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83-2月10日
发布时间:2015-02-10 17:13:07 浏览量:2321次
|
新闻详情
|
|
1.售22.58万元 途观1.8TSI手动限量版上市 |
|
日前,我们从上海大众官方获悉,上海大众途观新增一款1.8TSI手动限量版车型,目前该车已经正式上市,售价为22.58万元。
外观方面,这款新车采用与现款车型相同的外观设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在配置方面,途观1.8TSI手动限量版配备有六安全气囊、胎压检测系统、全景天窗、定速巡航系统、自动空调、电动折叠外后视镜等。
动力部分,这款车使用的是1.8TSI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0马力,峰值扭矩为250N·m。在传动系统部分,与发动机匹配的是6速手动变速箱。
|
|
|
2.配置升级 别克全新英朗更多信息曝光 |
|
日前,我们获得了别克全新英朗更多配置信息,据之前报道,这款车将会在3月2日上市。

与现款车型相比,全新英朗在外形方面采用了别克最新的设计语言。该车配备了展翼式HID大灯,高配的氙气大灯增加防雾涂层。不仅如此,新车还全系标配LED日间行车灯,顶配车型装有LED尾灯。车身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依次为4587/1798/1463mm,轴距为2640mm。
车辆内部,全新英朗配备了新样式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带有音源控制、蓝牙电话功能,顶配带巡航按键。该车仪表盘为蓝色背光运动造型,其中配有3.5英寸行车电脑信息显示屏幕。另外,该车中控台上的7英寸高清触摸显示屏可显示车辆设置、导航信息、手机通信录、多媒体等信息。
全新英朗将有1.4T DVV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5L DVVT直列四缸发动机可选,标配自动启停功能。传动方面,1.4T发动机配备7速DCG双离合变速箱,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备手动变速箱和全新的6速自动变速箱。据此前公布的燃料消耗量信息显示,全新英朗1.5L手动车型的综合工况油耗为5.8L/100km、1.5L自动车型的综合工况油耗为6.1L/100km、1.4T双离合车型综合工况油耗为5.9L/100km。
|
|
|
3.售3.98万-5.98万 重庆力帆乐途正式上市 |
|
2月10日,重庆力帆全新微面车型乐途在广州正式宣布上市,乐途将主打七人座车型的家用市场。此次新车推出1.2L和1.5L两种排量共六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98万-5.98万。
如果您对这款新车感兴趣并有订车意向,请点击这里,填写您的详细信息,届时会有专人与您联系。如果想知道您的所在地哪家经销商有更多车源信息,请点击这里,联系当地经销商实际到店进行体验试驾或洽谈选购事宜。
从目前我们实拍到的乐途1.5L S车型来看,它的造型方方正正,其中前脸运用了三横幅镀铬格栅设计,充满个性的前保险杠造型让它极具辨识度。考虑到S车型属于运动版,因此1.2L车型的外观造型会与它有所区别。

车身尺寸方面,乐途全系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4350×1730×1800(mm),轴距为2720mm。相比目前该级别最热销的五菱宏光,除了轴距数据一样,乐途的其它数据要更突出。不过与另外一个强劲对手长安欧诺相比,乐途的优势仅仅在于车身宽度上,而在长度、宽度、以及轴距方面都要略小。
乐途的内饰造型颇为新潮,视觉效果饱满又不失层次感,在相近价位的车型里,这样的设计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需要说明的是,它采用了中置仪表盘,实用性方面颇受争议,毕竟布置方式与我们常见的车型不一样。做工方面,它的中控台表面均为硬塑料材质,不过由于部分区域进行了颗粒纹处理,视觉效果倒显得不错。
配置方面,它全系标配了仿皮座椅、外接音源接口、大灯高度可调、前车窗电动调节、手动空调以及后排出风口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顶配的1.5L S VIP,乐途其余车型版本均没有安全气囊。综合来看,1.5L S VIP相对比较丰富,除了双气囊,它还有多功能方向盘、7英寸触控彩色大屏幕、蓝牙电话以及倒车影像等。
对于乐途这样的车型,想必大家更关心它的空间,我们先来看乘坐空间。身高178cm的体验者分别坐进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排,它的头部空间表现都让人满意。其中,对于大家最为关心的第三排腿部空间,即使我们将第二排座椅调节至最后,它仍然有三指余量。综合来看,乐途的乘坐空间足够让人满意。
目前,厂家尚未公布乐途的后备厢具体数据,不过根据我们实际测量获得数据看,在不调整第三排座椅时,后备厢纵深仅为330mm,因此如果要搬运大件行李,需要将第三排座椅翻起,此时纵深能够达到730mm。
动力部分,乐途提供了1.2L及1.5L两款发动机可供选择,前者最大功率84马力/6000rpm,峰值扭矩108N·m/3600-4000rpm;后者最大功率为109马力/6000rpm,峰值扭矩145N·m/3600-4000rpm。传动部分,乐途全系标配5速手动变速器。悬架类型方面,它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以及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组合。
