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73-1月27日
发布时间:2015-01-27 15:00:29 浏览量:1966次
|
新闻详情
|
|
1.预售5万-6.5万 开瑞K50将于1月27日上市 |
|
开瑞K50即将于1月27日上市(官方计划在今日16:30左右公布价格),新车上市后将会提供1.5L手动挡和自动挡共7款车型选择,此前官方公布的手动挡部分车型预售价区间为5.0-6.5万。
外观方面,开瑞K50采用了倒梯形的直瀑式前格栅设计,前大灯组和格栅相连,前脸设计时尚耐看。尾部方面,侧面的腰线延伸到车尾,并与尾灯呼应。
在车身尺寸方面,开瑞K50长宽高依次为4450/1760/1790mm(不带行李架的车身高度为1760mm),轴距2755mm,离地间隙为170mm。悬架方面,其采用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结构,除最低配的创业版使用185/60 R15的轮胎之外,其余车型的轮胎规格均为205/60 R15,而该车全系均使用前置前驱布局。
内饰方面,开瑞K50造型设计简约,中控还配备了7英寸触摸控制显示屏(只有豪华版配备)。此外,其车内采用2+2+3的7座布局,在后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最大容积可达2900L。配置方面,开瑞K50根据不同车型配备有真皮座椅、防眩目内后视镜、后雨刷、ABS、多功能方向盘等,而1.5L AT豪华版还额外配备有发动机一键启动、定速巡航等配置。
动力方面,开瑞K50搭载的是1.5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9马力(80kW),峰值扭矩达到140N·m,传动部分匹配5速手动或5速自动变速箱。据悉,开瑞K50手动挡车型的综合油耗为6.9L/100km。
|
|
|
2.五款车型可选 奥迪A3新车型今日上市 |
|
奥迪A3五款新车型即将于1月27日(今晚18:30-19:30)正式上市,新车共有五款,包括国产A3 40 TFSI Sportback(两厢)/Limousine(三厢)、进口A3 45 TFSI Sportback/Limousine,以及A3 Cabriolet(敞篷版)车型。


国产A3 40 TFSI Sportback/Limousine车型在外形方面与A3 35 TFSI车型基本保持一致。该车搭载的是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8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匹配6挡双离合变速箱。
动力更强劲的进口A3 45 TFSI Sportback/Limousine配备的是更高调教的1.8T发动机,最大功率依旧是180马力,而峰值扭矩增加至280牛·米。

奥迪A3敞篷版将满足更多彰显个性的消费者,该车外观采用双门设计,车辆内部为2+2座椅布局。这款车的亮点是采用了软顶敞篷设计,其能够在50km/时速下18秒内完成顶棚的开启和关闭
|
|
|
3.将年内上市 新款起亚K2两厢版申报图 |
|
东风悦达起亚新款K2三厢版已经上市,但是两厢版却并未推出新款车型。日前,我们获得了新款K2两厢版的申报信息,这款车将会于年内上市。

新车的前脸设计变化明显,包括前雾灯、前保险杠进气口、前大灯造型以及内部结构的设计都经过了调整。新车的尾灯组内部结构也有所改变,并且根据车型的不同将有两种不同组合的尾灯。
动力方面,新款K2两厢版将依然搭载1.4L和1.6L发动机,其中1.4L发动机最大功率107马力,1.6L发动机最大功率123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
|
|
|
4.4月份亮相 国产金牛座不同配置内饰曝光 |
|
近日,我们获得了一组国产福特金牛座的内饰谍照,结合之前曝光的谍照,我们可以对该车不同配置车型的内饰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据悉,全新金牛座将会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


以上谍照为低配车型的内饰,这款车中控台中使用了一块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液晶屏周围及下方依次为多功能控制区和空调控制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款车配备了一键启动、自动空调、多功能方向盘、旋钮式换挡以及电子手刹等,相信这些配置也都将全系标配。

这张之前曝光的谍照为中配车型的内饰,我们可以看到其使用一块尺寸更大的液晶显示屏,下方的控制按键设计更加紧凑,其余部分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上面这两张图则为高配车型的内饰,我们可以看到其与中配车型的区别在于液晶屏下的按键区域。该车按键设计与海外版车型十分相似,其将搭载福特全新的SYNC系统。此外,该车还配备了可控制副驾驶座的老板键,此外新车或将会为后排乘客提供多媒体影音系统。

