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082-12月08日
发布时间:2015-12-08 22:56:17    浏览量:2002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供给侧改革”指明汽车业转型升级方向 5. 售5.49-7.09万元 红标哈弗H1正式上市
2. 明年我国电池市场规模将达596亿元 6. 售25.98-33.58万 本田2016款歌诗图上市
3. 奇瑞长安海外谋合作:自主品牌走出去急需抱团取暖 7. 1月27日上市 凯迪拉克CT6预售50万起
4. 广汽菲克:因地制宜进行经销商网络建设 8. 售5.88万起 2016款华晨金杯750上市

新闻详情

 
1.“供给侧改革”指明汽车业转型升级方向15-12-08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邬启斌
http://www.cnautonews.com/jrtt/201512/t20151207_434148.htm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APEC会议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增长新方式,指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还不够,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改革”成为近期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中,“供给侧改革”频频亮相。

      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全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开启,从原来经济增长依赖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和货币及财政政策等方式,转而向供给侧要动力。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进入增速放缓“新常态”下的汽车业,也需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供给侧改革”将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现在传统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发展受到了制约。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如何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经济新常态是考虑任何工作逻辑的起点,要从大逻辑出发,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空间。各行各业的装备需求,人民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民生需求,很多需求还没有满足,供给和消费有不配套的现象。消费不旺仅是表象,供需不匹配才是本质,所以在供给侧要发生改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认为,制造业是国家的脊梁,国家在这一时期提出“供给侧改革”,实际就是对制造业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制造业中重要的一环,“供给侧改革”对汽车业而言同样意义深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指出,“供给侧改革”为汽车产业从大到强、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转型调结构以释放新的发展活力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需求刺激效果甚微,从供给侧着手改革释放更多活力是正确的发展定位。同样,汽车产业需求端热力减退也证明了汽车业“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汽车厂商纷纷推出“官降”策略应对新车产销的微增长,然而市场却没有给出相应反馈;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不理想,在2012年出口达到了105万辆后,中国汽车出口连续两年销量出现下降。今年1~10月份,我国汽车出口60.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7.5%。

      有分析指出,消费端热度下降的本质还在于供需的错配,供给端更需进行合理调整,以提供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峰介绍,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而言,已居世界第一,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中高端购买力的持续外流,这一方面折射出我国民众消费潜力巨大,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无法满足“消费升级”要求。

      这一现象同样出现于汽车产业。付于武建议,我国汽车产业在“供给侧改革”中,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生产满足严苛法规要求的产品;追求新技术的制高点,打造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产、学、研、用和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在“十三五”期间要涌现一批有核心技术、有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改变国际零部件巨头“独霸”中国的尴尬局面。“这需要汽车产业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深化结构调整,参与国际竞争。虽然这个转变不比年 产销达到2300万辆容易,但站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大家都亟待突破的‘窗口’前,机会是均等的。我国汽车产业不抓紧调整自身步伐,很可能错失这一历 史机遇期。”付于武表示。

      汽车业需建立质量至上发展观

      深化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多位业内专家认为,汽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是实现质量的提升,构建核心竞争力。

      在付于武看来,我国已经成为具有2300万辆规模的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龙头战略地位。这个时候还在讨论要不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没有意义。面对如今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 、新能源、智能网联的蓬勃发展,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建立质量至上的发展观,才是汽车人应该考虑的战略性命题。

      赵华林同样认为,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能源压力和环境压力。原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已刻不容缓。汽车产业形成经济增长 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简评】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2.明年我国电池市场规模将达596亿元 15-12-08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12/08081945194560350650285.shtml
      受惠于政策,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向好发展,从而将拉动对高端动力锂电池的需求。据预测,我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在2016年将达596亿元,2020年将达到2000亿人民币。这个数据,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免不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预测未来动力电池行业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仅供大家参考!