|
|
|
4.可输出150马力 路盛E70 1.5T申报图曝光 |
|
日前,我们获得到华泰路盛E70 1.5T车型的申报图,这款1.5T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相比在售车型使用的2.0L发动机略高一些,而更小排量发动机对于燃油经济性也有帮助。

从申报图来看,这款华泰路盛E70尾部有明显的1.5T标识,由此可以证明该车的身份。而据我们获得到的资料显示,这款1.5T发动机可以输出150马力(110kW的)最大功率,相比在售车型使用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还略高一些。
|
|
|
5.成本高规划缺 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建设阻力大 |
|
尽管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7.5万辆,同比增长324%,但惠及全社会新能源汽车使用者的公共充电桩建设却遇到“寒流”。记者近期调查发现,在一些国内大城市,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全面规划的缺失,成为公共充电桩发展的阻力,这也给新能源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据了解,去年以来,北京、合肥、南京等城市都提出规模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计划,但实施进度却难以跟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
在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在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透露,目前北京市共有小型电动汽车约1万辆;有居民自用充电桩约1600个,分布在约1200个小区;公用充电桩约1500个,遍布188个充电点,其中70%在五环以里。但记者从相关车企和充电桩运营商处了解到,目前可实现对外开放使用的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根据相关政策,从2014年起,国家电网开始陆续退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转为全力推进国内交通干道即城际互联充电网络建设。由于电力公司不再参与城区公共充电桩建设,不少已建成的充电站因没有理顺利益关系而没能正常运营,一些计划中的公共充电桩并未完全建成。
虽然政府部门表示,符合条件的、对外开放的公共充电设施将获得占建设成本30%的资金补助,但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和复杂的手续流程却让充电桩建设运营商很难拿到这笔钱。
“在北京建设公共充电桩,由于要建配电设施、拉线路,成本便宜的是60万、70万元,有的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成本高达200多万元。”普天新能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一些顶层设计缺失带来的制约,其中公用充电桩建设中严重受制于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因素的制约。而在电力报装、工程施工等方面,按照传统的电力管理流程执行,存在程序复杂、时间过长等问题。
建设成本较高,新能源车车主便被迫分摊这项成本。据部分新能源车企反映,目前国内不少城市的车主在公共充电设施充电,需要交纳每度电1元左右的服务费,如果再加上电费,综合成本可能并不比传统燃油车更加经济实惠。
在上述情况下,一些充电桩运营商表示,按照静态计算要收回公共充电桩建设成本至少需要5年时间。对此,众多市场参与者认为,只有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势头持续、政府继续大力加强引导,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入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领域。
与此同时,普天等众多市场参与者都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必须打通销售、租赁、充电一体化商业模式,并在市政、物流、个人使用等多个领域综合发展,才能根据商业模式创新降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运营成本。
【简评】推动电动车的普及,不仅需要政府的力量,也需要市场的机制,利用市场手段推动充电桩的铺设工作。
|
|
|
6.自主新年开门红 SUV继续走强 |
|
2015年首月,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等自主企业也并未令国人失望,均实现明显增长,而推动自主发展的引擎SUV车型尤是。以长城为例,1月份SUV销量约为7万辆,同比增长69.2%,环比增长14%。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展望新年时坦言,自主份额恐将会继续缩水。为此,他也特别寄语本土企业,希望大家新年能有好的成绩。
目前公布首月销售数据的几家本土企业均取得不俗业绩。
