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887-2月15日
发布时间:2015-02-15 14:04:58    浏览量:1898次    

新闻标题

 
产品信息  
1. 造型精致/年内上市 宝骏560实车图曝光  
2. 动力提升 新款纳智捷优6 SUV信息曝光  
3. 或年底推出 东风风行全新MPV谍照曝光  
4. 3季度亮相/4季度上市 比亚迪S1谍照曝光  
行业信息  
5. 鸟瞰2015:大集团自主板块何以自强崛起  
6. 60后换班董事会 广汽旗下子公司调整在即  
7. 新能源汽车产业捷报频传 今年或将全面爆发  
8. 上汽通用五菱新年再迎开门红  

新闻详情

 
1.造型精致/年内上市 宝骏560实车图曝光
 

 日前,我们获得了一组宝骏560的实车图片,该车是首次无伪装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宝骏560是宝骏旗下的首款SUV车型,预计将会在年内正式上市。

汽车之家

 从此次获得的实车图片来看,宝骏560采用了三幅式镀铬格栅设计,格栅两侧还有两条向内倾斜的镀铬饰条,其也和灯眉相连,看上去比较精致。新车的大灯组以及雾灯区域引入了LED光源,符合目前的趋势。

      侧面来看,该车看上去比较饱满,腰线看上去挺有力量感。尾部新车看上去比较简单,尾灯组也引入了LED光源,不知道点亮的视觉效果如何。尾部新车还有四个雷达探头,保险杠则采用了黑色。

      内饰方面,此次曝光的应该是宝骏560的高配车型,新车采用了三辐式方向盘,中控大屏两侧是空调出风口,整体看上去层次分明。

汽车之家

 动力方面,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宝骏560将会搭载1.8L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7马力,峰值扭矩为186牛·米。在传动系统上,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将是手动和AMT变速箱。

 
 
2.动力提升 新款纳智捷优6 SUV信息曝光
 

 日前,我们获得了新款纳智捷优6 SUV的工信部申报信息,这款车的动力系统有所升级,新车将会在今年上市。

汽车之家

 外观方面,新款智捷优6 SUV的外观保持了与现款车型相似的设计,不过其车尾右下角标有蓝色的ECO字样。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新车将配备发动机启停系统。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动力方面,新款智捷优6 SUV搭载的1.8T和2.0T发动机的功率有所提升,其中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80马力,相比现款车型配备的1.8T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了22马力。2.0T发动机的功率为188马力,相比现款车型提升了8马力。

 
 
3.或年底推出 东风风行全新MPV谍照曝光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了一组东风风行全新MPV车型的谍照,据悉,新车或定名为DM5,并有望在今年年底推出。

汽车之家

 从谍照来看,新车前脸采用了四横幅式镀铬前进气格栅,前大灯也运用了较为新颖的设计,并使用了带透镜的前灯组。此外,新车整体造型有着典型的商务MPV风格,同时采用了侧滑门式的设计。

汽车之家

 内饰方面,新车中控台整体采用了深浅搭配的双色设计,并在局部使用了镀铬饰板,同时,该车采用了四辐式造型的多功能方向盘。此外,本次曝光的车型为舒适版,在配置方面配备了手动空调等较为基础的装备,预计其豪华版车型或将提供带大尺寸显示屏的导航系统和自动空调等配置。

      动力方面,根据之前的报道,新车或将搭载一款1.6L发动机,传动系统匹配5速手动或CVT变速箱。有关这款新车的更多信息,我们将持续关注。

 
 
4.3季度亮相/4季度上市 比亚迪S1谍照曝光
 

 日前,我们从汽车之家论坛网友处获得了一组比亚迪S1的实车谍照。根据之前报道,新车将定位于小型SUV,并将于2015年第三季度发布,第四季度上市。

汽车之家

 外观来看,新车造型与比亚迪S3采用相同的设计理念,但车身的C柱设计非常粗壮,使整车视觉效果更加紧凑且时尚,根据之前曝光的信息显示,新车的尺寸分别为4320/1765/1650mm,轴距为2520mm。

      动力方面,此前曝光的信息显示S1将搭载传统汽油发动机,不过我们尚不清楚其具体发动机参数。此外,新车还将推出混动版,该车将被命名为比亚迪元,其动力总成由汽油机和电动机组成。传动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将是双离合变速箱。

 
 
5.鸟瞰2015:大集团自主板块何以自强崛起
 

 辞旧迎新,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前行,都将在2015年迎来新的挑战,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将以独特的视角,从各个维度,带您一起“鸟瞰”2015年。

