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乘联会每日快讯(国内)-第3296期
发布时间:2016-11-02 16:11:01    浏览量:1280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多部委紧急磋商,购置税减半政策或再延一年 2.10月汽车库存警戒 二手车或将突破千万辆
3.新能源车超七成未上牌 观望态势明显 4.LYNK&CO能否摸准自主向上的“命门”
产品信息  
5.11月3日上市 一汽-大众蔚领正式发布 6.北汽幻速S6新增三款车型 11月上市
7.全新Equinox或广州车展首发 2017年初上市 8.东风风神AX5将于11月29日上市 搭两款动力

新闻详情

 
1.多部委紧急磋商,购置税减半政策或再延一年16-11-02 来源经济观察报
http://www.eeo.com.cn/2016/1101/293300.shtml
      距离去年出台的购置税减半政策结束还有两个月时间,国家发改委、交通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在11月1日召开部门会议,研究是否再将此政策进行延续。“有些部委倾向于政策延续一年,另一些部委则没有确切表态。”一位与会的消息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他说,有某部委相关人士在现场表示,希望企业能够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无法延续,在替代政策上,现场提出重启汽车下乡、以旧换新以及控制限购城市增加,对已经限购城市定向增加限量等。“但这些似乎需要细化建议方案,来说服决策层。”该消息人士透露,在与会所有部门中,只有一个部委明确对该政策提出坚决反对。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前,决策层并未就购置税减半政策表态。

  去年的9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为促进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自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从政策实施来看,起到了积极效果。2016年上半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96.61万辆,增长14.47%;其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72.14%,增长高于上半年9.23%的整体增速。

  在购置税即将到期的国庆期间,不少地方出现赶搭最后一班车的情况,小排量汽车出现了销售量大增,并带动车市整体上涨。在今年10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正式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交建议,将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延期。“就今天的部门磋商会来看,购置税减半这个政策再延续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上述与会消息人士表示。

  不过,这一举动受到不少质疑。中国政府曾在2010年推行1.6L以下车型购置税减半,当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2.37%,乘用车销量增长33.17%。但是在政策结束后的2011年,汽车销量增幅仅为2.45%,增速为13年来最低水平。

  在业内看来,购置税减半几乎等同于“打鸡血”,只是提前消化了需求。一位外资车企高管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候明确表示,并不希望政府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汽车消费的大起大落对汽车制造厂家而言不是什么好消息,我们希望车市能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中。”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购置税减半政策还是何种刺激政策,汽车产业链一定要保持冷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曾警告说,厂家和供应商不能把“购置税减半”这个短期政策的扶植导向当作长期的战略。“(政策)短期撬动一下需求,但需求不足是因为收入预期下降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沈荣表示。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国务院并没有就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在期满后继续实施做出表态。尽管从目前来看,该政策继续实施概率较大,但后期政策究竟怎么确定,还需要结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因素,存在的变数十分大。
 

2.10月汽车库存警戒 二手车或将突破千万辆16-11-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http://auto.ce.cn/auto/gundong/201611/02/t20161102_17422550.shtml
      进入第四季度,经销商提车任务量加大,加上各地运输部门对公路载货车辆严格管制影响了经销商在途车辆的运输,从而进一步影响经销商订单交付,导致10月份销量下滑,库存量上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指出,依照目前二手车市场的走势,今年二手车市场规模或将进入千万辆时代。

  昨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10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继连续四个月低于50%荣枯线以下,10月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以上,环比上升4.2个百分点。

  流通协会方面认为,10月,汽车市场处于传统旺季,各地方车展陆续举行,经销商开展市场促销活动,市场需求延续了9月份的势头。但10月经销商经营状况与上月相比略差,经销商流动资金状况也有所减弱。

  进入第四季度,经销商提车任务量加大,加上各地运输部门对公路载货车辆严格管制影响了经销商在途车辆的运输,从而进一步影响经销商订单交付,导致10月份销量下滑,库存量上升。

  从库存预警分指数来看,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有所下滑,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均有上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表示,10月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较好,预计在1.6L及以下车辆购置税减半政策下,未来还有一波购车高峰期。