吉利首月售出约5.9万辆,同比增幅达76%。其中,新帝豪业绩最为亮眼,达2.3万辆,不愧本土轿车领军车型之名号。此外,SUV和跨界车也继续走高。GX7、SX7和GX9总计销量7675辆,同比去年的2760辆增长178%。
如以此业绩计算,吉利欲实现同比增长8%,全年45万辆的销售目标应并不难。
30万辆,是江淮汽车2015年的销售目标,而此目标相比2013年19.57万辆业绩言,需同比增长53.29%。江淮汽车何以信心满满?当前,瑞风S3等车型持续热销,正是江淮信心所在。
“新年江淮SUV销量预计在15万辆左右,同比2014年实现翻番。此外,MPV、轿车分别预计销售9万辆和7万辆。” 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华表示。
从1月数据看,以瑞风S3为首的SUV产品组也并未令江淮失望,共计售出2.2万辆,同比增长340%。同时,江淮共售出5.2万辆,同比增长7.75%。同吉利般,如保持此表现,江淮也应可超额达成全年目标。
2014年自主销量最高的长安汽车,新年也延续了过往的优异表现。首月,逸动、CS35、CS75、悦翔系列、欧诺等车型分别售出2.2万辆、2.2万辆、1.57万辆、1.77万辆、2.2万辆。
此外,虽然坐拥多家合资公司,但源于自主的孱弱,东风汽车一直广受质疑,但新年首月东风却呈现新气象,自主方面上交了一份较为优异的成绩单。1 月份,东风自主品牌累计售出12.79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9.24万辆,同比增长20.76%;商用车方面则共计售出3.55万辆。
同时,本土企业SUV车型领军企业长城汽车,新年在SUV领域依旧高歌猛进。首月共计售出8.81万辆,同比增长26.51%,其中SUV销量约为7万辆,同比增长69.2%,环比增长14%。
但相比于SUV车型热销,皮卡和轿车业务长城出现明显下滑,分别售出1.06万辆,同比降8.7%和7504辆,同比降55%。对此,中国汽车 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舆论无需对长城暂时搁置轿车而优先发展SUV车型的做法过分担忧。“长城侧重SUV战略并没有不妥,而且其SUV车型表现也着实 争气。”
长城汽车新年销售目标为85万辆,预计同比增长16%。如果SUV车型可保持此业绩,长城达成销量目标也应问题不大。
虽然首月自主取得开门红,但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杨在展望新年时,却也坦言自主形势仍不容乐观,市场份额恐将会继续缩水。“合资下探压迫及消费需求升级是主要问题。”
对此,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总经理颜景辉则指出,越发低廉的合资车型售价确实使得自主“压力山大”,但也无需过分忧虑,保护只是一 时,自主欲真正自立,实需经历此考验。“自主欲真正谋求长远发展,就必将要过此一关,只有经历市场洗礼,扛住合资下压,才能算得上是中国汽车真正站起来了。”
【简评】SUV和MPV车型仍是本土企业的主要增长点。
|
|
|
7.多城市车牌"限外" 交通割据成"人造囧途" |
|
多城市车牌
深圳交警近日向262辆违反深圳“限外令”的外地牌照车辆开出罚单。至此,全国已有多个城市重点区域或道路实施车牌“限外”,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天津等东部大城市,也包括石家庄、哈尔滨等二线城市。虽然,“限外”往往是出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质量的考虑,但“限外”城市往往都是区域交通中心,这种交通“割据”状态,形成了“人造囧途”的尴尬一幕。
区域交通“梗阻”成“人造囧途”
去年以来,中央强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正大力打通城市之间的“断头路”,努力推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像深圳这种连接穂港澳的珠三角重镇,拥有数量众多和质量上乘的存量道路资源,无疑承担着联结区域交通的重任。
深圳交警部门表示,为避免对深港经济影响,粤港、粤澳两地号牌不受限行措施限制,同时也为进出深圳各口岸的外地车辆规划了指定行驶路线。不少外地车主质疑,港澳小汽车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小汽车在“添堵”方面毫无差异,为何只为港澳小汽车开绿灯。同样是为深圳发展做贡献,为何其他地区的外地小汽车要享受差别化待遇,这种“人造囧途”令人尴尬。
来自珠海的李先生因工作经常要往返珠海、深圳,他说,“一般到深圳办事的话都是早上到、晚上走,中午过来不太现实,‘限外’令发布以后,变得很不方便。”为此,他正考虑租用深圳车牌汽车,但这无形中增加了办事成本。广州司机许先生说,本来想赶在“限外”时间之前办完事回到酒店,可是因为耽误了几分钟,回程的半道上又遇上堵车,这一耽搁,就到了“限外”时间了。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多个城市在重点区域或道路实施车牌“限外”,既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等东部大城市,甚至石家庄、哈尔滨等二线城市也位列其中。
在此情况下,如果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地区中心城市“限外”,这无异于正在制造区域交通梗阻。
“限外”理由相近效果不明
