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227-7月22日
发布时间:2016-07-22 16:01:58    浏览量:1801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16家自主车企增幅超40% 新能源与SUV成销量主力 5. 售8.18-11.78万元 全新奔腾B50正式上市
2. 购置税政策到期后车市存啥隐患? 6. 配置增加 凯美瑞10周年纪念版正式发布
3. 汽车经销商能否担起主体重任 7. 搭1.4T/2.0T 奥迪全新A4L将于9月上市
4. 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滞后行业标准缺乏 或成环保隐患 8. 8月初将公布预售价 瑞虎7最快8月底上市

新闻详情

 
1.16家自主车企增幅超40% 新能源与SUV成销量主力16-07-22 来源:证劵日报    作者:王 禁
http://zqrb.ccstock.cn/html/2016-07/22/content_194648.htm
      根据中汽协数据,上半年长安汽车、上汽集团、东风集团等10家汽车集团旗下中国品牌车企80%以上销量均同比增长,平均涨幅为27.92%,但比亚迪、一汽轿车等企业销量同比下滑。另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有18家车企销量同比增幅在40%以上,除去两家合资车企,其他16家车企均为中国品牌车企,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北京汽车等7家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在10万辆以上。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上汽乘用车与广汽乘用车相对来讲是10万辆级以上中国品牌车企当中的佼佼者,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60.8%和170.1%。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汽乘用车上半年增量来自于新车荣威360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荣威RX5相当于‘爆款’广汽传祺GS4,传祺GS4占广汽乘用车总销量的90.8%,而荣威RX5月销2万辆不成问题”。按照崔东树估算,2016年上汽乘用车销量至少在30万辆以上,会完成24万辆年销量目标,创造其销量最高峰。

  而对于未来合资品牌SUV价格的下探,大多靠SUV提升销量的中国品牌车企该何去何从?崔东树表示,不必悲观,诸如上汽荣威RX5这样的SUV性价比不输于合资品牌,至少中国品牌将合资SUV价格拉下来也是大功一件。

  中国品牌销量高速增长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有16家中国品牌车企销量同比增幅在40%以上,其中,猎豹汽车、陆风汽车、一汽吉林、北京汽车和昌河汽车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12.9%、237.7%、220.2%、206.9%和200.2%。崔东树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无一例外都是靠SUV销量撑起的高增长,比如猎豹去年基础很低,2015年4月底CS10才上市,上市后销量几乎占该企业所有汽车销量,北京汽车和昌河汽车更是因为多款小型SUV的相继上市完成了业绩高增长。

  与上述前五家车企大多靠基数过低撑起业绩高速增长不同,上汽、东风、长安三家汽车集团旗下中国品牌上半年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其中,上汽乘用车上半年销售109688辆,同比增长60.8%;东风风神销量达到66277辆,同比增长26.6%,超额完成半程销量目标;长安乘用车销售563906辆,同比增长8%。

  记者注意到,长安乘用车虽同比仍有增长,但原有主销车型SUV产品CS35和CS75、轿车产品逸动和悦翔都出现颓势,但其依靠今年刚刚推出的CX70和CS15这两款新SUV车型遏制住了下滑的趋势。同样,上汽乘用车依靠去年3月份上市的名爵锐腾、去年9月份上市的荣威360和新能源汽车的“绝地反攻”,今年实现了60.8%的增长。

  “上汽乘用车本来可以卖得更多,但其定位和价格高于其他中国品牌,制约了销量,”崔东树告诉记者,名爵锐腾和荣威360的定价明显“接地气”,一改上汽乘用车的销量颓势。

  上汽乘用车“补课”后劲十足

  众所周知,从2007年上汽南汽合并后荣威与名爵两个品牌也整合到一起,到2012年,上汽乘用车用5年半时间实现了从零到年产销20万辆,销售额200亿元的跨越,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3%,成为国内自主品牌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乘用车企业。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乘用车单车平均售价高达11.2万元,这是当初所有中国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价格,至今也鲜有中国品牌能够达到。

