。
“宝骏是从上汽通用五菱的地上长出来的,不是为了迎合自主创新,或者迎合乘用车发展凭空设计出来的。”上汽通用五菱总经理沈阳曾这样描述宝骏品牌。
宝骏被上汽集团列为继荣威、名爵之后的第三个自主品牌,而通用中国总裁甘文维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宝骏将很好弥补通用产品体系在中国的市场空间,是通用在华除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之外的第四大品牌。
因此宝骏的诞生,被喻为上汽通用五菱这个“微车老大”的“二次创业”,不论是上汽、通用还是五菱,都对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现实情况是,自2011年宝骏630作为头炮上市后,销量已从最初的月销过万,下滑至如今的月销3000辆左右。据搜狐汽车产销数据库显 示,2014年前11个月,宝骏630的销量已同比下滑42.16%至3.35万辆。面对合资产品价格不断下探,紧凑型车市竞争愈趋激烈。本身无过多亮点 的宝骏630逐渐淹没在车市洪流当中。
如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所称,宝骏品牌的未来应希望能够像五菱品牌一样,做到“因品牌而进行销售”。但当下宝骏730的热销似乎掩盖了 630增长乏力的这一现实。有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宝骏730热卖的原因很大部分是消费者来自对五菱品牌的印象,而这对宝骏品牌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宝骏品牌目前的地位可谓是处在中外双方的真空地带,外资方对其技术的支持到底有多少我们无法得知,但其销量仍旧是来自五菱品牌的反哺。”张志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对于宝骏品牌来说,其后续的营销将既强调通用全球技术体系的优势,又要强调上汽通用五菱对于宝骏品牌市场运作的独立性。
此前,宝骏的技术研发支持主要来源于通用汽车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技术中心泛亚技术中心。因此在研发工作上受股东方擎肘,研发效率难以 提升,影响了产品推出速度。据悉,位于柳州宝骏基地的上汽通用五菱新研发中心将于2018年12月竣工,届时这一局面将得到解决,而宝骏产品的推进速度也 将提速。
按照宝骏的规划,其今年将推出一款SUV,并有望成为其新的增长点。“今年推出的这款SUV,主要看外资方对其的支持力度有多大,以及在价格上的策略是否适当,这些都是这款车型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张志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2014年上汽通用五菱以180万辆的成绩,超越了上海通用旗下雪佛兰、别克加上凯迪拉克共计的176万辆。
【简评】 虽然“五菱宏光”系的成功已然“延续”到宝骏品牌的身上,但这种“同质化”的成功是否能成为该品牌的推动力?或许2015年会见分晓。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奇瑞汽车1月13日对外公布了2014年市场业绩。在过去的一年间,它实现累计销量455380辆,同比增长4.2%,其中国内累计销量353091辆,同比增长16.2%,均实现自2011年以来年销量的首次逆转。2014年,奇瑞(控股)集团(含奇瑞汽车及开瑞汽车)累计销量494824辆,同比增长1.6%。 |
|
2.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2014年,其累计销售561.99万辆,同比增长10.07%,至此,连续10年蝉联国内汽车集团销量冠军。 |
|
3.质检总局13日发布消息称,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月1日起,召回部分进口艾维龙汽车。 |
|
4.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原服务于大众集团市场部的赵丹丹将出任东风标致市场部部长一职。赵丹丹于2008年加入大众集团,负责市场战略制定等相关工作。2011年正式加盟东风标致,曾任东风标致小型车平台总监。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