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215-6月29日
发布时间:2016-06-29 17:09:54    浏览量:1856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刺激消费节能减排 汽车行业呼吁小排量车永久减税 5. 售3.69-4.99万元 吉利汽车新款熊猫上市
2. 激辩合资股比:自主不畏惧 合资优胜劣汰 6. 售19.28万起 Jeep自由侠新车型售价公布
3. 国产车破局?雷诺在华销量同比增长超2成 7. 售价6.66-9.69万元 凯翼X3正式上市
4. 新能源汽车发展隐忧凸现 本土车企发力破局 8. 家族式设计风格 吉利帝豪GL内饰官图

新闻详情

 
1.刺激消费节能减排 汽车行业呼吁小排量车永久减税16-06-29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王星
http://www.cnautonews.com/jrtt/201606/t20160628_475721.htm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我国应该对小排量汽车实行永久性减税以鼓励节能汽车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透露,协会正在游说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将这项减税政策纳入规划中。

  “这个政策如果能够长期稳定实施,可以推动小排量车的长远发展,下一步,我们还需和相关部门达成共识。不过,这个政策能否延续,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但我们希望,推行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是为了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而不仅仅是用短期刺激政策增加消费需求。另外,新能源汽车和小排量车都应得到政府的鼓励,这是两种技术路线,并不冲突。”叶盛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减税政策能显著刺激产销量

  2015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推出新一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举措,其中,为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发布了支持小排量汽车发展的细化措施,即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

  政策出台后,在去年车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度对汽车产销量产生了明显的刺激作用,车企利润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政策延续至今,从2016年前5个月产销数据来看,其作用依旧显著。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753.7万辆和744.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6%和6.7%,其中七成以上为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4月,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128万辆,同比增长12.1%,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5.4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占到其整体销量比重的71.9%。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今年5月,小排量车仍保持了较高的产销增长率。

  其实,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早在2009年便推出过,当时成效也相当不错。据了解,2009年,我国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近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70%。也因为这一优惠政策,使得2009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364.48万辆,实现46.15%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近年来消费者购车相比此前更为理性,但从产销数据来看,小排量车优惠政策实施的效果仍然很明显。

  政策应该具有稳定性

  目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已是车市的中坚力量。但随着这一政策截止日期的日渐临近,业内专家开始担心市场是否能一如既往。他们认为,政策应该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减少因政策摇摆带来的市场波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告诉记者:“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小排量车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把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作为一种临时的刺激政策,充当汽车产销量吃紧之时的‘强心针’。”

  “我支持延续该政策。无论是从我国汽车产销量,还是从保有量来看,我国汽车产业的大体量特征都十分明显。如果后续不能保持小排量车的高产销量,可能给汽车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隐患。”付于武对是否支持延续该政策态度明确。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在政策导向上,应明确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在政策推行时间上,应保证政策的持续性以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目前,虽然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但大排量SUV等大型汽车还是发展得如火如荼。从数据来看,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实施,不仅能让消费者得到切实实惠,如果该政策能有效影响目前消费者因 ‘好面子’而购买大型车的心理,还将会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安庆衡进一步强调,如果该政策能够顺利延期,并成为永久性政策,将会引导汽车产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政策稳定后,可有效减少某些企业的投机行为。

  对于小排量车优惠政策的实施,此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也曾向记者表示,车企更希望政策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政策的引导下,进行长期的规划和布局。

  长期实施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主题下,汽车产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怎样调整?除了发展绿色产品外,在一定时期内,节能产品更应该被关注。

  “同时需要看到,对小排量车永久性减税是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目前,汽车行业除了提倡新能源、轻量化和共享化之外,政府和消费者还应该拥有小型化理念。”付于武说,现在是汽车社会,更应该是小型车社会。如果政策能够引导产业向小型车、小排量车方向调整,整个汽车产业则可能发生根本性变革。目前汽车市场上,大排量SUV等大型车获得推崇,这与节能减排的价值观相悖。从这一点来看,说明政策对小排量车的支持度还明显不足。

  基于价格、油耗以及环保等方面的考量,国内汽车消费者理应更倾向于购买小排量车。但从目前的消费市场来看,小排量车市场的火爆程度远低于大排量SUV等大中车型,这种市场需求导向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车企加速布局大中型车,逐步减少在小型车产品矩阵上的投入。

  “2030年,我国汽车企业将面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第四阶段油耗以及即将敲定的国六燃油排放标准等诸多制约,这些法规都要求汽车产业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如果大型车大行其道,车企第四阶段油耗如何达标?”付于武对目前市场和车企倾向于生产大型车表示担忧。

