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售后服务第977期
发布时间:2016-02-06 12:58:19    浏览量:1614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 上海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将高速全覆盖 4. 日系车: 购置税减半促1月销量齐涨
2. 2016汽车后市场三大趋势研判 5. 东风/广汽本田因气囊问题召回部分进口车型
3. 全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6. 2万家4S店调查:售后服务满意度华东最高 华南最低

新闻详情

 
1. 上海新能源车分时租赁将高速全覆盖16-2-6     来源: 解放日报
http://www.12365auto.com/news/20160205/217155.shtml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上海的发展。

      作为合作计划的首批成果,包括华石路38号(漕溪电动汽车示范充电站)、浦东新区政府所在的丁香路锦带路,以及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停车场在内的3个合作站点于当天启用。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共享点位资源,在现有国网充电桩点位基础上再增加共享车位;同时在充电业务领域开展合作,积极共建充电桩和共享充电资源,从而推动申城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点的有效扩容,实现城市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到2017年底前,双方计划在沪完成6000辆以上分时租赁车辆投放,并落实与之相匹配的分时租赁站点和车位。随着公共充电站点逐步向EVCARD租赁车辆开放热点租还车,分时租赁网点将更加密集,布局也将更加合理。这意味着,市民选择分时租赁模式开电动车出行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将大大提升。

      此外,今年国网上海电力将在全市布点建设229座城市快充站、22座城际高速快充站、14座公交充电站,涉及新增充电桩4000个,年内实现上海辖区内高速公路网络充电服务全覆盖。未来电力公司会加快城市充电网点尤其是公共快充桩的建设,让城市快充与分时租赁有机结合,扩大电动汽车活动半径,甚至实现城际互联全程绿色出行。
 

2. 2016汽车后市场三大趋势研判 16-2-6      来源:搜狐汽车
http://auto.sohu.com/20160128/n436262338.shtml
       日前,平安汽车发布“2016年汽车行业十大畅想”,其中,有关汽车后市场领域,平安汽车给出了以下三个趋势判断:

  一、汽车后市场巨头强强联合

  2014 下半年到2015年年末,汽车后市场从注重借助线上平台集客引流(客户、订单、合作门店等)逐步过渡到注重线下服务提升,保证业务质量(流量的可持续性,订单的高附加值性)。后市场一级市场融资也从资本狂欢进入到资本寒冬,其中有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行业整合发展和资本回归理性的必然。

  在2015年下半年后市场的资本寒冬,后市场创业公司的发展走向以及一级市场的投融资活动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

  1、上门洗车以及上门保养类的公司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上门洗车/保养类的公司如车8网,e洗车、卡塔网纷纷关闭了上门洗车/保养的服务;

  2、线下实体店的布局获得了更多的重视,互联网创业平台方面典典养车宣布“典典养车直控加盟计划”,HomeCar选择目标社区自建线下服务店。互联网O2O相对于传统线下店的经营,在流量集聚方面是质的跨越;但补贴退出后,要使流量依然不流失,线下服务的提升至关重要。

  资本可以成为新模式新业态的初始源动力,但不可能永远为其续航。

  资本寒冬之后,留下的寡头即是强者。然而强者之间若继续烧钱,恶性竞争,则不利于行业整体的长远发展,也不是逐利资本愿意看到的结果。兼并重组,行业整合,最终剩下一家或者少数几家独大,这是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最终形态。

  在线旅游领域,携程先后战略入股同程、途牛、艺龙;在线信息服务,58同城赶集网合并;在线打车领域,滴滴快合并;在团购领域,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

  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我们认为资本寒冬之中活下来的巨头也有望抛开成见,强强联合,携手为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更多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

  国内汽车市场已步入低增长期,虽然购置税减半有望使得2016年汽车整体销量弱复苏(预计增长5.5%),但汽车的高增长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整车销售增速中枢下移使得零部件企业仅靠传统业务为整车厂商配套无法获得持续的高增长,必须跟随汽车智能化、互联网化、节能与新能源化的发展大趋势,进行新业务的拓展和转型。

  目前零部件的转型升级总体有两个方向:

  1)从传统制造业走向“互联网+”等新模式;

  2)立足主业,在海内外收购优秀零部件企业,顺应汽车行业智能节能新能源化发展大趋势。

  前一种短期内将处于烧钱期,未来变数较多;后一种相对能在较短期看到整合效果。

  2015年以来已经有许多零部件企业走在了转型前列,我们预计2016年将有更多的零部件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实现智能化、互联网化、节能与新能源化的转型。