  从2013年开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产品更新换代过慢,上汽乘用车开始步入低潮期。“上汽乘用车原来按照合资品牌的发展路径走,目的是不想给消费者留下低质低价的品牌印象,不过根据市场需求,做产品还是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上汽乘用车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由于之前对品质追求与不断积累的技术,为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溢价和品质提升奠定了基础。

  “王晓秋重新回到上汽乘用车后,上汽有了明显变化,新领导新风格新突破,抓产品抓质量,更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崔东树认为,正是这一系列举措,上汽乘用车后劲十足。

  他表示,刚刚上市的荣威RX5产品性能和售价完全打破了上汽乘用车原有的思路,“荣威RX5有互联网汽车概念,价格也低,广汽传祺靠GS4翻身,上汽乘用车情况会比它还要好,荣威RX5实现月销量2万辆问题不大”。

  实际上,2014年7月份,王晓秋由上海通用总经理被调回上汽乘用车任总经理,开始用合资企业的人才反哺自主品牌,先是进行为数40人的中层岗位调整,这在汽车圈内尚属首次;然后抓住新能源汽车机会,仅2016年荣威品牌新能源产品将投放4款新车;最后利用“蓝芯”传统动力总成优势,打造高效动力车型。

  “尤其在新能源领域,荣威e550以同比238%的增幅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崔东树表示。记者注意到,上半年上汽新能源产品以167%的增速以及不断推出荣威e950等新品,压制住比亚迪夺回大本营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动权,下半年在现有三款新能源产品的持续发力和重磅车型荣威eRX5的强势助推下,上汽新能源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另外,从2016年至2020年,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MG品牌将进入新一轮新品密集投放期,累计将推出24款新车型。

      【简评】 按照规划,上汽自主乘用车将在2020年冲击100万辆销售目标,相比2015年,其想达到近5倍的销量增长目标。   
 

2.购置税政策到期后车市存啥隐患? 16-07-22 来源:搜狐汽车   
http://mt.sohu.com/20160720/n460185611.shtml
      在去年汽车市场“哀鸿遍野”之际,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出台,使得乏力的车市实现了回暖,并在今年持续发挥着刺激性作用。汽车市场随着政策波动的例子屡见不鲜,其中购置税减半政策尤其具有代表性。
  
  政策带来的“春天”

  在2015年10月,也就是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第一个月开始,国内汽车产销比上月有较大增长,产量同比结束下降,销量增幅回升。当月乘用车生产189.97万辆,同比增长8.06%,销售193.69万辆,同比增长13.34%。2015年1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10月回升的态势,环比和同比皆有增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5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生产223.02万辆,同比增长21.55%,销售219.68万辆,同比增长23.74%。2015年12月,汽车产销量依旧保持回升态势,其中乘用车生产232.10万辆,同比增长19.41%,销售244.21万辆,同比增长18.27%……

  车界微视认为,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出台对国内汽车市场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刺激作用,是因为1.6L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原本在整体汽车市场中的占比就较高,同时考虑这一级别车型的消费者对于价格也比较敏感,所以这个优惠政策能够明显提升车市的销量。
  
  购置税减半政策带着拯救市场的使命而来,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车市出现了复苏和反弹。根据此前的规定,这一轮的政策优惠期将在今年年底结束。那么在政策结束之后,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会有什么影响呢?

