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乘联会每日快讯(国内)-第3293期
发布时间:2016-10-28 15:38:33    浏览量:1239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追赶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末班车” 2.动力电池过剩局面将近 回收市场静待利好政策
3.“爆款”SUV靠什么才能常胜? 4.红旗未否认被剥离一汽轿车
产品信息  
5.11月8日上市 启腾全新SUV V60正式下线 6.售9.08-10.38万 福迪揽福新增两款车型
7.全系2.0T发动机 别克全新GL8首发亮相 8.售6.98-10.08万元 吉利帝豪百万款上市

新闻详情

 
1.追赶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末班车” 汽车市场火爆进入抢车季16-10-28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张海燕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10/28082345234560370589997ALL.shtml
      我国颁布的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就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汽车产销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产销量比上月和比上年同期均呈现较快增长,增速均在20%以上。显然,产销数据的较快增速与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政策不无关系。

      政策前景不明朗造成提前消费

      统计显示,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1万辆和256.4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26.8%和23.5%,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8%和26.1%,高于上年同期38.5和24.1个百分点。

      针对9月产销量的较快增长,中汽协专家认为,原因之一为上年同期产销基数较低;其二为购置税优惠政策年底到期,政策前景不明朗,造成部分消费者提前购车。

      有人算了这么一笔账,在1.6升及以下排量购置税将不再减半后,如果购9万元的车,消费者要多出约4000元税钱;如果购买11万元的车,要多出约5000元税钱;如果购买13万元的车,要多出约6000元税钱;以此类推,15万元的车,要多出约7000元税钱;20万元的车,要多出约1.2万元税钱……以3万元~15万元售价范围的车为例,根据测算,购置税减半可以为用户节省约1300元~6400元钱。

      有专家分析认为,部分消费者正是因为算了这笔账,怕优惠政策结束之后没有后续的优惠,所以才有了提前购车的打算。

      很显然,税收的减免带来了汽车销量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6到8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出现连续下滑,而从去年9月至今年9月,除了今年2月销量小幅下滑之外,其他月份均实现增长。刚刚过去的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63.4万辆,比同期增长42.2%,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3.3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1%。由此可见,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中国乘用车的销量明显回升,从而带动整个车市的回暖。

      据了解,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已实施一年,全国车主预计少缴税约700亿元。一份武汉市国税局车购税分局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这一年里,武汉约23万辆车减税超10亿元,每车平均少缴纳约4500元。尽管部分4S店没有将小排量车当做“王牌车型”,但依旧改变不了其热销的局面。

      优惠政策的实施构建起了一个从厂商到消费者的新型产销链,而该政策是否延续又关系到车企的未来走势。

      多方呼吁优惠政策能够延续

      我国乘用车市场呈现出的回暖迹象,离不开这一政策的刺激。针对即将到期的优惠政策,中汽协近期呼吁,希望让这一政策延续“寿命”,并得到车企以及业内专家等多方支援。

      据了解,目前中汽协正在游说发改委以及工信部将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纳入规划中,并长期执行。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近日公开表示,这不仅将提振消费,而且还有助于引导行业趋势,应该将鼓励小型汽车的发展纳入行业规划指导原则中。

      叶盛基表示,中汽协正在积极向政府相关部门提请,希望能够长期实施刺激小排量车发展的政策。中汽协认为,首先,购置税优惠能够持续刺激汽车销量增长;其次,市场需要政策保持连续性;更为关键的一点,政策能够促进小排量和小型车的增长,进而促进节能减排,推动车型排量的小型化。同时,2020年国产乘用车平均油耗降到5升/百公里,小型车和新能源车仍将是中国车市重点发展方向。

      如果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能一直执行下去,无论是对厂商、经销商或消费者都是好消息。一位汽车经销商表示,目前该政策是否会延续尚不确定,也正是这个空档,销售商年底之前可借收减半政策优惠到期为“噱头”开展促销宣传。至于明年以后,如果政策得不到延续或用其他补偿方式,厂商和经销商的销量损失也不会太大。

      也有专家认为,该优惠政策也有它的不足之外。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表示,推出购置税优惠政策,初衷是刺激消费,但缺点也相当明显,会透支消费,不利于车市长远发展。他说:“这种短期救市政策只是将消费者购车的时间转移了。比如购置税减免如果在今年底结束,则计划明年买车的消费者可能会提前买车,而今年销量的增长只是提前消耗了明年的需求。”