  三、基于车联网的UBI车险开始盈利

  与传统车险定价模型相比,UBI(基于驾驶行为而定保费的保险)车险在考虑静态车辆和驾驶员因素的基础上,能够基于动态的驾驶行为数据更加直接、科学地衡量车辆出险的概率,进而开发出多样化的车险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的车险需求。

  比如,最简单的UBI车险基于行驶里程定价,车险公司可以依据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行驶里程推出不同的险种,依托差异化吸引客户。

  基于UBI可以开发个性化的车险品种,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车险推广、理赔、车辆维修等环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改革以及车险信息数据平台的搭建为行业变革创造了条件。

  UBI+互联网+政策正加速促成一个以用户为核心、多方共赢的车险生态系统,车险用户、险企、汽车维修商、政府监管机构等参与方均能受益。

  目前,UBI车险行业正处在推广车载硬件、开发驾驶行为模型、开发保险精算模型的阶段,估计2016年上半年硬件推广数量将超过50万,年底用户数将超过100万,届时初步的模型开发工作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将陆续完成,基于车联网的UBI车险有望开始盈利。
 

3. 汽车售后服务创新论坛暨全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16-2-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http://www.cqn.com.cn/news/zjpd/bztd/1121928.html
       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官网获悉,2016年1月29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司指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汽车售后服务创新论坛暨全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结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宗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刁建申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30余家汽车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协会、互联网服务企业等单位的50余位代表,以及1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参会。会议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曹俐莉主持。

      王宗龄书记指出,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是国家质检总局“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科学衡量我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整体状况、查摆存在问题、树立优质服务标杆、引导公众合理消费、提高供给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她表示,中标院将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相关方一道,持续提升全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整体水平。

      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2015年度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测评结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测评结果进行解读并携全国各地汽车流通协(商)会代表共同向汽车流通企业发出倡议。会议期间,还对《汽车售后服务规范》等4项国家标准进行了深入研讨。

      从2015年6月份开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广大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大力配合下,完善测评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从全国122家汽车生产企业中,抽查40个品牌,再从全国1.8万家汽车4S店中推荐出119家优秀店作为用户调查和到店测评。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形成了测评报告,遴选出2015年度全国汽车经销商售后服务15家标杆企业和9个优秀品牌。

      此次发布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质检总局“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的相关任务基本完成。也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继2014年,第二次对汽车售后服务质量开展全国范围调查,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4.日系车: 购置税减半促1月销量齐涨16-2-6     来源:盖世汽车资讯
http://www.12365auto.com/news/20160206/217278.shtml
      根据日本汽车制造商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份日产、丰田、本田和马自达四大车企在华销量均同比增长,其中“两田”都是增幅20%以上。去年10月起实现的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对日系车在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效果。

      日产

      2016年1月在华销量:127,300辆,同比增长9.4%

      日产1月在华销量增长9.4%轩逸受惠购置税减半新政

      2016年1月,日产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127,300辆,同比增长9.4%,去年1月销量116,376辆。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政府推出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刺激政策,另一方面在于日产密集发布新车,形成有力推动。

      盖世汽车统计日产之前的在华销量数据,到2016年1月该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连续同比增长5个月。根据日产对其发布数据的解释,在华销量数字不包括商用车销量,从2015年1月开始均为零售销量,2015年时的同比增幅按照上年同期零售销量计算,排除了商用车。

      1月份日产在华最畅销车型依然是轩逸,该车去年12月份在华销量甚至达到46,524辆,同比大涨27%,从购置税减半政策中获益良多。

      2016年,日产计划在中国销售130万辆汽车,对比2015年的1,250,073辆,同比提升4%。东风日产将发布西玛C级车等新品,以促进销量增长。

      丰田

      2016年1月在华销量:125,000辆,同比增长32.1%

      丰田1月在华销量大涨32%雷凌首次破两万辆飙升55%

      1月份,丰田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125,000辆,对比2015年1月份的94,700辆,同比大幅攀升32.1%。2015年12月,丰田在华销量曾因对比基数居高而出现下滑,到2016年1月份则回归增长态势,并且也和2014年12月的12.5万辆纪录打成平手。