  付于武强调,在欧洲和日本,小型车、小排量车的占比很高。反观国内,中大型车大受追捧,环境和拥堵问题都十分突出。如果不能长期支持小排量车的发展,就无法加速引导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也就不能体现出政府倡导绿色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简评】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鼓励发展小排量车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   
 

2.激辩合资股比:自主不畏惧 合资优胜劣汰 16-06-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auto.ce.cn/auto/gundong/201606/29/t20160629_13267173.shtml
      自外媒曝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在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政府正在考虑取消50%的外资持股上限”之后,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及时发表了《合资股比再起波澜专家建议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报道,汇总和剖析各方意见,提出:“为应对合资股比开放,应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培育自主品牌成长”的意见,获得各方高度关注。

  在随后的采访中,广汽、吉利等自主品牌表示:重视合资股比50比50可能放开的产业政策变化,并认为“自主品牌正在用实际行动寻求成长和突破,有信心在市场层面与合资品牌开展竞争”,“与其畏惧,不如积极应对”。而大众汽车等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的跨国车企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高端突破仍需“快马一鞭”

  吉利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无论是产品布局还是渠道建设,都已进入“红海”阶段,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更多还是看重产品力。“当然,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自主车企确实面临品牌向上的压力”,他说。

  “李书福董事长曾多次谈到合资股比放开的话题,并坚持认为,只有充分竞争的市场,才符合消费者最大利益。政府不应只支持国有企业,更应对民营企业和自主品牌给及更多关注,保障公平的竞争环境”,该负责人说。

  广汽乘用车高管在回应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强调自主品牌有能力获得市场认可,并以传祺品牌为例,以“精品战略”为出发点,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广汽传祺在5月全系销量超3万辆,其中传祺GS4销售超2.6万辆,位列SUV细分市场前三位。以GA8为代表的B级车,则“体现了广汽自主尝试高端的突破,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实现652022辆,同比增长超过两成(20.3%)。分类型来看,自主品牌MPV和SUV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19.5%和42.6%,相比之下自主轿车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合资同样面临优胜劣汰

  大众(中国)副总裁彭菲莉在给中国经济网的邮件回复中表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扎根超过30余年。在这30多年当中,得益于中国最强大的两个合资伙伴,我们与他们携手并进,共同创造出了今天的成功”。

  “不管中国市场和产业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会继续与一汽和上汽合作,续写在中国市场发展壮大的篇章”,彭菲莉表示。

  合资股比如果一旦放开,是否会出现“外方甩开合作伙伴自己做”的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能性不大”,“在市场和渠道等环节,外方需要合作伙伴”,并强调“边缘的合资企业,也应优胜劣汰”。

  “例如菲亚特、DS等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其实很难在街上看到,这说明它们没有竞争力。如果放开股比,做得不好的合资企业,需要优胜劣汰”,赵英说。

      【简评】也许,只有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才有底气去面对股比放开后更加严峻的行业竞争。

 

3.国产车破局?雷诺在华销量同比增长超2成16-06-29 来源:网通社      
http://auto.news18a.com/news/storys_94054.html
      雷诺品牌目前在华共有7款产品在售,包括6款进口车和1款国产车。按照规划,由东风雷诺投产的第2款国产车全新一代科雷傲将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在市场表现方面,网通社从雷诺汽车官方获悉,今年5月份东风雷诺在华销售新车2,144辆,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25.4%。关于产品实现本土化是否能对雷诺品牌在华的表现起到推动作用?据统计,5月份科雷嘉单车销量占东风雷诺单月总销量的比重超过8成。

      在今年5月份,雷诺品牌在华共销售2,144辆新车,与去年同期1,710辆的销量数据相比,增长25.4%。其中,投入市场不到3个月的首款国产车型科雷嘉,在5月份销量达到1,870辆,占品牌单月总销量的比重高达87.2%。国产车型的表现对于雷诺品牌在华发展愈发重要。

      再把目光拉回到此前,今年3月份,紧凑型SUV科雷嘉正式上市,雷诺品牌在华销量为1,194辆;4月份,单月销量数据环比大幅增长67.7%,达到2,002辆;而5月份单月销量环比增长5.6%,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此外,雷诺品牌今年前五个月在华的累计销量已到达7,545辆。

      东风雷诺武汉工厂投资77.6亿元,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口产业园,占地面积95公顷。目前一期产能已经具备了年产15万辆整车的能力,包含14万辆多功能乘用车和1万辆东风品牌电动轿车。到2017年,在此基础上还将形成15万台配套发动机的年产能。按照规划,在“十三五”结束时工厂将达到年产30万辆的总设计产能。