      自主当自强,是国人几十年的夙愿。但从现状看,自主较强的企业并非被国 人寄予厚望的“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也不是“老二汽”东风集团和坐拥大众、通用两大品牌合资公司的上汽集团。而是曾经一穷二白的民企长城汽车、吉利汽 车;是合资板块相对孱弱的长安汽车;更是不虚浮于世,长期坚持聚焦的五菱。

      鸟瞰2015:大集团自主板块何以自强崛起

      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排名

      2014年,自主品牌销售624.19万辆,同比增长10.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3.9%,占有率同比下降0.6%。五菱、长安、长城等分列自主销量前十,而此十家总计超440万辆的乘用车销量,也占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售总量的70.5%。

      相比于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企业的优异表现,长期以来被寄予厚望,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大集团一汽、东风、上汽等,在自主板块的表现却着实逊色不少。

      业内质疑诟病之声长久不断。“依靠大众、通用、PSA等合资公司大赚特赚之下,缘何自主就是搞不好?拼政策资源,难道不如走‘野路子’起家的长 城、吉利?拼人财物力,难道不如远没有如此强势合资背景推动的长安?年复一年,年年高喊力推自主,但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款车,销量也远不尽如人意。”

      “聚焦不够。”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薛旭看来,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集团多年之于自主板块未能有寸进,症结还在自身。“大集团要接地气,而不是高谈阔论。战略上要清晰聚焦,产品上不能东拼西凑,要切实提升研发。”

      其实,谈及聚焦,从成功者如长安、长城、五菱身上已功效尽显。

      长城汽车,皮卡起家,却多年如一日坚守聚焦SUV,雷打不动,从不跟风盲目跃进。不仅哈弗H6以月销超3万辆的业绩力压合资位居SUV销量榜首,其专注SUV的哈弗品牌也已深受消费者认可。

      长安汽车,虽身为国企,但合资资源却远逊于一汽、上汽等,于自主板块也如长城汽车般坚持聚焦SUV、MPV。不仅去年业绩优异,2015年首月 CS35、CS75也分别取得了单月2.2万辆、1.57万辆优异成绩。特别需要强调,于自主一向疲软的轿车领域,长安逸动去年不仅售出约15万辆,今年 1月也已取得2.2万辆的业绩。

      五菱更不用多说,2014年五菱宏光月均销售6.25万辆,于整个乘用车市场中傲视群雄。

      再反观一汽、东风、上汽等,产品线单一的同时也缺乏明确定位及拳头产品。正如上文薛旭所言,如何能更接地气,是大集团们需要反思的课题。

      “没有诀窍,就是干好该做的事情。长达几年的调整期,长安解决的关键课题是在研发、产品、战略等方面理顺思路、明确定位。一不盲从,二坚持SUV、MPV发展策略。”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当前上汽集团新任领导班子已高调表态将发展自主视为企业发展第一要素。

【简评】大集团自主版块能否真正自发图强,是新一年中国车市最值得期待的一大看点。

 
 
6.60后换班董事会 广汽旗下子公司调整在即  
 

 多年未曾新进董事成员的广汽集团董事会在2月初正式启动了补选提名程序,打破了过去几年间广汽集团董事只出不进的局面。

      两年前启动的广汽集团副总级高管调整,在羊年春节前夕终于续上尾声,姚一鸣、冯兴亚、陈茂善、吴松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这被视为张房有(57岁)、曾庆洪(52岁)搭档的领导班子人事调整的收尾曲。

      按照第三届董事会的三年任期,2015年年中广汽董事会将换届,此次提前为第三届董事会补选4位新董事,奠定了未来三年第四届董事会的班底人选。

      在冯兴亚(48岁)、陈茂善(50岁)、吴松(51岁)三位60后董事加入后,加上2月5日原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魏筱琴、原工会主席刘辉联两位高管因年满60岁辞去董事职务,将使得广汽由广汽方面高管出任的董事会人员年龄大幅年轻化,50后和60后比例由原来的4:2变为3:5。由于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被提名为执行董事,因此执行董事50后和60后比例,由原来的2:2变为2:3。

      在接近广汽高层的内部人士看来,这套年轻化换血后的内部董事班底到位,既是2013年人事大调整的收官,亦是牵动下面业务单元新一轮架构和人员调整的序幕。

      高管换防尾曲

      2013年6月,深陷业务停滞增长的广汽集团启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范围人事调整,涉及除董事长张房有和总经理曾庆洪之外几乎所有的广汽高管。特别的是,旗下整车合资单元中方一把手和销售副总全部更换。