之前我们曾曝光过这款车外观上的谍照,新车将延续海外车型的设计,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调整,使用了横条幅镀铬格栅设计,大灯的造型也十分犀利。
在动力部分,国产金牛座将会搭载2.0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尚未曝光,我们也将保持关注,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报道。
|
|
|
5.汽车业今年将完成“营改增”:税率望从17%降至3% |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72万辆和2349万辆,继续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地位。而汽车产业在国家税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据白景明透露,2014年国家预计税收12万亿元,从产品品种角度看,汽车税收仅次于烟和成品油,超过6000亿元,位列第三。其中,来自汽车销售和制造环节的税收比重最大,仅增值税一项就接近2000亿元,而车辆消费税的贡献在800亿元以上。
目前,国家新一轮税制改革已经启动,无论是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还是消费税改革,车企的税负都将减轻。“其中,营改增能降低车企的运营成本,而消费税如果向批发或零售环节转移,汽车制造企业会轻松不少。”白景明说。
这个改革方向现在备受汽车经销商关注。据了解,现在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正就经销商现状,草拟对汽车税制改革的建议。“我们希望能及时反馈给财政部财科所,从有利于汽车经销商行业的角度出发,为他们制定下一步财税政策提供帮助。”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执行副会长辛宁说。
汽车业税率或降至3%
目前,与汽车业相关的税种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和车购税等,而新一轮税制改革对这几个税种均有涉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税制改革的路线图,其中增值税、消费税和环境税的改革将对汽车产业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们要完成增值税改革,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取消营业税,把营业税改成增值税,这项改革完成后,之前汽车行业在制造领域17%的税率将有望降至3%。”白景明说。
之前,汽车行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有增值税的征收。在营改增完成后,车企的厂房、租金和一些涉及到生活服务业的进项税都可以抵扣。白景明认为,这可以使汽车行业的税负降低很多,从而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刺激效应。
不过,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带来的一个不利结果是,他们的税收会大幅减少。为了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早在2013年就有专家建议将汽车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改在消费环节征收,并划归为地方税。
消费税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所设,是对货物征收增值税后,再根据特定的财政或调节目的,选择部分污染环境、奢侈品和不鼓励消费的商品征收消费税。当时主要选择了烟、酒、小汽车等11类商品,后来征税范围有所扩大。
去年,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示,消费税改革将围绕扩大征收范围、调整征收环节、调整税率结构三方面进行。而目前汽车领域最关注的是,消费税的征收环节究竟应向哪一端转移?
现在汽车消费税仍在生产环节征收。不过,2014年底部分汽车经销商与车企的“激烈对话”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如果汽车领域真出现了购销价格倒挂情况,消费税向零售端转移,税基反而会变小,但如果在批发环节征收,税基稳定,便于征管。”白景明透露,之前讨论的汽车消费税改革方向是,征税环节向批发或零售转移,但在新的车商关系下,究竟是在批发还是零售目前还没有定论。
“假设环节后移,汽车制造商轻松了,但可能会对经销商有影响。如果放在零售环节,批发商负担减轻了,但零售商会不会因此背上包袱,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白景明说。
以税收调节应对盲目限购
事实上,最近三次成品油消费税的税额提高,已经表明消费税改革开始启动。而汽车消费税的改革方向和成品油是一致的,即由生产环节改为在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王晓明认为,这样的税制改革有利于消费者选择节能环保汽车,实现理性消费。