此前,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出台“限外”政策的缘由,都是出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考虑。其中石家庄交管部门2014年曾表示:“随着机动车数量增长和地铁建设全面开工,石家庄市区道路通行资源减少。作为分流路线的裕华路、槐安路、和平路交通流量早已大大超出了设计流量,交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已降至每小时20公里,接近国际公认的拥堵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出行。”
不过从“限外”的结果看,大多数城市显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京津地区不仅市内交通仍然经常拥堵,同时区域交通的便利程度也大大降低。不少悬挂天津牌照的大货车,不仅去北京要办进京证,去石家庄也要办证,跑个业务,司机办证的时间都快赶上路上的时间了。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向媒体表示,从京津冀的情况看,很多路网都是从北京放射出来,北京城区外的路网还算通畅,但是如果其他一些城市也跟风“限外”,由于其路网本身不够通畅,再加上“限外”措施,其结果可能是“京津冀互联互通没实现,反而对区域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就已达到1.37亿辆,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了100万辆。不仅是京津冀地区,全国很多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国项目组主任张海涛认为,在中国现阶段汽车大量增长、城市道路与环境压力剧增的大背景下,“道路交通形势严峻”不应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随意“限外”的理由。
城市“限外”不能任性
在区域互联互通的要求下,实现更加便利的交通一体化成为大趋势,并非只剩“限外”一招。面对缓解拥堵、治理污染的需要,专家指出,要在交通“硬件”、政策“软件”方面实现政策同步,而非仅靠各地继续出台“限外”政策。
王丽梅认为,国内城市出台“限外”政策不能“自己说了算”。制定区域性的“限外”政策,仍然需要在国家层面上有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法规标准,这样才能避免“一个点断了一条线”。
如果按照目前这种交通“割据”的趋势发展,未来大部分区域中心都将成为外埠车辆绕行的环节,如果每个城市都任性地“限外”,这种扩散效应势必将造成存量交通资源的巨大浪费。与此同时,由于“限外”往往伴随当地牌照汽车的限购。一些地方通过一纸红头文件就随意限行、限购等问题既有上位法存疑的质疑,也存在不符合程序正义的问题。“半夜鸡叫”限行、限购,虽然调控效果立竿见影,但实用主义不能替代依法行政。因此,从源头予以规范势在必行。
据了解,由于深圳“限外”政策,不少经常往来深圳的外地人都有了在深圳买车的想法。
张海涛认为,各地的汽车购置和使用规则都不一样,如果一些城市在市场化手段调控后仍“迫不得已”要依靠“限外”解决缓堵治污问题,应根据一些车辆与道路的量化标准,在政策制定时更加全面、合理地通盘考虑,同时设定一定的启动响应条件,而不是“说限就限”。
【简评】从目前的情况看,盲目“限外”的效果有限。
|
|
|
8.安全气囊问题频发 多家车企被投诉 |
|
“2014年12月22日,在高速公路因雾发生追尾,新车刚买不到3个月,车左侧几乎全部撞坏,左侧车头撞没了,防撞钢梁露出变形,安全气囊却没有弹出。”烟台的赵先生向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称。
随着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频发,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减小由于巨大的惯性所造成的对驾乘人员的伤害,起到重要保护作用。当今,安全气囊已经不是高档轿车的专利,成为中档轿车甚至经济型轿车的标配,汽车企业把气囊当作卖点大肆宣传。
由于对安全气囊保护作用过分宣传及安全气囊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投诉维权频发。
投诉涉及车型广泛
记者调查统计发现,类似烟台车主赵先生的遭遇其实并不少见,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投诉资料,2014年关于汽车安全气囊专项投诉中,问题较为严重的34条投诉,即涉及15个厂家的30种车型。
其中包括丰田、凯迪拉克这样的进口车,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等合资品牌,还有不少国产品牌。车型包括,凯迪拉克、广汽丰田逸致、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奥迪、别克君威、别克新凯越、帕萨特、伊兰特、东风风行景逸、东风悦达起亚、东风风神、标致307、奇瑞瑞虎、长安CS35、长城哈弗H6等。
投诉问题表现为三个方面:
1、汽车发生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不能正常打开,造成人员伤亡,厂家认为安全气囊爆开需要看撞击的力度及角度,如果没有撞到气囊感应模块,即使事故再严重,安全气囊不弹出也是正常的,结果与车主产生纠纷;2、汽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安全气囊出现问题,厂家推诿,不能及时排除故障;3、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安全气囊无故炸开,造成车主惊吓及损失,厂家推诿扯皮,拒绝承担责任。