     两大合资公司中,广汽丰田2016年1月实现零售销量55,431辆,创下历史最高单月销量纪录,比去年同期增长44.1%。一汽丰田上月销量也同比增长20%以上。

     卡罗拉销量同比增长7%至22,200辆,雷凌同比骤增55%至18,759辆(汽油版)。雷凌双擎上市以来累计订单达10,917辆,1月实销2,411辆,使得雷凌系列1月总销量达到21,170辆,进入“两万辆俱乐部”。

      本田

      2016年1月在华销量:107,536辆,同比增长20.6%

      本田1月中国销量增长21%缤智翻倍成最畅销车

      2016年1月份,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国产车终端销售成绩为107,357辆,较之2015年1月的88,960辆,同比增幅为20.7%。由于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广汽本田都进口了2辆CR-Z,因此本田品牌1月在华总销量从88,962辆同比攀升20.7%至107,359辆。

      本田旗下豪华品牌讴歌1月在中国销售了177辆新车,比2015年1月的230辆同比下滑23.0%。

      因此本田汽车1月在华总销量为107,536辆,去年1月89,192辆,同比提升20.6%。

      本田在华两大合资公司中,过去两年广汽本田增速更快,对比基数较大,因此1月份增幅相对放慢,从58,763辆同比增长1.7%至59,755辆。东风本田则在上个月实现高达57.6%的增幅,销量从30,197辆提高到47,602辆。

      马自达

      2016年1月在华销量:25,954辆,同比增长5.7%

      马自达1月在华销量增长5.7%昂克赛拉占过半

      2016年1月份,马自达在华终端零售销量为25,954辆,较2015年1月的24,538辆同比增长5.7%。这是马自达在中国市场连续第12个月实现同比提升。

      从两个销售网络的业绩分别来看,一汽马自达共销售6,321辆,同比减少25.6%,去年1月8,640辆;长安马自达共销售19,529辆,同比增长22.8%,去年1月15,898辆。

      2016年1月马自达3昂克赛拉紧凑车销量13,500辆,同比激增38%,占当月马自达销量52%比重,占长安马自达销量69%比重。
 

5.东风/广汽本田因气囊问题召回部分进口车型16-2-6     来源:国家质检总局
http://www.12365auto.com/zhgg/20160205/217213.shtml
       日前,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向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召回以下进口汽车:

,       (一)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进口的的部分2013款本田音赛特混合动力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4月26日至2012年6月29日。据其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100辆。

      (二)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进口的部分2013款飞度混合动力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7月5日至2013年3月1日。据其统计,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50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供应商问题,驾驶席前气囊在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容器可能发生损坏,导致碎片飞出,可能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上述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驾驶席前空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该安全隐患。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于2016年3月28日开始实施召回,并将从2016年2月5日开始,通过其特约销售服务店向相关车主发出通知。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于2016年7月31日开始实施召回。
 

6. 2万家4S店调查:售后服务满意度华东最高 华南最低 16-2-6      来源: 中国汽车咨询中心网
http://www.autochina360.com/news/jingxiaoshang/792251.html
       涉及近2万家4s店的调查显示,售后服务质量华东地区最高,华南地区最低。

      1月29日,质检总局指导、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汽车售后服务创新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售后服务质量调查结果,调查有40家汽车生产商参与,样本涉及近2万家4s店。

      本次调查专项活动是国家质检总局为督促汽车经营企业严格落实“三包”责任,推动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2015年汽车售后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调查显示,2015年用户的满意度高于去年。本次调查用户满意度得分80.5分,其中三包用户、三年之内、三年以上用户满意度分别为79.9、80.9、81.0,三年以上用户的满意度最高。

      2014年调查显示,自2013年10月1日汽车三包政策正式实施以来,4S店对三包用户更加重视,服务质量提高。而2015年,调查发现,随着维修保养O2O模式的兴起,快修连锁、路边店等独立体系开始争夺4S体系的售后市场,4S店车长龄用户流失率增加。4S店应对独立体系的挑战,要留住客户,必须提升长车龄用户的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也显示出售后服务质量存在区域性差异华东地区满意度得分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华南地区经销商满意度得分较低。从省份看,上海得分最高,得分为84.0分;广东、四川、云南得分较低,其中广东以74.5分垫底。

      通过满意度区域分数差异可以看出两点,一是“江浙沪包邮”区市场成熟水平高,二是华南地区将是未来几年掘金的热土。

      主办方表示,本次活动目标在于真实了解消费者满意度情况,推选行业标杆企业,组织对此活动,为行业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