      大量年富力强的年轻高管走上整车合资业务一把手位置,譬如现任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李晖、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执行副总经理王秋璟,这三位高管均是在2013年的人事调整中从广汽下属业务单元的二把手晋升到一把手位置。

      广汽集团旗下一共有四家乘用车合资企业和一家负责自主品牌的广汽乘用车(又称广汽传祺)。在2013年人事大调整前的2012年,广本、广丰两家合资企业2012年分别销售汽车31.5万辆和24.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14.1%和10.3%,而广汽菲亚特(现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尚在起步阶段,销量贡献也十分有限。

      而广汽乘用车几乎是2012年度整个广汽集团唯一的业务亮点,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成为广汽内部开高管会议时的焦点人物。因此,在2013年的调整中,吴松没有如外界猜测的那样,去其他合资企业干一把手,而是留任乘用车。此次,吴松是此次新提拔的4名非独立董事中唯一不在集团任职的高管,是唯一的一位业务线一把手,不难看出广汽集团以张房有和曾庆洪为首的领导班子对自主板块的重视程度。

      冯兴亚在2013年6月接替袁仲荣(现任广汽集团副董事长)出任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姚一鸣则是在近期接替了魏筱琴(已退休)担任广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原五羊-本田摩托车常务副总经理陈茂善则是在近期接替刘辉联(已退休)出任广汽集团工会主席,这两位高管的职务调整则是2013年高管大换防的延续。

      显然,此次一次性补选4名董事开启了广汽集团自上市以来前所未有的非独立董事大换血。这次广汽方面在董事人员调整上,吸收了有过广汽广州地区整车(包括摩托车)业务线一把手经历的4位高管。

      业务线改革序篇

      牵一发而动全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提拔的两位董事冯兴亚和吴松所分管或直接负责的业务单元,正进行着销售公司独立的架构改革运作。

      在2013年中的大范围人事调整过后,广汽开始重新焕发活力,一度低迷的合资板块大幅上涨,自主板块亦继续高速增长。2014年,广汽集团全年实现整车销售117.23万辆,同比增长达16.69%。

      深度依赖日系合资企业的广汽在2012年钓鱼岛危机时,栽了一个大跟头,因此加强非日系整车业务板块。广汽菲克执行副总经理王秋璟曾对记者提及“三分天下“才是抵抗风险的当务之急。

      目前,广汽集团整车业务规划中有三大重点板块,分别是日系合资板块、自主板块和非日系合资板块。

      据广汽乘用车内部人士介绍,目前广汽乘用车已经完成销售公司独立,但仍与母公司广汽乘用车一起办公,由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部长肖勇出任广汽乘用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市场、营销等部门暂由原来销售部的副部长们兼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吴松出任非独立董事职务,改变了2013年人事调整和架构改革后“集团高管不在业务线任职“的规律,业务一线负责人可以直接将情况拿到董事会层面探讨,加快决策效率。或许这也是广汽集团2013年6月建立执行委员会“决策前移“的尝试。

      另外,此前,广汽菲克是唯一没有人员进董事会的整车企业,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分别由董事长张房有和副董事长曾庆洪担任董事长,而广汽乘用车则是副董事长袁仲荣,广汽三菱则是执行董事兼董秘卢飒,冯兴亚的履新将加快广汽菲克项目在董事会层面的决策效率。

      目前,冯兴亚担任董事长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正紧张进行销售公司独立的运作。据广汽菲克内部人士透露,新的销售公司将不设在长沙而是迁往上海,相关高管人员名单已经大致确定。月初召开的广汽菲克董事会,进一步讨论了成立销售公司的诸多事宜。

【简评】 羊年春节过后,广汽菲克架构调整的相关信息就会陆续公布,届时广汽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也将召开,这四名候选董事亦即将在会后正式履职,这将会给未来的广汽集团带何种积极变化尚需时间验证。

 
 
7.新能源汽车产业捷报频传 今年或将全面爆发
 

 挥别新能源汽车行业捷报频传的2014,迎来充满期待的2015。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产销量、政策、趋势等将走向何方?无疑备受瞩目。上证报记者多方打探发现,业内一直认为,如果说2014 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拐点的发展元年,那么2015 年或将会是续写传奇的爆发之年。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 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到7.5万辆,增长324%。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4.5万辆,同比增长208%;插电式电动车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878%。一个更加鲜明的对比是,201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不足1万辆。

