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分会论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述评
发布时间:2025-07-30 18:42:27 浏览量:273次
北京时间2025年7月29日16时,美国《财富》杂志官方网站发布了“世界500强”2025年企业排行榜。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沃尔玛以2024年度6809.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7%的营业收入连续12年继续占据榜首位置。2025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为322.49亿美元,比2024年的320.78亿美元提高0.53%,提高幅度大大小于去年的3.74%。全球总部设在中国的企业在2025年合计有130家进入世界500强,比上一年减少3家,是2019年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而美国今年有138家公司上榜,中国上榜的公司数量连续两年少于美国。按照《财富》杂志对企业所属行业类别的划分,列入2025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子榜单的企业是35家,其中,有整车企业27家、零部件企业7家、汽车营销企业1家。总数量比2024年减少2家,都是日本的企业,一个是整车企业斯巴鲁,另一个是零部件企业爱信。表1为2025年世界500强27家整车企业的位次及2024年与2023年有关数据的对比。除了观察单个企业具体数据的变化之外,2024年世界汽车工业在数据背后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表1 2025年“世界500强”汽车整车企业各项数据对比1.关于2025年500强榜单中汽车整车企业的总体情况不同于去年只有3家企业位次下降,今年位次下降的企业有17家,超过整体的一半以上。 27家企业中有8家是中国汽车企业,比亚迪股份、浙江吉利控股、奇瑞控股分别大幅上升52位、30位、152位,来到91位、155位、233位。5个国有企业集团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则分别下降45位、35位、9位、71位、51位,排在了138位、164位、201位、252位、291位。位次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5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减少的。19家国外企业中,通用汽车、现代汽车、特斯拉、起亚汽车、雷诺5家企业分别上升4位、5位、4位、3位、22位,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位次没有变化。大众集团、本田汽车、铃木汽车3家企业虽然营业收入是增加的,但还是小幅下降1位或2位。其余9家企业由于营业收入减少,位次都是下降的。由于作为汽车传统市场的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已经基本饱和,而属于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达不到家庭普及汽车的程度,世界汽车销量长期处在低速增长状态。因而,汽车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不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在500强榜单中的排位自然会下降。如果营业收入再减少,那么位次必然是大幅下降。2024年虽然只有日产汽车、广汽集团2家企业各自分别亏损44.0和2.3亿美元,其他25家企业都是盈利的,但是有17家企业的利润比2023年是减少的。27家企业的利润总和2024年比2023年少569亿美元,表明世界汽车行业整体的经营压力在加大。单从数字上看,27家企业2024年雇员人数合计是480.3万人,比2023年增加16.7万人, 但其中比亚迪股份1年间就增加了26.5万人。由于比亚迪股份既有汽车业务,也有电池和手机业务,其人员的增加并不都与汽车工业有关。不考虑比亚迪股份,26家企业2024年雇员人数合计减少9.8万人,说明世界汽车工业在调整生产布局以适应汽车市场的变化。大众集团和丰田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数一数二的跨国企业,近4年来大众集团营业收入连续排在第一,而整车全球销量却是丰田汽车持续领先。根据大众集团2024年年报公布的数据,全球销售汽车903.7万辆,与2023年相比下降3.5%;营业收入3247亿欧元,增长0.7%;利润总额190.6亿欧元,大幅下降15.4%。2024年全球终端交付902.7万辆,下降2.3%,亚太地区是唯一负增长的区域。在欧洲,交付量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为377.45万辆;北美洲交付105.7万辆、比上年增长6.4%,美国的增长率为2.0%;南美洲交付59.4万辆、增长率为14.7%,主要是巴西增长了18.2%;亚太地区交付量为322.3万辆、下降了10.3%,中国下降了9.5%、为292.81万辆;非洲和中东地区交付量为38.2万辆,增长6.4%。对于在中国销量下降的原因,年报中特别提到了中国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这也应该对大众集团2024年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小的影响。大众集团坚持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已经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的合资期限分别延长到2041、2040年。在多个生产基地建设MEB智能工厂,以适应中国市场对电动化、智能化汽车产品的需求。由于日本是按从上一年的4月1日至当年的3月31日的12个月为一个财务年度,所以日本汽车企业按日历年度或财务年度计算的全年销售量和销售额并不相同。丰田汽车日历年度2024年1月至12月全球销售汽车1082.2万辆,比2023年下降3.7%;而2025财务年度(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汽车销售1101.1万辆,比2024年度减少0.7%。丰田品牌(包括雷克萨斯)2024年全球销售1015.9万辆,比2023年下降1.4%。北美洲销售273.0万辆,增长4.3%;南美洲销售48.8万辆,增长1.8%;欧洲销售116.6万辆,增长3.6%;亚洲销售321.5万辆、下降3.1%,其中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销售177.6万辆、下降6.9%;大洋洲销售29.9万辆,增长7.4%;中东地区销售58.7万辆,增长3.2%;非洲销售23.4万辆、下降5.6%;日本国内销售144.2万辆,下降13.8%。为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丰田汽车全力推进中国战略的转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建立ONE R&D研发体制。这一体制将原本分散在天津、广州等多地的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的研发资源与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本土化研发体制。这一举措将研发的决策权从日本本土转移到了中国本土,从而加快了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大众集团和丰田汽车都重视在全球区域市场的均衡发展,中国市场自然在两家企业的全球经营中处于重要位置。大众集团和丰田汽车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在中国销量下降的局面。3.关于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结构与汽车企业竞争格局的变化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量分别为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依据世界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统计,2024年世界各国合计销售汽车9531.5万辆,同比增长2.65%。