      机遇1.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拉动电池需求量,企业订单将源源不断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据预测,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22万台,同比增长162%,动力锂电池需求约达12.5GWh,产值约合250亿,而目前动力锂电池实际产能或只有5GWh。有专家测算,国内主要磷酸铁供应商有厂家产能累计不过2万吨/年,与预计的需求量竟然差距近3倍。在强劲的市场需求刺激之下,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建设一直高涨。所以对于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动力电池企业来说,2016年的订单将源源不断。

      机遇2.随着乘用车的增长,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将逐渐提高比例

      国内动力电池目前仍然是以磷酸铁锂为主,约占60%-70%的份额。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投放以公共领域为主,目前的电动公交大巴和中巴车辆采用的多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乘用车有一部分采用的是三元材料的动力电池,但比例小。随着乘用车的增长,三元材 动力电池将逐渐提高比例。如果按照2020年电动汽车实现500万辆的目标,这个目标主要靠乘用车推动。乘用车对高比能量的动力电池要求更高,这就给三元材料、多元材料带来机会。

      挑战1.动力电池报废量增多,废旧电池合理回收亟待解决

      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爆发期,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涨,随之带来的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猛增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此情形下,回收和再利用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据相关资料介绍,动力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为20年,一旦用于汽车,经过3-5年的使用时间,就必须报废。据业界专家预测,今年,我们国家动力电池的报废量累计约为2万-4万吨,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电池累计报废量,将突破15万吨,达到17万吨左右的规模。这些电池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回收和处理,将会对地球造成二次污染,环境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挑战2.:补贴下坡,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成本提高,制约新能源车发展

      今年4月底,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规定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 40%。从国家政策就可以看出,补贴力度将会退坡。

      众所周知,我国动力电池技术目前还是相对比较薄弱,一些相关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企业之间的技术研发刻不容缓。电池成本占据了纯电动整车成本近50%,如果国家及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下坡甚至取消的话,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成本将会大大提升。成本的提高将制约着电池的产能,从而影响了新能源车型的销售,制约新能源车的发展。

      挑战3.随着产能的大量释放,国内动力电池或将出现供大于求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汽车电池产量的缺口也逐步展现出来。这激发了配套电池企业的投产热情。 实际上,据行业内相关专家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生产上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这直接导致的是动力电池产能处于快速扩张当中。然而,大批量技术含量较低电池企业的投产,则可能让国内电池产能由短缺转向过剩。如果按照目前各家动力电厂的热情,随着产能的释放,以及综合考虑,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或将出现供大于求。

      【简评】新动力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也预示着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拥有广阔的市场。

 

3.奇瑞长安海外谋合作:自主品牌走出去急需抱团取暖15-12-0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俞凌琳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5-12/08/content_27342.htm
      “长安和奇瑞正在‘谈恋爱’。” 12月3日,在2015年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长安汽车海外事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李剑透露,长安和奇瑞正在探讨在海外市场合作的可能,之前,双方已经在探讨于巴西市场建立共同投资平台,以共享平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国际市场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自己,而是日韩和欧美企业。”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何晓庆认为,自主品牌只有拥抱合作,才能在国际市场共同成长。何晓庆用“我们在谈恋爱,但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隐晦表达了奇瑞与长安之间的亲密接触。

      虽然中国车市已经是全球最大市场,但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虽然当前中国车企也普遍意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实力不强,仍面临汇率、全球经济低迷、地缘政治、区域经济政策、缺乏金融支持等问题。如何实现海外市场突破,自主车企“抱团取暖”很重要。

      300万目标需要联合

      “早在一年前,长安就和奇瑞在巴西市场共享了平台,我们愿意合作。”李剑说,“长安汽车正在寻求多方面、全方位合作,非常乐意和自主品牌发展壮大,共同解决生存问题。” 李剑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奇瑞和吉利等自主车企的认同。吉利汽车CFO李轶梵认为,虽然自主车企海外体量不算小,但仍然很弱,当前并没有能力进入欧美一线市场,只能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寻找生机。