      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否继续大增?比亚迪在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目前已有数据看,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品质性能优越的车型能很快脱颖而出,该部分市场在2015年将有非常快的增长。另外,部分城市或工业园区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也有可能采用新能源汽车,利好整个产业。随着车型的丰富和新电池产能的投放,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迎来高速增长。

      银河电子2月10日接受多家机构调研时也指出,随着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的不断释放和各省市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落实,201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 业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整体市场开始放量,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内的关键产品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计2015年、2016年整个行业需求会继续快速上 升。

      “最近被不少投资者询问新年新能源汽车走向。”新宙邦董秘梁作告诉上证报记者,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在2014年基础上有更好的增长,其中混合动力电动车增长可能更为明显,同时相关产业链前期的布局,在2015年也将得到真正落实和体现。梁作透露,从目前情况看,公司新能源汽 车相关产品如电解液等今年订单有了非常明确和不错的增长。

      “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的启动步伐比去年会更快,公司会始终密切关注该领域的技术、产品等,保持在该领域的技术前沿优势。”科士达一位高管对记者说。

      不过,趋势的看好,并不意味着“面包”来得那么快。梁作认为,目前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政策推动,真实的市场还没有起来,这主要受制于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等。他认为,新能源产业市场真正打开,最终还是需要真实市场需求的驱动。

      回顾2014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可谓东风频吹。从2014上半年密集出台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 用的指导意见》、《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到《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等,不一而足。“2015年新能源汽车政策方面肯 定不会放缓。”梁作判断。

      “预计整个新能源市场真正爆发,还没那么快。”科士达上述高管明确向记者表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情 况,与国家政策落地程度密切相关,至少目前来看,充电桩建设、运营等都未形成完善的布局。其表示,在新能源汽车还未真正爆发前,公司仍会专注光伏主业,不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齐鲁证券新能源汽车方面分析师指出,2020年前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点培育期与攻坚期,政策红利 将贯穿这一重要时期,同期将会有更多重磅车型陆续推出以催化新能源汽车市场。

【简评】未来十年也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期,与之同步,动力电池等领域也 将随新能源车的推广而呈现爆发之势。

 
 
8.上汽通用五菱新年再迎开门红
 

 2014车企销量谁最强?当然是上汽通用五菱。据盖世汽车网数据,2014年中国销量前三甲车企分别是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蝉联中国车企年销量榜首的同时,成为国内首家年销超180万辆的汽车企业,也是惟一一家年销超过180万辆的车企。

      从纵向来看,成立于2002年底的上汽通用五菱,用12年的时间一步一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2年间,新车销量增长了12.3倍;车型从单一的微面走向“乘用车+商用车”并重,且乘用车比重越来越大;海外市场从贴牌生产到产品输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到在印尼建厂并辐射东南亚。

      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心态:不为成绩所驻足、不断自我变革的清醒心态。正如总经理沈阳在2015销售服务大会上所讲,“我们不要把目标变成负担,不要为数字所困。我们在努力的过程中,把工作做好,把行动实施好,自然就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心态,还可以从上汽通用五菱近几年的经销商大会主题可见一斑,从2011年的“用心启程”、2012年“用心前行”、2013年的“坚持,前行的力量”,到2014年的“向前一步,海阔天空”,2015年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这其中,体现出的是上汽通用五菱坚持做好自己的产品,然后变得更加自信的过程。

      1月销量超18万辆 2015再赢“头彩”

      2015年一开年,上汽通用五菱便重磅发布了一款革命性的“新微客”——宏光V。宏光V在五菱宏光平台上研发打造,颠覆了传统微车发动机中置后驱的结构形式,将结构变为了前置后驱,在完全秉承优化了传统微车多拉快跑优秀特点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结构保护。

      上汽通用五菱对这款产品寄予厚望,沈阳在经销商年会上也指出,2015“大有作为”,这“作为”也体现在宏光V上。以“我就是新微客”为出发点,上汽通用五菱要开辟出微客这一细分市场的蓝海,继续领跑微车行业。

      数据证明,“新微客”确实是宝剑出鞘、锐不可当——宏光V上市仅20天销量已达1.70万辆,成为上汽通用五菱商用车领域新的增长点。

      “宏光V作为首款前置后驱的微客车型,相对传统微客,在安全性、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再加上五菱品牌积累的用户口碑,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属意料之中。”业内专家如此分析。

      实际上,不仅新微客销量飘红,2015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整体也迎来“开门红”,单月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8.04万辆,其中旗下五菱宏光、五菱宏光S、宝骏730、宝骏630、宝骏610、宝骏乐驰共同构成的家用车产品阵营,共计销售新车10.14万辆,家用车的比例再创新高,占企业整车销售总额的56%。