  有助于对小排量车型形成需求偏好

  如果说在政策出台的初期,车企热衷于推出小排量发动机车型是为了迎合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实施。但从目前的最新情况来看,车企持续推出小排量车型的目的可能已经更多是的受市场需求的导向;也就是说在消费日益理性、宏观经济相对低迷以及燃油经济性需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少消费者本身就已对小排量车型有了更多的需求偏好。

  显然,这也算是购置税减半政策继刺激市场销量外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了。

  价格战可能会出现

  可以看到,小排量车型是家庭消费的主流车型,尤其在二三线城市更为热销。所以,优惠取消难免会降低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车界微视认为,随着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取消,汽车经销商可能会加大优惠力度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近年各大车企纷纷扩大产能,明年想卖出更多的车,官方降价或许是难以避免的,甚至有可能出现进一步激化的价格战。
  
  车界微视认为,汽车销量本应该由市场需求来决定,政府出台政策救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自我调整。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从短期发展来看,购置税减半政策对汽车市场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刺激销量。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利用购置税减半政策可以拉动汽车消费,有效提高乘用车销量,帮助车企渡过难关。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对汽车产业良性发展可能并没有太深远的意义。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结束之后,由于前期非正常的市场增长,被透支的汽车市场在政策取消后可能会面临一场销量上的回落。而当这种局面出现时,对于在刺激政策下积极拓展产能的汽车行业而言,无疑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

      【简评】 车市的“阴转晴”更多是靠政策支持,下半年将有更进一步的销量增长,但补贴等政策结束之后,支持中国车市可持续增长的内动力不足。

 

3.汽车经销商能否担起主体重任16-07-22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作者:陈萌    
http://www.cnautonews.com/jrtt/201607/t20160721_480726.htm
      “守着金山银山,却在吃糠咽菜。”有人如此形容汽车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在二手车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汽车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却仍然不见起色,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功案例。即便如此,经销商在二手车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仍让业内人士期待。

  近日举办的2016中国二手车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预言,未来经销商集团将成为二手车市场的主力军,要做大做强二手车经营主体,没有经销商的参与,很难实现。

  业务有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去年我国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二手车销量达到46.1万辆,比2014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二手车置换数量达到34.2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41%。数据表明,经销商集团正逐渐重视二手车业务的开发,以期通过置换带动新车销售。但是另一方面,二手车在经销商集团内的收入占比和利润贡献率与成熟市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去年我国百强经销商集团收入结构中二手车销售仅占2.2%,毛利润占比为3.9%,而美国经销商二手车收入接近其总收入的1/4,毛利润占比达到10.8%。

  统计数据让我国经销商集团看到与成熟市场差距的同时,也看到了二手车业务的发展潜力。在新车销售利润下滑、销量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如何利用二手车销售、置换以及售后、金融等服务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以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升集团”)为例,从2008年起便开始关注二手车业务,曾经尝试过以大卖场方式销售二手车,去年开始尝试O2O销售模式。中升集团二手车业务负责人林智义表示,目前经销商做二手车业务的方向已不容置疑,下一步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将二手车业务做大做强。

  某经销商集团二手车业务主管坦言,旗下4S店二手车置换业务开展并不理想,盈利占比不到单店收入的20%。如果将二手车置换作为业务发展方向,每年置换100辆车,按照5%的毛利润计算,4S店一年置换收入不过三十几万元,所以难以调动4S店的积极性。

  经销商集团对开展二手车业务普遍抱有迫切愿望,但是对于采取哪种模式、如何构建管理体系、如何提高盈利水平、需要整合哪些资源等问题仍比较困惑。

  政策限制将二手车变“鸡肋”

  政策限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制约二手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首先,二手车限迁是制约二手车发展的重要因素。2012年起,限迁政策开始在全国蔓延,尤其是针对新车销售的国四、国五排放标准实施后,各地政府跟风相应提高了二手车迁入的排放限值,严重阻碍了二手车在全国的流通,个别省市二手车交易量甚至一度下滑超过30%。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解除二手车限迁、简化二手车交易登记程序、优化二手车交易税收政策等要求。但多位业内人士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意见》虽然提到了简化二手车交易程序,却并未明确要求各地实施行业期盼已久的“临时产权登记制度”。当前,商户收购二手车都需要将车辆先过户到公司名下,但是公司内部的牌照资源有限,经营者不得不动员员工、亲属提供牌照,甚至向社会人员租用牌照,给二手车过户造成极大不便。