      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涛表示:“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合资车企,东风雷诺发展的速度在加快,未来五年将规划投放10个新产品。”在整个“十三五”期间,率先布局SUV市场之后,东风雷诺还将陆续推出轿车、MVP以及纯电动车型,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单看2016年,在首款国产紧凑型SUV科雷嘉上市后,东风雷诺将在10月份推出全新一代科雷傲。新车基于雷诺-日产全新CMF平台打造,外观方面可谓是脱胎换骨。同时,全新科雷傲的车身长度较现款增加150,轴距增加15毫米。新车搭载2.0升以及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传动系统为可模拟6速的CVT变速箱。

     
      【简评】随着产能的释放,新产品的规划将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4.新能源汽车发展隐忧凸现 本土车企发力破局16-06-29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6/28115324532460362378708.shtml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但是,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的脚步蹒跚。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除了价格高、寿命短之外,充电设施不健全、不方便也加大了其推广的难度。

      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

      6月24日晚,合肥市水晶苑小区居民蔡维德正在给自己的爱车充电,虽然小区的地下车库没有设计安装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桩,但他自行设置的简易充电设施已用了近半年时间。他说,要把电充足了,周末带着家人在市郊自驾游。在这一小区内购置新能源乘用车的并非蔡维德一家,但车主们普遍认为,虽然使用费用低廉,但起速慢、爬坡困难、续航能力不足,充电不方便。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业内人士指出,从燃油车走过的路径看,我国车企虽然通过合资,以市场换得生存空间,但汽车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各大汽车集团大多成为外企的代工厂,不仅缺乏研发自主权,就连某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渠道也掌握在外资手中。

      同时,合资企业以优厚的待遇和诱人的品牌优势,每年将我国顶尖学府培养的汽车专业高材生全部招纳门下,虽然看似光鲜,薪水也高,但因为很难接触到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整车组装关键节点的工艺,使这些学之骄子们无用武之地。从整体上来讲,我国汽车行业技术人才与国际水准还有较大差距,短时间内难以与老牌国际汽车巨头较量。业内人士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大国,却不能成为强国,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仅靠几家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维持,确实不易。

      “中国汽车产业要突围只有选择新能源汽车。”对此,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如是说。他介绍,江淮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自主品牌车企之一,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储存了大量技术和实践经验。

      在安进看来,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之一,主要是因为这一领域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在同一起点上,而我国有足够的市场空间进行连续多年不间断的实践,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和自主品牌全力以赴,完全有能力破除合资企业的围堵,破除燃油车带来的魔咒。

      政策支持带来销售热潮

      “在2015年,江淮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10521辆,较2014年的2400辆,同比增长338%。今年5月份,江淮汽车共计售出47697辆汽车,比去年同期销量增长了1.67%,其中SUV车型以18112辆的销量成为最畅销车型。在小型SUV领域强势发挥的同时,江淮新能源车的成绩同样令人欣喜。江淮新能源汽车5月共销售1630辆,同比增长176%;年度累计销售8371辆,同比增长399%,继续深化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汪光玉说。

      据介绍,江淮汽车在4月份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推出了一款纯电动小型SUV,还没有公布官方定价就已接受了大量订单,可谓人气火爆。作为一直在销售前沿的江淮人,汪光玉深知新能源汽车打动消费者的原因所在。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就目前江淮的技术水准和整车水平来看,新能源车每百公里耗电费10元,而燃油车每百公里最少消耗燃油在50元上下,加上新能源车国家每辆政策补贴和免税,使得购车成本大大下降。拿一辆车行驶20万公里计算,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可节约各项费用累计达60%,相当于可以再买一辆新车。

      但是由于电池续航、充电不便,客户对新能源车的偏见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车获得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行业发展隐忧凸现

      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支持下迎来了一轮销售热潮,但是从长远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存在许多问题。

      对此,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后万伦来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国际巨头手里,之所以他们不着急进入中国市场,是因为前期使用条件和消费者使用习惯未具备,市场拓展困难;现有市场规模不大,国内配套体系不成熟,生产配套成本高;国家政策可能不稳定,技术路线有待进一步确立。因此,他们采取的是观望策略,条件成熟时全面抢夺市场是必然的结果。”

      在万伦来看来,目前,自主品牌已经到了生命关键期,为了在合资企业的再次夹击中取胜,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在新能源方面取得突破。在这方面,留给自主品牌的时间并不多,最近,德国、韩国、日本等国际车企都在以各种形式,在我国谋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的研发生产。