      的确,数据显示,2010年政府推行1.6L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时,当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37%,乘用车销量增长33.17%。但是在政策结束后的2011年,汽车销量增幅仅为2.45%,增速为13年来最低水平。

      张志勇同时也表示,市场需求总体而言都是一定的,根据政策的出台,销量会有一定波动。而若想真正推动整个产业向小型化转型,政府出台的政策应该具有长期性。

      一家4S店销售顾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车市存在“汽车价格下行、汽车排量下行”的特点。因此,无论优惠政策是否继续,长远来看,汽车排量减小的趋势将不会改变。

      也有专家推测,购置税减半政策可能延期,如果不再延期,国家也可能会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衔接,最有可能是推出2017年节能惠民补贴政策,降低消费门槛,继续刺激小排量节能产品销售。
 

2.动力电池过剩局面将近 回收市场静待利好政策16-10-28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6/10/28015113511360370577352.shtml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走势,动力电池出货量也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各大企业也加速了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布局,由此,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随之加剧。

      随着新能源汽车上升趋势,动力电池出货量也大幅拉升。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6年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19.8%。跟随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势,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出货量继续保持强劲增势,1-6月动力电池出货量达6.67Gwh,占比去年全年的42.5%,与去年上半年2.72Gwh相比,同比增幅达1.45倍。

      而在动力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各大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提升竞争力,制造商纷纷围绕电池安全、续航能力以及成本等方面加速研发进程。

      以比亚为例。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核心技术,与特斯拉采用的松下三元锂电池相比,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存在能量密度略低的劣势,但也具有保持较高循环寿命、更高安全性能,以及更低成本的优势。

      动力电池性能与成本优势同样也给比亚迪带来了企业优势。2016年上半年,比亚迪蝉联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冠军,销量达到43244台。旗下动力电池业务也因此受益,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14.4%,提高至19.4%。可以说,比亚迪仅凭借一己之力,便打败了个中强手。

      当然,在动力电池领域精心布局经营的并非比亚迪一家,其中也包括三星、LG化学、松下等行业巨头。随着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长,加之企业的再布局,可想而知,未来动力电池产能将面临过剩的局面,由此也将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例如质保期。

      近日,北京2000辆新能源车电池由于已过五年质保期,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扑面而来的新难题。目前国内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涉及电池生产厂商、回收利用企业、消费者等相关主体,但由于缺乏具体标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责任主体以及各方回收过程中的费用承担都尚未明确,这无疑阻碍了动力电池回收的步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流程,虽不够完善,但已走在世界前列。以日本为例,日本新能源车行业的各方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蓄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日本民众也自发成立民间组织,参与到废旧电池产品回收的各个环节。与之相比,我国的标准规范想对滞后。

      对于电池回收问题,汽车专家张志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张志勇表示,不管电池回收后电池制造商以何种形式处理,关键的问题是国标一定要有强制性,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国标应制定一个统一的处理流程,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该流程实施。“之前,对于其他类别电池回收,国家都出过相应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此次国标中有国家强制性措施存在,那么对于新能源车市场乃至自然环境都意义重大,如今国标的出台很有可能给新能源车市场带来利好。”张志勇如是说道。
 

3.9月份多款SUV销量猛增 “爆款”SUV靠什么才能常胜?16-10-28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王禁
http://zqrb.ccstock.cn/html/2016-10/28/content_222260.htm
      9月份SUV市场同比53%的增幅超过8月份42.3%,自主品牌在SUV销量前十车型占据6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要说自主SUV有多火,大家看上汽荣威RX5由上市之初平均每2分钟卖1辆进阶到9月份每分钟卖1辆,而广汽传祺GS4持续16个月销量攀升9月以81.0%的同比增长稳居销量亚军。

      可以说,如今的自主SUV车型价格在15万元以下月销量不上1万辆都不算“热销”,自主SUV车型价格在15万元以上月销量能上1万辆那才是“真汉子”。当狂躁的SUV市场正在上演2015年上半年股市传说时,疯涨的股市诞生了遍地的股神,疯涨的SUV市场也正在诞生遍地的“爆款”,但潮起终有潮落,浪潮过后谁能屹立不倒才是真股神。