而节能环保是此次税制改革的另一个着力点。“现在消费税和车船使用税都是按排气量来确定税收额度的,所以围绕节能环保的环境税改革,将对汽车行业发展产生中性影响。”白景明说。
白景明所说的“中性影响”消极一面是指,可能会对汽车销售产生约束。目前包括深圳在内,我国一线城市已全部实施了汽车限购政策。今年,包括太原、石家庄等坊间盛传即将限购的城市已经出现了恐慌性购车的苗头。这虽在短期内能拉动我国车市增长,但民间对这种突袭性的限购做法争议声越来越大。
之前,以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为代表的部分业内专家,曾多次建议利用税收杠杆效应代替限购政策。董扬认为,地方政府一方面大举招商汽车项目,一方面又热衷汽车限购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工业项目,且生产过程中的税收重、消费环节的税收轻,所以可以把一部分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征收的税,改在上牌时征收,并纳入地税范畴,这样可解决地方对汽车项目盲目招商又不愿扩大消费的怪象。
【简评】它对汽车行业的积极影响是,可以为其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促使新的增长点出现。
|
|
|
6.克莱斯勒入股广菲:Jeep国产销售架构是焦点 |
|
1月16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发生股权变更,菲亚特集团将其持有的25%股权转让给克莱斯勒亚太,持股40%的克莱斯勒亚太成为仅次于广汽的第二大股东。
同时,广汽和克莱斯勒亚太分别增资广菲18亿元,“总计36亿元的增资,用于已经动工的、生产Jeep品牌车型的工厂建设等。”广汽内部人士称。
广汽、克莱斯勒、菲亚特三方合资股比为50:40:10,广汽菲亚特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广菲克)。“从合作整体层面看,股比变更实际上已经理顺了三方关系,接下来很快就是实质性合作。”
目前三方谈判的核心是,将要建立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销售公司如何架构,此前管理克莱斯勒和Jeep品牌的克莱斯勒亚太与广菲渠道如何融合,以及国产后Jeep与菲亚特品牌要不要分渠道销售的问题。
在2016年Jeep品牌国产前,它只有一年时间进行渠道整合和建设,留给广菲克的时间已不多。“渠道架构谈判也已经纳入到了最后敲定阶段,应该不会等太久。”上述人士称。
合作主角换成克莱斯勒
2009年,菲亚特集团收购已经分文不值的克莱斯勒,走向复兴之路,直到2011年偿还美国和加拿大政府76亿美元的贷款后,才真正宣告菲亚特CEO马尔乔内此役完胜,成功挽救了濒临倒闭的汽车巨头。
但菲亚特并没有完全控制已经是菲亚特主要利润来源的克莱斯勒公司,马尔乔内决定与相关方磋商收购克莱斯勒余下股权。经过漫长的博弈,去年年初,菲亚特完成了对克莱斯勒的100%持股。
马尔乔内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重组,去年10月,菲亚特和克莱斯勒完成最终合并,并在纽交所上市。马尔乔内扫清了他在全球重新布局菲克集团的障碍。
此后,菲克集团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推倒重来,克莱斯勒、Jeep品牌此前只有进口销售,战略布局地位上,一直低于已经国产的菲亚特品牌,但它的品牌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却高于菲亚特品牌。
“广汽乐于和菲克集团扩大合作,是看到了克莱斯勒和Jeep品牌的巨大市场, 前景,符合广汽的利益诉求。”一位接近广汽的知情人士称。
以广汽菲亚特为基础平台,让Jeep和克莱斯勒唱主角,成为马尔乔内组建新菲克集团后,确定的菲克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核心战略。
马尔乔内和菲亚特完全控制克莱斯勒后,“菲亚特和克莱斯勒谁持股更多,谁唱主角,已经不存在股东利益层面上的分歧,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而定。”
马尔乔内让菲亚特做出让步,将其持有的25%广菲股份转让给克莱斯勒,再通过广汽和克莱斯勒增资,稀释菲亚特股份,克莱斯勒持股达到40%。“广汽集团股权没有变化,并乐于看到克莱斯勒投入更多。当然,做决定的主要是菲克集团,股权变更也不过是‘左手倒腾到右手’。”
不过,对于克莱斯勒品牌的管理者来说,布局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克莱斯勒和Jeep将成为马尔乔内任期内,在中国市场大幅度提升销量的主要贡献者,菲亚特退居其后。
马尔乔内看准了今年全球消费喜好转向SUV,Jeep品牌已经成为菲克集团最重要的利润支撑。2014年,Jeep品牌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连续第三年创造销量纪录。Jeep在美国、欧洲、亚太和中国地区分别增长了41%、40%、42%以及49%。