      万伦来认为,当前民企扎堆新能源车很多是短期政策套利,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无视安全要求的产品,同时,也出现了大量补贴额度超过成本的现象,企业尽管大规模生产,自己成立公司购买,并不投入使用的怪现象。由于监管不力,甚至成为一种潮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国家应加快出台整治措施为自主品牌车企发展谋求一个好环境。

      破局还需多方聚力

      纵观行业,自主品牌在把新能源汽车当做发展的出路在经营,主线是以技术进步,正向研发,紧抓政策机遇期,构建先发优势。但投入大,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市场推广困难。

      据记者调查,江淮iEV纯电动产品开发已迭代到了第六代,完整掌握了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整车集成和优化匹配技术、整车控制策略技术、整车运行工况仿真技术;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开发流程,拥有自己的整车测试企业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整车电控、电驱动和电池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果在iEV纯电动车上得到应用和不断提升。

      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虽然形势不错,由于新能源汽车体量较小,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可能很快被替代,市场受地方保护的影响处于被分割的状态,内受投机企业的价格挤压,外有外资品牌协同大集团预埋式狙击,市场竞争在政策红利结束后将非常惨烈。

      从当前世界技术水准来看,电池比能量、散热、安全等系列技术性还需进一步提高。政策拉动,需求增长很快,但配套产业未能跟上,锂电池生产瓶颈严重,供不应求,技术进步未跟上国际水平。核心材料依赖进口,技术空心化。电控功率元件配套基本都依靠国外企业,未形成可靠成熟的国内配套环境,产能上也受制于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

      业内人士还表示,新能源车的普及仅靠技术进步远不够,它涉及社会方方面面。使用环境的成熟刚刚起步,但电力行业、充电桩行业、小区物业等各自的利益诉求不一样,在产业链上各自以利益为主,协作困难,阻碍了产业发展。如充电服务费高企,使得纯电动车使用成本高于天然气车辆;如小区物业在充电设施上没有利益,就不允许建桩;如电力行业对充电桩建设申报、建设周期长等。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客户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诸多不便,他们宁愿等着摇号,甘愿受限牌制约也不愿购置价廉物美的新能源汽车。

      安进也表示,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再有5年的技术积累和工艺改进,很多技术瓶颈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新能源汽车在性能和价格上都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自主品牌车企也应该坚信,只要大家埋头奋进,坚持创新不动摇,在补贴政策取消时,国家还会从产业政策上以其它方式给予支持,这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简评】在新能源车这场争夺战中,中国汽车再无退路可言。

 

5.售3.69-4.99万元 吉利汽车新款熊猫上市

6.售19.28万起 Jeep自由侠新车型售价公布

吉利汽车 熊猫 2016款 1.0L AMT酷趣版

广汽菲克Jeep 自由侠 2016款 1.4T 自动劲能版+

           上市时间:6月20日            上市时间:日前
           销售价   :3.69-4.99万元            销售价   :19.28万元和20.28万元
           发动机   :1.0L            发动机   :2.0L
           变速器   :5速手动、AMT            变速器   :9速自动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4245/1805/1695mm
 
,

7.售价6.66-9.69万元 凯翼X3正式上市

8.家族式设计风格 吉利帝豪GL内饰官图

凯翼汽车 凯翼X3 2016款 1.6L CVT智联V版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6月20日            上市时间:四季度上市
           销售价   :6.66-9.69万元            销售价   :——
           发动机   :1.6L            发动机   :1.3T、1.8L
           变速器   :5速手动、CVT            变速器   :6速手动、6速双离合
           车身尺寸:4335/1769/1665mm            车身尺寸:4725/1802/1478mm
 

每日新闻摘要
 
1.6月20日,环保部公开曝光广州大昌行喜龙机动车检测公司、济南彩龙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等19家违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违规行为。环保部要求辽宁省、山东省等5省环保厅依法查处这19家检测机构的违规行为,并向社会公开处罚结果。
 
2.由于近期国际油价阴晴不定,专家认为,国内油价“五连涨”预期或落空,本轮成品油调价或因调幅不足每吨50元门槛而搁浅。
 
3.近日,我们从上汽集团官方获悉,旗下的荣威e50、荣威e550和荣威e950车型正式进入深圳市场,而次消息也得到了深圳市发改委的确认。今后,消费者在深圳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了更多选择,购买上汽新能源旗下5款车型,还能享受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4.昨日,云南德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制造项目,在楚雄市桃园工业园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据了解,该项目占地1000余亩,设计投资50亿元,年产2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3214-6月28日 下一篇:快讯3216-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