      正如股灾之后,有业绩支撑与后续增长潜力的上市公司股价仍创新高,哪些自主SUV车型才能在消费者趋于理性、SUV浪潮逝去后依然能长盛不衰呢?笔者认为,拥有过硬品质口碑是自主SUV持续热销的基础,把握市场前瞻性技术与主流设计潮流是自主SUV“超人一等”的杀手锏。

      笔者以实际在售车型为例。2015年4月份上市的广汽传祺GS4犹如一匹黑马,上市第二个月便月销过万,2015年全年劲销13.2辆,今年起广汽传祺GS4就持续位居全国SUV市场前二,9月销量更是高达3.4万辆。众所周知,汽车行业不少新车,总是前几个月卖的火爆,然后慢慢的从市场消失。一般以1年为周期,新车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进入口碑与销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故障率低的口碑好车型销量继续走高,故障率高的口碑不佳车型则销量持续下滑。

      这些年,国内一线自主品牌普遍重视产品品质,比如今年7月初上市的上汽荣威RX5斥资近20亿元研发而成,不仅采用世界级造型设计、世界级互联网“黑科技”等,更应用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科技。单以“蓝芯”高效动力来说,上汽MGE2.0TGI发动机是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大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国内首个使用模块化设计打造的发动机,领先同级SUV两个时代。近期举行的全球首次互联网汽车拉力赛,荣威RX5凭借上汽世界级“蓝芯”高效动力科技,创下3.7L/百公里的超低油耗纪录,刷新SUV节油标准。为了保证荣威RX5故障率低,上汽启用原上海大众制造与质量把关人陶海龙和张觉慧“督战”,就连车身车间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全自动的。

      笔者认为,荣威RX5作为中国首款突破合资“15万元”价格封锁线的SUV,而且绝大多数销量都是售价在15万元以上的互联网汽车,关键还在于把握市场前瞻性技术与主流设计潮流。还记得10月中旬,李克强总理参观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非既定的参观路线内,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非拉着李克强总理介绍阿里与上汽联手打造的“第一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要小看“第一款量产互联网汽车”的概念。10月25日,普华永道发布了《2016年智能网联汽车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汽车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更关注车载技术,而非其价格与发动机性能,而且40%的中国购车者,愿意酌情改变品牌偏好,以期获得更佳的产品网联性能。普华永道的调查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为什么荣威RX5能够销量节节攀升?

      笔者认为,上汽作为首个打出“量产互联网汽车”概念的企业,未来研发产品沿着网联汽车的思路走下去,产品质量不出大的毛病,产品设计又符合主流审美需求,相信今后若干年销量仍会持续攀升。
 

4.红旗未否认被剥离一汽轿车 未来所有产品都面向私人市场16-10-2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俞立严
http://www.yicai.com/news/5144384.html
      “共和国长子”一汽红旗将有新动作。10月26日,一汽红旗和英特尔、东软集团在上海共同发布“智能驾驶舱平台”。

      其间一汽红旗市场部部长唐宏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应了一汽轿车全部红旗资产将被剥离至一汽股份的消息,他透露,沉寂四年,红旗将从2017年起推新品。

      另外,一汽技术中心信息化总监李谦透露,一汽将要做大数据运营服务,红旗将于2018北京车展发布具备智能驾驶舱平台的新车。

      沉寂四年推新品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第一个自主品牌,承载民族精神的红旗轿车曾根植于众多国人心中。但是,红旗品牌近年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接连经历了优质资产转让、董事会高管集体辞职风波后,10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拥有红旗品牌的上市公司一汽轿车仍难摘亏损大帽,预计亏损71900万元。

      而2016年上半年,一汽轿车应收账款达到2.4亿元,激增至上年同期9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亿元,显示为产品销量减少所致。账面上货币资金1.9亿元,短期借款高达2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8.26亿元,同比下跌675%,被称为上市以来最差半年报。

      伴随着半年报的发布,关于“一汽轿车或将断臂求生、将剥离红旗”的传闻引发关注。9月18日,一汽轿车发布公告称, 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相关红旗资产。公司称,红旗是一汽开发的高端自主品牌,长期以来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目前红旗产品处于品牌培育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当前发展构成压力。从公司实际情况和红旗的长远发展出发,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售相关红旗资产。