  另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经销商集团一直对开展二手车业务有所顾虑的原因在于现行税收政策让二手车变成了“鸡肋”。目前我国对二手车零售经营公司按照交易额2%的额度征税,而对个人交易和经纪公司交易行为不征税,很多二手车商以经纪公司或者个人的名义进行交易,致使出现税制不统一、税负不公平的现象,而经销商集团经营规范程度很高,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发挥优势才能后来居上

  以上客观因素造成了多年来经销商二手车业务难以开展,但在行业人士看来,经销商做二手车业务相比其他经营主体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经销商集团可以利用已有场地开辟二手车服务区,减少投入资金的同时,完善的维修配套体系、金融保险项目等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二手车业务。

  大部分经销商集团在全国或是特定区域内已经实现了连锁化实体经营,且有着较高的认知度,不仅可以实现集团内二手车资源的跨区流通,还可以利用试乘试驾车、旗下或大客户的租赁用车为二手车业务提供稳定的车源。

  此外,部分经销商集团作为主机厂品牌二手车的落地执行机构,其二手车业务能够得到厂家的置换补贴政策支持。沈进军指出,根据美国和德国等成熟汽车市场经验,经销商集团一直扮演着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的角色,未来我国经销商集团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成为市场主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宋涛认为,经销商开展二手车业务的确面临很多问题,但核心问题在于决心不足,只要有决心,经销商一定能把二手车做好。预期2020年二手车交易量达到2000万辆时,有60%到70%的交易量来自经销商体系。

      【简评】随着新车销售利润持续下滑,二手车业务利润增长成为一个新课题。

 

4.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滞后行业标准缺乏 或成环保隐患16-07-2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于晓源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07/2209332533256036415889.shtml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却仍在缓慢进展,甚至有些滞后。废旧动力电池的问题越发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隐忧。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吨。

      这里有一个很直观的数据,1块20克重的手机电池如果不合理回收,将会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象,如果是几吨重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废弃在自然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因此,有业内专家建议,只有当电池的制作与回收技术得到进一步突破和发展,达到合适的续航里程时,同时缩短充电时间,新能源汽车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

      废旧电池处置成隐忧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无论是充电和充换电相结合,其最核心的部件依然是动力电池。然而与燃油汽车相比较,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要比车身其他部件要短。

      有数据显示,动力电池的容量在低于80%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约在5年以后就将出现大量换电需求,尤其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池组零件,例如公交车、计程车等需求可能将更快。”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说道。

      对此,e充网相关负责人陈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严格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并不是寿命短暂。只是因为在5到6年之后,动力电池的储能将会下降到70%左右,到2020年,如果需要更换电池,则电池的报废量将很庞大。而动力电池的全寿命期,可能长达15年以上之久。此外,与单纯的充电相比,现在越来越多对连续续航能力要求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倾向于充电与换电结合,这就对电池的制作与回收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在当前,各电池生产厂商更多关注的是产量,对于电池回收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电池产业发展还仍在初期,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还没有完全走向“末路”,回收之后的处理技术也并不是很完善。尤其是还没有国内企业探索出回收利用后经济效益显着的商业案例,对其他企业还不能形成示范效应。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达到当今状态的情况下,如若不尽早布局电池回收项目,那么在几年之后废旧的动力电池将会“堆积成山”,给环境以及其他领域带来不小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初衷是环保,然而废弃的电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这不免让人担忧,这是否会抹杀了其最初的美好愿景。

      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置废旧的电池呢?