  此外,肖政三还指出,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明年退出,可能会影响明年汽车市场的整体涨势,从流通协会的角度来讲,希望1.6L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能够继续实施。据肖政三透露,目前,国家相关部委也正积极研讨该政策的下一步走向。

  新车销量持续攀升,从而带动了二手车的流通。据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9月,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为89.30万辆,环比增长3.47%,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3.95%;二手车交易额为513.43亿元,环比上升2.90%。其中,客车增幅明显,提高7.36%,轿车市场继续回暖,交易量提高1.19%。

  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表示,客车和货车交易量的提升,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中国经济的触底反弹。

  截止今年9月,2016年二手车累计交易量为739.20万辆,同比实现7.37%的增长。前三季度累计交易额为4241.08亿元。

  沈荣指出,9月,二手车市场继续回暖,交易量再次增长,但整体增幅不及8月。进入第四季度,在小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刺激下,新车销量会相应有所提高,从而为二手车市场提供了增长动力。同时,依照目前二手车市场的走势,今年二手车市场规模或将进入千万辆时代。

  此外,肖政三表示,二手车市场也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例如二手车出口等。国外一些区域对于二手车有着一定的需求量。同时,肖政三认为,提高二手车流通率,能深刻体现出汽车行业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践行。
 

3.新能源车超七成未上牌 观望态势明显16-11-02 来源:北京商报
http://www.bbtnews.com.cn/2016/1031/166599.shtml
      单独摇号、不限行、购车补贴等利好政策,持续催生着北京新能源车的指标“热”。然而,在新能源车指标摇号告别百分之百中签时代的同时,截至目前,未上牌的新能源车指标量却超过今年新能源车指标总量的七成。业内人士认为,很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仍处于观望状态,但随着明年北京新能源车补贴的持续退坡,以及新能源车种类的日益丰富,今年底前,京城新能源车销量可能会再度爆发。

  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示范应用新能源指标额度为6万个,其中个人5.1万个、单位3000个、营运6000个。而受今年北京新能源车申请人数持续位于高位的影响,5.1万个个人新能源车指标已发放完毕。但是,在新能源车指标火热的情况下,上牌率却并不高。根据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统计,截至今年10月9日,个人及单位新增上牌纯电动小客车为1.63万辆。这意味着,今年仍有4.73万个新能源车指标持有人尚未购车,占今年北京新能源指标总量的72.8%,上牌的“冷”与指标申请的“热”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在近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公室公布的今年10月指标申请情况中,已经出现了新能源车指标“回池”的情况。据了解,今年2月26日中签,但使用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导致过期的数量为3981个,按规定将纳入最新一期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

  汽车市场专家颜景辉认为,新能源车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有待完善,以及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然较短导致的“里程焦虑”,使很多手握新能源车指标的消费者产生观望情绪,但随着新能源车自身技术的加强,与充电桩布局的进一步合理,消费者将逐步接受新能源车并出手购买。同时,目前新能源车指标已成为稀缺资源,如果持有新能源车指标的消费者选择“弃号”,未来的申请难度将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新能源车补贴的再度退坡,将有望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今年4月,在北京市财政局、市科委、市经信委联合发布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细则(修订)》中显示,北京市2016-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今年纯电动小客车按续驶里程不同,分别补贴2.5万元、4.5万元和5.5万元。明年,按续驶里程不同将分别补贴2万元、3.6万元和4.4万元,补贴金额明显退坡。按照一辆续航里程在25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小客车计算,如果消费者选择在明年购买,由于补贴的减少,将比今年多花费2.2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部分新能源车指标的陆续到期,以及明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将使部分消费者放弃观望,选择出手新能源车,今年底京城新能源车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爆发。
 

4.LYNK&CO能否摸准自主向上的“命门”16-11-02 来源: 中国汽车报
http://www.cnautonews.com/pl/201610/t20161031_501490.htm
      品牌向上,已成为自主品牌汽车转型的“集体任务”。在这条向上之路的苦苦探索中,自主品牌车企可谓前赴后继。

  吉利汽车似乎更快地进入了角色,找到了感觉。日前,全新中高端品牌LYNK&CO在德国柏林的全球发布以及第一款概念SUV的亮相,向业界证明吉利的品牌向上之路步入新境界。