      乘用车份额过半 向主流车企再近一步

      “假如我们不再改变继续向前走,别人认为你就是做低端微型车的。”沈阳的这句话,其实契合了上汽通用五菱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五菱宏光的问世,宝骏品牌的诞生,以及后来宝骏730的热卖甚至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车型,到2014年,上汽通用五菱终于可以稍喘一口气了。 记者看到,2014年,在上汽通用五菱180.06万辆的新车销量中,由五菱宏光全系、宝骏730、宝骏630、宝骏610、宝骏乐驰共同构成的家用车产品阵营,共计销售93.24万辆,占到企业全年整车销售总量的52%,首次超过了商用车即微车的份额。

      其中,“7座家用车”宝骏730表现尤为突出,2014年12月单月销量再度超过3万辆,上市仅5个月,累计销量就达到12.01万辆,刷新了中国车市成长最快车型的记录;五菱宏光在2014年依然保持热销,全系销量达75万辆,月均销量超过6万辆,并且其单一车型占整个市场近四成比重。

      五菱宏光、宝骏730的良好表现,使得上汽通用五菱“7座家用车”同比2013年锐增64.6%,两款车型市场份额预计超过整个MPV市场的45%,这再一次证明了上汽通用五菱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对细分市场的精研。

      但“喘口气”并没有发生,在多次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上汽通用五菱的心态中,最好的一点便是务实和进取,它清楚地把自己的品牌联动区域定位在县乡市场,明白其最大的财富便是已有的上千万五菱基础用户,就如沈阳说所,“满足他们的升级需求,就有我们的发展空间。”

      五菱宏光是如此,宝骏730是如此,上个月推出的“新微客”宏光V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跟着别人走,那只能分一杯残羹剩饭;倘若我们进入了蓝海,那就是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高产。”沈阳说。“但是,蓝海很快就变成红海了,很多的竞争产品就会出现,如果在这些产品出现之前,我们整个体系能做得更完善,那么在竞争对手出现的时候,我们已经大踏步开始迈进了,不仅可以进行产品换代,还可以把一些基础客户变成我们的中坚力量。”

      “走出去”升级 印尼建厂花香东南亚

      海外事业作为上汽通用五菱三大业务板块之一,近两年随着五菱宏光在印度的热销,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日,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事业又有了全新的飞跃,首家海外工厂确定落户印尼。

      2月2日,上汽通用五菱对外宣布,将与上汽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共同建立生产基地。根据规划,该项目在获得当地政府批准后,位于雅加达附近的新工厂将于2015年开始建设。

      事实上,上汽通用五菱一直践行“知识与产品输出、人力资本与团队输出和业务运营与最佳实践输出”的国际化战略;除了技术、车型及人才向外输出,同时还会有贸易、散件出口的模式等等。2012年7月10日,五菱荣光正式投放埃及市场,2013年5月9日,柴油版、汽油版五菱宏光在印度全面上市,直面丰田、铃木等国际车企产品的竞争,目前已在在印度细分市场排名第二。

      沈阳曾讲过,“我们五菱人,原来在河西村,一个偏区,一个郊区,我们走到了青岛,看到了大海,看到了大海之后我们又漂洋过海到了印度,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我们应该走向更大的世界。”如今,这个更大的世界已向上汽通用五菱敞开怀抱——在印尼将使用“五菱”品牌,工厂建成后将生产、销售旗下的多款车型,以满足印尼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并可能在未来出口到其它东盟国家。

      从最初的五菱之光,再到五菱荣光,五菱宏光,宝骏730,宏光V每一个新产品的推出,上汽通用五菱都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升级需求,形成了数款“国民神车”。

【简评】 新的一年,在继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将发力海外市场,在更大的世界中打响五菱品牌。

 
 
每日新闻摘要
 
1.日前,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5年3月10日起,召回部分汽车,共计171,869辆。
 
2.数据显示,2014年德系三强在华合计销量131.6万辆,同比增长19.6%,占豪车市场前十名总销量的73.9%。这与之早早进入中国市场发展时间长、国产化程度高有着密切关联。
 
3.长城汽车日前发布的2015年1月的销量数据中,单车起步售价超过20万元的哈弗H9当月销量已达3066辆。
 
4.记者从多名平行进口汽车经销商处了解到,平行进口汽车普遍能比4S店便宜5%~20%,越贵的车差价越大。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上一篇:快讯2886-2月13日 下一篇:快讯2917-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