      而从2016年3月份一汽股份成立红旗事业部以来,就有关于红旗资产整合的消息,在一汽股份,红旗事业部与一汽轿车为平级单位。

      “无论你听到任何的信息和消息,都是一汽在为红旗的发展进步做的决策。”唐宏就红旗将被剥离的说法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说,现在一汽集团董事长是东风调来的徐平董事长,徐平来一汽集团之后反复强调:“红旗品牌是金字招牌,必须做好。”

      唐宏表示,红旗从2013年到现在,的确只有H7一款产品。“但是红旗一直在储备相应的技术。从明年开始,我们的产品将会陆续的面向市场,包括未来智能互联的一些驾驶技术。”唐宏说。

      唐宏透露,红旗现在的产品,终端私人化的比例达到了67%。2020年之前,一汽红旗会投入8条产品线,覆盖86%的私人市场。整个产品从B级车到E级车,从轿车到SUV到商用车,会全线覆盖。“我们所有的产品各级别,会面向私人市场。”唐宏说。

      一汽要做大数据运营服务

      作为往前走的重要一步,10月26日,一汽红旗在上海宣布与英特尔、东软集团合作,并共同发布了“智能驾驶舱平台”,“智能驾驶舱平台”是基于10月25日英特尔在巴塞罗那物联网解决方案大会上发布的凌动车载处理器Apollo Lake。

      “智能驾驶舱平台”以计算性能实现系统整合,以一个硬件平台无缝支持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仪表以及车载导航仪等多个高清屏幕的使用和互动,还支持CPU和GPU硬件虚拟化加速,支持dual OS满足仪表和娱乐,实现智能驾驶的不同需求。

      凌动车载处理器Apollo Lake则是英特尔专门为车载体验所设计的全新处理器,通过一个系统芯片支持完整的软件定义驾驶舱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数字仪表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一汽红旗高级事业部总经理、一汽技术中心信息化总监李谦表示,一汽红旗、东软和英特尔三方融合共进,推进驾驶领域的技术革新、体验创新,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变革性影响。

      “一汽正在规划自己的数据运营服务方案。三家的合作,可以说是第一步。”李谦透露说,一汽正在规划基于大数据等的运营服务方案,后续的想象空间很大。他介绍,包括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包括以什么模式落地,一汽都在考量,谨慎地研究。

      李谦表示,和东软、英特尔的合作,对红旗来说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肯定会有更多相关项目和产品,包括智能驾驶舱,并不是一次性的产品,开发完了完事,它还需要不断的进化,会有2.0、3.0版本。

      至于配备“智能驾驶舱平台”的红旗车何时发布,“2018年,不出意外会在2018的北京车展发布。”李谦说。
 

5.11月8日上市 启腾全新SUV V60正式下线

6.售9.08-10.38万 福迪揽福新增两款车型

汽车之家

福迪汽车 揽福 2016款 2.4L 汽油四驱精英版 5座

           上市时间:11月8日            上市时间:近期
           销售价   :——            销售价   :9.08万元、10.38万元
           发动机   :1.5L            发动机   :2.4L
           变速器   :5速手动            变速器   :5速手动
           车身尺寸:4505/1730/1788mm            车身尺寸:4771/1870/1828mm
 

7.全系2.0T发动机 别克全新GL8首发亮相

8.售6.98-10.08万元 吉利帝豪百万款上市

上汽通用别克 别克GL8 2017款 基本型

吉利汽车 帝豪 2017款 三厢百万款 1.3T CVT尊贵型

           上市时间:11月5日上市            上市时间:日前
           销售价   :——            销售价   :6.98-10.08万元
           发动机   :2.0T            发动机   :1.5L、1.3T
           变速器   :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手动、CVT
           车身尺寸:5203/1878/1805mm            车身尺寸:4631/1789/1470mm
 
 
 
                                                为中国汽车企业服务 为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武宁路423号18号楼901室

             邮编:200062

             电话:021-52680968

             邮址:cpcanews@sxtauto.com.cn

             网址:www.cpca1.org

                       订阅号:cpcaweb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