在没有国产的前提下,克莱斯勒去年在中国全年销量突破12万辆,主要依赖的就是Jeep车型。广汽菲亚特尽管也增长了40.75%,但绝对销售只有6.8万辆。
最后一步谈销售架构
由于菲亚特方面一直对菲亚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比较犹豫,广汽菲亚特过去几年发展受制于新车型引入速度过慢;另外,菲亚特品牌突出个性,与中国消费喜好有理念上的差别,也是马尔乔内迟迟没有给广菲明确的产品引入计划表的原因之一。
广菲在2013年更换了高层管理团队,广汽集团派出高管王秋景任执行副总经理后,确定持续提升品牌力的核心思路,去年销量绝对值和增幅都达到了新高。
但王秋景和广汽集团高层达成共识:广菲要真正爆发,最终还是要靠Jeep品牌。“三款SUV车型正在向广菲的生产线导入中。”王秋景在不久前回答媒体关于广菲未来规划提问时说。
去年11月广州车展时,广汽与菲克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将成立的新合资销售公司,负责Jeep、菲亚特及克莱斯勒品牌所有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的销售管理、市场营销、产品规划和售后服务等职能。
广菲克新销售公司的议题一启动,就面临一些分歧。目前菲克亚太和广菲有两套销售人马:菲克集团的进口Jeep和克莱斯勒由菲克亚太公司负责;广菲销售菲亚特品牌,有一个更大的、完整的销售体系。
另一方面,广菲克都建成了完整的经销商网络,融合渠道并不顺畅。不久前,Jeep品牌亚太区负责人柯安哲透露,鉴于几年来克莱斯勒中国建立的优秀经销商网络和Jeep品牌在华取得的不俗成绩,现执掌克莱斯勒中国的郑杰和她领导的团队将是未来国产Jeep销售架构的主力。
但广汽方面认为,在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中,普遍采用外放负责技术、生产,中方负责市场、营销的惯例。中方对中国消费心理、市场、文化更加理解,是很多汽车公司做好销售的最核心因素。
其次,现有经销商是否同时拥有菲亚特和Jeep专营销售权,也是争议问题。广汽菲亚特签约经销商2013年就已经达到170家;克莱斯勒在2014年也快速扩充了渠道,经销商达到180家。克莱斯勒认为,其要主导渠道扩展,预计在2015年达到360家。
【简评】 鉴于菲亚特品牌力较弱,Jeep经销商怕被拖累,可能不愿意涉足菲亚特品牌;而菲亚特品牌经销商,可能不被允许进入Jeep渠道。广汽更愿意通过Jeep销售权的获取,平衡菲亚特品牌的销售网络。
|
|
|
7.滴滴将推"专车"企业版 涉及千万亿大市场 |
|
滴滴公司将正式宣布推出企业出行服务,主打企业商务用车市场,提供互联网时代企业用车解决方案——如果算上企业和政府这些“公车”市场的总盘子,滴滴公司迈入的将是一个超过数千亿元的大市场,并将改写中国整个交通运输工具的格局和利益分配。
据悉,该产品上线初期将以滴滴专车为主,有专车上线的城市将全面开通。滴滴企业出行产品与企业采取公对公结算形式,用户在使用滴滴企业出行产品时,无需安装新的APP和索要发票,可通过滴滴企业出行PC端入口,实现一键式约车、代叫车、异地预约或实时叫车功能。
滴滴公司正试图做到让叫车的用户在五分钟内有车辆应答,此外还有价格透明、系统可自动记录行程单,并设立一对一客服和后台对账系统。
一位接近滴滴公司高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这项服务免除了企业员工在出行时打车难、报销繁琐等困扰。在费用方面,实行价格透明化,用车前系统会预估费用,并自动记录行程单,在后台也可实时查询财务明细。
经济观察网了解到,滴滴企业出行主打的是“共享式租车”概念——滴滴公司实际上是充当了每一家企业用车的调度中心。这样做可以帮助企业降低50%以上的企业用车成本。
据悉,此前滴滴就曾与腾讯、蒙牛两家企业达成合作,首次试水企业级用户用车领域市场。而即将在明天公布的合作伙伴名单中,更不乏海尔集团那样的大公司。
但滴滴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滴滴公司在专车上抢占行业制高点之后再次引领行业一路狂奔。滴滴公司这一产品的未来显然不止于企业市场,国家正在降低公车消费,2013年的数字显示,中国公车数量超过400万辆,公车消费超过4000亿元。
其实企业用车目前共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企业自有车辆阶段,通过耗费巨资购置和养护车辆同时聘用驾驶人员,用车成本十分高昂,之后企业用车进入租赁阶段,但实时性较差且价格不透明,无法实时满足用车需求。
【简评】滴滴企业出行的上线意味着企业用车也将进入“最适经济”时代,是互联网共享精神的体现。
|
|
|
8.今年SUV市场份额争夺战进入白热化 |
|
继去年各大品牌相继推出新产品后,今年一开年,车企纷纷以改款车型的上市拉开了SUV市场争夺的新序幕。日前,长安福特推出了2015款福特翼虎,新款车型在维持现行售价不变的基础上,整体升级全系车型智能科技配置,并引入了燃油经济性更加优化的1.5Li燃油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同时辅以多项人性化的产品细节改进。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刚刚上市两年的产品,长安福特的意图明显,就是要通过提升性价比,抢占SUV市场更多的份额。