      “自主品牌之间要拥抱合作,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是一个大题目。”何晓庆说,在海外市场,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更加艰巨,因为自主品牌的竞争对手是日韩欧美企业。 所以,自主品牌任何一个企业的不轨行为,影响的都是整个中国自主品牌的形象,最终可能造成国外市场将中国制造等同于低质低价的负面印象。“长安汽车内部发了一个通知,严禁官方宣传渠道诋毁中国兄弟品牌,不仅国内,包括海外。如果违反会被严肃处理。”李剑说,海外市场很大,自主车企只有携起手来,才能共同成长。

      汽车产业的“十三五”规划也需要自主车企携手走出去。师建华透露,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车企要实现海外销售和当地生产300万辆,建成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以构建中国汽车产业强国的基础。“自主车企只有成功立足海外市场,才能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世界级企业,这是中国车企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而汽车业的强大,也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条件之一。”师建华说。上汽集团国际业务副总监杨晓东也认为,“要在中国持续经营,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就必须要在全球成功。”此外,从产能上看,中国汽车市场今年的产量有望达到2495万辆,到2020年将到达3000万辆左右,产能远远超过了市场规模,开拓国际市场也是必然选择。

      然而现状是,2012年我国出口达到了105万辆后,中国汽车出口量连续两年下降。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份,汽车出口60.8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7.5%。其中乘用车出口35.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8%,商用车出口25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6.7%。虽然我国汽车行业的境外投资已经超过1000家,但至今尚无自主车企成为国际市场主流,归根结底还是自主车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够。“自主车企是该考虑联合突围了。”春晖资本董事长汪大总说,自主车企与跨国车企的差距在于平台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国内整车企业只有通过联合,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规避法律风险。

      走出去关键靠产品

      行业组织正在为自主车企走出去出谋划策。师建华说,自2008年起,中汽协便联合国内骨干企业,共同成立了汽车行业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契机下,促进中国车企加强海外协作,共商出口大计。

      但仅有行业组织的号召是不够的。之前,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销售模式,大都采用“国际倒爷”的模式,只是简单地买进和卖出,这种模式的问题在于,代理赚不了钱就离开,不管品牌,所以无法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服务或体验,我们如何在区域市场深耕,把品牌做起来,应该从望远镜到放大镜,去研究这个市场,甚至用显微镜去洞察区域市场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打造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树立起品牌形象。” 杨晓东说。

     李轶梵也认为,自主品牌要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必须产品过硬,如果各个自主车企都能将产品做好,就不会在海外市场出现价格战。如同豪车品牌的德系三强,各自有技术特色和王牌产品,定位于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才能把德国汽车的品牌树立起来。

      现在,包括上汽、长安、奇瑞等自主车企在内,都在寻求打造全球品牌的经营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发展最终要靠产品。“产品为王,没有一款真正的全球明星车,便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立足进而做大做强。”杨晓东说,这是自主车企海外发展的根本。

      【简评】借助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加速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市场战略部署。

 

4.广汽菲克:因地制宜进行经销商网络建设15-12-08 来源:新京报    作者:任准希
http://www.bjnews.com.cn/auto/2015/12/07/386980.html
      日前,记者从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以下简称广汽菲克)官方获悉,全新Jeep自由光自11月初上市订单已经过万,明年Jeep还将有两款车国产。现阶段,广汽菲克正在深入推进“多业态、模块化”的发展政策,加速经销商网络建设。

      给予经销商更多便利和空间

      广汽菲克在今年7月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多业态、模块化”的经销商网络发展政策。此政策赋予了经销商更大的灵活度,其可根据当地区域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消费习惯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投资策略和经营形态,降低投资风险和资金压力。