      “实际上,在废旧电池的处置上,再利用可谓一条重要渠道。”不愿具名的相关人士说道。对废旧电池的再利用,业内普遍认为,动力电池在其报废后除了化学活性下降外,电池内部的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它的充放电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却完全可以用于比汽车电能要求较低的地方。

      针对该问题,行业讨论比较多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目前看这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处置方式。

      在具体落实上,有业内人士就指出,这些不可以再用于汽车的电池在被淘汰后还可利用在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以及路灯、低速电动车身上,最后再进入到回收体系。但其还面临着商业模式是否能够盈利的考量。

      回收技术瓶颈待破

      然而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在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置上存在技术瓶颈,如何突破并找到一条既环保又经济的可行路径是关键。与此同时,还必须考虑开发可行性的商业模式,以便为今后大规模处置提供解决方案。

      对此,2016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回收主体、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做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并提出将建立动力电池编码制度,构建起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可追溯体系。

      “责任主体”在各界人士解读后可理解为,所有生产和进口电动车及电池的企业都要做好电池回收利用的准备。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在回收动力电池的技术上进行加强,鼓励企业进行投入和尝试。

     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部分车企与电池制造商都准备用10-20年的时间把这个问题‘提上日程’,但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五年之内将会有大量的汽车电池要报废,要回收。如何突破废旧动力电池处置上存在的技术瓶颈显得尤为迫切。”有业内人士指出。

      此外,就单从回收电池来看,就算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也是五花八门,主流的就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等。用酸碱溶液浸出,然后再经过多种化工程序,对金属氧化物进行萃取。但这些氧化物的成分萃取条件不同,混合液更为棘手。事先按照正极材料对电池分类,成本也不低。

      其实回收正极金属,已经是电池回收行业当中最有利可图的一个环节。但是程序太过复杂,会算账的企业都对之却步,除非金属价格高到2011年的份儿上。现在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稀土产品价格都在低谷徘徊,用这些方法回收金属相当不划算,更别提事后麻烦更大的废液处理。照目前的技术水准,单只废液处理一项,就足以吃掉可怜的回收金属收益。因此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还有待提高。

      陈保对记者说道:“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电池回收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回收产业,从分解到二次利用再到成本的回收再进入商业模式,最后进入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回收技术的突破是难点。”

      “因为无论是二次利用,还是分解利用都需要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同时,在汽车电池领域还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分工。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电池回收就只是‘纸上谈兵’。”陈保强调。

      【简评】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过程中,除了成本高之外,回收再利用技术方面更是需要加强和提高。

 

5.售8.18-11.78万元 全新奔腾B50正式上市

6.配置增加 凯美瑞10周年纪念版正式发布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日前            上市时间:8月份正式上市
           销售价   :8.18-11.78万元            销售价   :——
           发动机   :1.6L、1.4T            发动机   :2.0L、2.5L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6速自动
           车身尺寸:4695/1795/1460mm            车身尺寸:——
 

7.搭1.4T/2.0T 奥迪全新A4L将于9月上市

8.8月初将公布预售价 瑞虎7最快8月底上市

一汽-大众奥迪 奥迪A4L 2017款 基本型

奇瑞汽车 瑞虎7 2016款 基本型

           上市时间:9月正式上市            上市时间:最快8月底上市
           销售价   :——            销售价   :——
           发动机   :1.4T、2.0T            发动机   :1.5T、2.0L
           变速器   :7速双离合            变速器   :手动变速箱、CVT
           车身尺寸:4818/1843/1432mm            车身尺寸:——
 

每日新闻摘要
 
1.记者日前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和驾驶人高速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新登记汽车1328万量,新领证驾驶人1611万。
 
2.日前,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6年8月31日起,召回2013年11月27日至2016年2月25日期间生产的思域(CIVIC)牌普通乘用车,共计67411辆。
 
3.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6年7月2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55元和150元。
 
4.7月21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公司完成以57.40元/股非公开发行2.5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144.73亿元。其中,上海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认购5226万股,合计30亿元,将持有公司此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股本总额的1.92%。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3226-7月21日 下一篇:快讯3228-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