出问题就是大问题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隐形装置,设置在车内正副驾驶位、车内前排、后排和车顶三个方位,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RS字样,旨在当发生碰撞事故时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避免乘员发生二次碰撞或车辆发生翻滚等危险情况下被抛离座位。当汽车不出事故时,汽车安全气囊有无或者数量的多少对汽车性能并无任何影响,而一旦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汽车安全气囊如果不能正常打开,出现的问题往往就会成为大问题,造成人员伤亡。
其实,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以下列举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2014年12月收到的投诉三例。
云南杨先生,2014年4月12日驾 驶一辆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2013款1.6L AT逸杰版轿车,在外出旅游途中与一辆大货车追尾,车辆正面撞击损毁严重,后经鉴定已经达到报废标准。但是汽车前排两个安全气囊均未弹出,导致驾驶员和副驾人员受伤。杨先生与厂家及经销商多次协商,“均说向上边反应后答复,至今未果。”
威远县的温先生2012年11月购买了一台长安CS35汽车,2014年5月13日在云南彝良不慎翻下200多米的悬崖,因安全气囊没有打开,造成双腿骨折、肋骨骨折,全身多处受伤。“200多米高度坠下,安全气囊都没有打开,纯属设计缺陷,气囊根本起不了安全作用。”温先生认为。
而汽车厂家含糊其辞的态度,更让温先生无法接受。
邯郸张先生的一汽大众速腾轿车,事故后安全气囊没有打开,驾驶员死亡。
高田再将安全气囊推向风口浪尖
2014年12月,本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扩大在美国和日本市场因为高田公司安全气囊缺陷而需要召回的车辆数量。2008年以来,高田公司生产的这种可能在启动时产生致命金属碎片的安全气囊已经导致本田公司在美国市场召回近700万辆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考虑施压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FCA美国、宝马、本田和马自达等车企,让这些公司扩大在美召回高田气囊车辆,可能再涉及500万辆车。之后菲亚特克莱斯勒宣布将在全球各市场总计召回330多万辆老款车,宝马也在美国召回14万辆3系,成为最新两起高田气囊召回案。
从盖世汽车网的资料看,“高田气囊门”已经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召回。从召回汽车数量看,该召回已经远超过2014年之前召回排行榜领先的“丰田踏板门”等,只有今年通用汽车的“点火开关门”可以相比。
资料显示,高田和丰田合成是日系车的首选,高田隶属于丰田集团,但丰田并非最大客户。高田收购德国的Petri,进入宝马的供应链,同时也是福特和克莱斯勒的主要供应商。
高田公布的有使用安全隐患的汽车品牌包括:丰田、本田、马自达、宝马、日产、三菱、斯巴鲁、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
在中国地区,仅日产、本田、马自达、宝马和丰田等宣布召回采用高田问题气囊的车型,多数品牌均未发布任何召回公告。
国家质检总局就高田气囊问题发布风险示警通告,并将持续关注后续调查情况,根据技术调查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简评】 汽车出现事故后安全气囊虽然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却“不打保票”,保障驾乘人员安全行驶才最靠谱。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据乘联会统计,1月,全国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07.18万辆,同比增长10.3%。其中,轿车销量124.34万辆,同比与去年持平;SUV销量51.19万辆,同比增长61.8%;MPV销量22.36万辆,同比增长21.7%。 |
|
2.据乘联会统计, 1月上海进口车上牌量5149辆,国产轿车上牌量15085辆,小型客车(除轿车)上牌量为7819辆,大型客车上牌量841辆,小型货车上牌量为1245辆,大型货车上牌量为1329辆。 |
|
3.从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公室获悉,截至昨天零时,普通小客车的申请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0.5万个。随着今年普通小客车指标减少,中签比将进一步降低。 |
|
4.数据显示,2014年广东省汽车上牌量达到158.6441万辆,而同期全国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到2188万辆。两者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广东仍是各大品牌汽车厂家心中的冲量王,上牌量遥遥领先。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