  “吉利要打造车轮上的智能手机。”在吉利汽车集团旗下全新品牌LYNK&CO发布会现场,LYNK&CO高级副总裁魏思澜抛出的这句话似曾相识。十几年前,同样是吉利汽车,初出茅庐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给出这样一个公式:“汽车=四个轮子 两个沙发”。十几年后,吉利对汽车的定义被颠覆成“四个轮子 智能手机”。这样的改变背后意味着时代在变、需求在变,吉利在主动应变。

  选择多品牌战略展开攻势,实现品牌向上的路径,并不是吉利首创。但由于品牌定位划分不清、产品力不强、分工不明确、营销混乱等诸多因素,多品牌战略曾让不少自主品牌车企付出了代价,其中也包括吉利。

  这一次,LYNK&CO品牌的到来似乎与众不同。LYNK&CO品牌定位于吉利和沃尔沃之间,三个品牌有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其中吉利品牌的全系产品对标主流大众市场,从产品系列到价格定位覆盖低、中、高端市场;LYNK&CO品牌从中端市场切入,主打年轻、时尚、智能;沃尔沃则依旧主攻高档车市场。LYNK&CO品牌的加入,丰富了吉利汽车旗下的品牌阵营,实现了三个品牌之间的无缝对接。事实上,无论是对市场进行更加全面的覆盖,还是真正实现向上突破的目标,LYNK&CO品牌的诞生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肩负重任的。

  LYNK&CO品牌诞生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在核心技术领域向上突破的又一次探索和尝试。出自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的LYNK&CO品牌,汇集了吉利和沃尔沃双方的心血,双方共同开发的全新中级车模块架构CMA将用于LYNK &CO品牌的系列车型开发。不仅如此,未来沃尔沃的中小型车也将与LYNK&CO品牌共享CMA模块。在这个模块下,还将诞生LYNK&CO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以及满足“互联网 ”需求的智能汽车。可以说,通过在核心技术上的联合开发和模块共享,吉利汽车为LYNK&CO品牌积蓄了开发能力、打下了技术基础,也使吉利依托LYNK&CO品牌实现向上冲击的目标有了更多的底气和资本。

  按照吉利公布的计划,明年四季度,LYNK&CO品牌首款中级SUV将在中国上市,随后将征战欧洲和美国市场。在国内市场,LYNK&CO品牌为自己定下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与德系车为首的合资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未来,LYNK&CO品牌还将承担吉利30%~40%的销量任务。

  从品牌定位、产品开发以及核心技术研发模式等方面的思路、规划和动作看,吉利在推出LYNK&CO品牌的过程中都抓住了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的“七寸”。清晰的品牌定位为吉利的品牌阵营注入了“新鲜血液”;利用优质资源通过对核心技术的联合开发,强健了LYNK&CO品牌的“筋骨”。

  成功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与合资品牌展开同场竞技、实现“叫好又叫座”的销量目标,这些自主品牌向上之路必过的难关,吉利是否能依托LYNK&CO品牌实现再次突破,仍需实践检验。
 

5.11月3日上市 一汽-大众蔚领正式发布

6.北汽幻速S6新增三款车型 11月上市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11月3日            上市时间:11月
           销售价   :——            销售价   :——
           发动机   :1.4T、1.6L            发动机   :1.5T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7速DSG            变速器   :5速手动
           车身尺寸:4559/1793/1487mm            车身尺寸:——
 

7.全新Equinox或广州车展首发 2017年初上市

8.东风风神AX5将于11月29日上市 搭两款动力

           上市时间:2017年初            上市时间:11月29日
           销售价   :——            销售价   :——
           发动机   :1.5T、2.0T            发动机   :1.4T、1.6L
           变速器   :6速自动、9速自动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自动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
 
 
 
                                                为中国汽车企业服务 为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武宁路423号18号楼901室

    &, nbsp;        邮编:200062

             电话:021-52680968

             邮址:cpcanews@sxtauto.com.cn

             网址:www.cpca1.org

                       订阅号:cpcaweb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