去除CKD组装重复计算、进出口和经销商库存变动等的数量,2024年全球汽车终端用户交付量为 8938.3万辆,比2023年增长 2.8%;中国汽车市场为2656.7万辆,比2023年增长 6.4%。由于内资企业在汽车产品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因而获得了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主导地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抢夺了传统能源汽车原有的市场份额,使得原来在传统能源汽车占优势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遇到增长乏力的新问题。跨国汽车企业2024年不论在世界其他区域市场上表现如何,在中国市场基本上是负增长的,表2汇总了跨国汽车企业2024年全球与中国汽车销量的数据。表2的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全球销量的下降是因中国市场的负增长引起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市场在跨国汽车企业全球经营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17家企业中,只有福特、起亚、特斯拉3家企业是正增长的。福特和起亚正增长是因为前几年下降得太多,况且20多万辆的销量与其在中国的百万辆产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2025年1月9日分析2024年经营情况时表示,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市场,尤其是对福特和通用汽车等西方传统公司而言。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有些企业和品牌直接选择了放弃。铃木、三菱、菲亚特、克莱斯勒、雷诺都终止了在中国合资企业的经营,这些企业在中国的销量占其全球销量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希望在世界汽车工业占据一席之地的企业,显然不会漠视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汽车最大市场。这些企业在采取调整现有中国产能等多项措施的同时,也在加快新能源汽车产能的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25年4月丰田汽车在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产能10万辆的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已于2025年6月27日开工建设。全球销量排名第三的现代起亚集团,近几年在中国的销量急剧下降,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北京现代已经转让了北京的第一、第二工厂,重庆工厂也已经停产并等待转让。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没有出现在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虽然不能就此认为这是放弃中国市场的信号,起码说明目前没有可供展示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中国汽车市场产品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转变,正在搅动中国汽车工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格局。通用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包含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两家企业。为提高运营效率,上汽通用正积极推进业务重塑,对包括上汽通用(北盛)在内的全国生产体系进行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上汽通用(北盛)是2004年8月利用闲置的原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资产设立的,起初只是生产从上海转移而来的GL8车型,2008年12月新建的轿车生产厂区投产,形成合计35万辆的生产能力。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通用在企业内部对产品型谱、生产效率、组织架构、渠道网络、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优化。2025年上半年,上汽通用累计销售24.5万辆,同比增长8.64%;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轻装上阵的上汽通用,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趋势。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24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0.1亿美元,比2023年的101.3亿美元大幅减少41.2亿美元,原因之一是汽车部门的股权投资亏损44.2亿美元。其中在中国投资的股权收益2024年亏损44.1亿美元,与2023年盈利4.5亿美元相比,减少48.5亿美元。亏损的44.1亿美元中,有40.6亿美元发生在第四季度,应该是在年底决算时为2025年对在中国的资产进行重整预先提取了减值准备。作为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通用汽车在中国投资的亏损,引起美国投资界的关注。美国银行证券分析师约翰·墨菲2024年6月在该银行年度行业报告《汽车战争》的演讲中提出,面对如比亚迪、特斯拉等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激烈竞争,美国三大汽车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严格的成本削减措施,尤其是在内燃机业务这一利润核心领域。看来,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布局如何选择,不仅要看企业管理层努力的结果,还要受美国的投资界和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财富》杂志从每年6月份开始,会依次发布当年的“美国500强”、“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世界500强”无疑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榜单。通过“世界500强”年度榜单提供的数据,可以观察上一年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也可以透过各行业企业在500强排位的总体变动,来了解该行业在过去一年的发展状况及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汽车企业在2025年500强中的排位总体是下降的。2025年4月2日,美国现政府开启针对全球的“解放日”关税行动,对世界各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2024年美国本土生产汽车1056万辆,而汽车销售是1634万辆,高关税对提供总数近600万辆进口汽车的日本、韩国和欧盟的企业形成极大的压力。对哪些企业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明年的500强榜单或许可以一窥究竟。
作者:张明生 乘联分会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转载或引用本官网的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