相对于长安福特,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也不甘示弱。据悉,今年上海大众将对现有的途观推出中期改款的车型,而上海通用也将在今年推出1.5T的昂科威,丰富产品线,保持现有的增长势头。
分析人士指出,SUV市场随着保有量的剧增,以及车企相继推出新产品,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尤其是在中型SUV与紧凑型SUV。在此情况下,为了改变竞争格局,众多车企必然要不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加装科技配置来提高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SUV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受SUV市场的拉动,在整体增速出现同比滑坡的情况下,SUV销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我国SUV累计销量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已占狭义乘用车市场比重的21.8%。随着国内SUV市场持续火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时尚、个性的SUV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SUV既具有越野车的部分功能,又能满足家庭休闲的需要,同时还具有更好的公路行驶性、多功能性。兼具了越野车的高通过性、轿车的舒适性及长途运转的能力,集运动、休闲、商务于一身。多功能性是促使SUV热销的先天优势。
在长安福特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旭看来,福特翼虎的销量正是在配置以及在动力操控、燃油经济性、整车品质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优势。因此,2015款福特翼虎将延续“高端智能“的产品定位,在智能配置和他们关注度最集中的燃油经济性、驾乘舒适性、品质、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相信2015款福特翼虎在智能和品质方面的提升,能进一步加大翼虎品牌的竞争优势,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为其持续在中级SUV市场增长的动力。“陈旭说。
自2013年1月上市以来,福特翼虎两年累计销量已突破23万辆,2014年更是保持着月均销量超过1万辆的佳绩。不过,福特翼虎的销量增长,并未让长安福特市场压力有所减轻。作为其竞争对手,2014年12月,上海通用全能中型SUV别克昂科威月销售过万辆,加上新上市的雪佛兰创酷,凭借SUV销量的拉动,2014年上海通用在最后一个月超过了上海大众,已累计销售172.39万辆排在国内车企第二位。尽管上海大众的排名最终未能进入第二,但途观在2014年累计销量却达到了23.74万辆,作为合资品牌SUV市场销量冠军的地位依然未能撼动。
有分析人士认为,福特在华的销量增长和其诸多产品密集上市有着必然的联系。自2011年福特在华公布“1515“战略以来,密集的新车上市让其增长迅猛。然而,伴随着去年年底福睿斯的上市,福特引入15款新车的战略即将达成,后续的增长只能依靠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
【简评】 可以预计,在新一轮SUV改款布局之后,2015年将是跨国公司在华SUV竞争的新起点,而在汽车市场微增长的背景下,这一轮竞争无疑将更加激烈。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2014年刚过去,记者从东莞车管所了解到,去年新车上牌量高达216116辆,同比增长了20.19%,而东莞市的汽车保有量也超过了160万辆。 |
|
2.斯柯达日前宣布,2014年创下新的销量纪录,全年交付量增长12.7%,达到103.72万辆。这是该品牌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其全球市场份额也从2013年的1.3%增至1.4%。 |
|
3.继2014年10月在常熟工厂正式下线之后,捷豹路虎的首款国产车型——奇瑞路虎揽胜极光将于2月1日正式上市。奇瑞捷豹路虎常务副总裁朱国华表示:“公司对未来五年的产品已做出规划,每6个月将推出一款新车。” |
|
4.据乘联会统计,2014年全年累计交易二手车605.29万辆,同比增长16.33%。交易额3675.65亿元,同比增长26.03%。其中基本型乘用车交易351.43万辆,同比增长15.25%;越野车交易20.33万辆,同比增长21.86%。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