      广汽菲克销售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不到5个月,原有两大网络(广汽菲亚特网络以及克莱斯勒进口车网络)拥有总计近400家经销商,各家经销商的资金、人员、展厅条件都不一样。借助“多业态”的发展政策,广汽菲克将率先将两大网络中的优秀网点发展成为多品牌、多产品线的经销商,并在未来给经销商划分 等级,根据等级设定经销商业务范围。另外,除4S店这样的经营模式外,经销商还可以根据所售车型及品牌,开设不同类型的城市展厅。

      而在“模块化”理念的指导下,广汽菲克所有经销商店面的装修设计、视觉呈现将保持统一风格;展厅外观、售前区域、售后区域、软性装饰等也采用模 块化的升级标准。经销商可以根据业务范围,以较低成本快速升级改造,并可以根据市场规模、土地资源情况对展厅大小、售后工位数等元素自由组合。

      有助于经销商构筑核心优势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产品配置或许会越来越同质化,产品之间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小。很多消费者看得见的都可以被复制,而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营销体验所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是真正让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竞争力,也是品牌和经销商更应该花心思构筑的核心优势。

      随着又一轮增购换购周期的到来,以及用户消费体验升级的迫切需求,单纯依靠传统4S店的销售模式已经很难应对这一趋势。传统4S店的销售流程 (如360°绕车讲解)在今天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正在降低,因为车型信息随手可得,消费者需要更具参与感的体验经历;另一方面,在中国车市微增长的新常态 下,传统的标准4S店高投入、重资金的特点让经销商背负了太大的压力。而“多业态、模块化”的政策给予了经销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它意味着不仅是在渠道形态上,在销售产品品种上也是多品牌模块化,以模块化的组合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

      【简评】 作为国内中型SUV细分市场的“后来者”,国产自由光此番低价上市,无疑将引发国内中型城市SUV细分市场新一轮的震荡。

 

5.售5.49-7.09万元 红标哈弗H1正式上市

6.售25.98-33.58万 本田2016款歌诗图上市

汽车之家

广汽本田 歌诗图 2016款 2.4L 豪华导航版

           上市时间:日前            上市时间:日前
           销售价   :5.49-7.09万元            销售价   :25.98-33.58万元
           发动机   :1.5L            发动机   :2.4L、3.0L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AMT            变速器   :5速自动、6速自动
           车身尺寸:3995/1728/1617mm            车身尺寸:4995/1900/1560mm
 

7.1月27日上市 凯迪拉克CT6预售50万起

8.售5.88万起 2016款华晨金杯750上市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 凯迪拉克CT6 2015款 基本型

华晨鑫源 华晨金杯750 2015款 1.5L 旗舰型

           上市时间:2016年1月27日            上市时间:日前
           预售价   :50-70万元            销售价   :5.88-7.3333万元
           发动机   :3.0L            发动机   :1.5L
           变速器   :8速自动            变速器   :5挡手动
           车身尺寸:5184/1879/1472mm            车身尺寸:4515/1750/1795mm
 

每日新闻摘要
 
1.据乘联会统计: 11月,全国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2,024,420辆,同比增长17.6%。其中,轿车销量1,068,017辆,同比下降0.3%;SUV销量673,969辆,同比增长74.6%;MPV销量208,707辆,同比增长7.7%
 
2.据乘联会统计: 2015年1-10月全国二手车市场累计交易量755.39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36%,累计交易额4421.22亿元;其中,10月当月交易量为72.02万辆,环比下降8.10%,同比下降7.69%;10月当月交易额为403.15亿元,环比下降7.21%
 
3.酝酿许久的滴滴卖车终于来了。滴滴出行12月7日宣布,其APP端的“滴滴试驾”频道将于12月12日向终端用户卖车,购车用户还能享受高额试驾返现,以此强化厂商和车主的连接。
 
4.从12月17日起,中国优步(UBER)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13个城市启动全国首个“电动车日”,各个城市均会上线“Uber电动车”选项。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