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乘联会每日快讯(国内)-第3312期
发布时间:2016-11-24 16:13:46    浏览量:1418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2017年中国车市会不会出现“零增长”? 2.我国汽车企业驶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
3.大浪淘沙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将面临严格考验 4.首款车2018年下线 威马汽车产业园奠基
产品信息  
5.瑞风S7或2017年3月上市 定位7座中型SUV 6.宝骏510或2017年一季度上市 定位低于560
7.一汽奔腾X40内饰曝光 配中控大屏 8.2016广州车展:华泰圣达菲多款新车上市

新闻详情

 
1.2017年中国车市会不会出现“零增长”?16-11-2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丛刚
http://www.mrjjxw.com/shtml/mrjjxw/20161124/93455.shtml
      从2000年占比全球销售份额的3.6%,到2015年占比达到27%,中国市场规模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一。这个“第一”固然重要,但是汽车行业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由于越来越多地受到交通、环保等因素制约,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今年前10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达13.8%,远高于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6%的预期,在每日经济新闻和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举办的2016年(第八届)中国猎车榜圆桌讨论会上,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直接抛出了中汽协会为什么会“看走眼”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现场回答说,今年高增速跟1.6升购置税减免政策有关,协会认为如果政策得到延续,增速不会那么高,大家猜测该政策可能到今年底就停止了,所以疯狂地购买。

  在购置税减免政策出台前,虽然很多企业在去年二季度实施了“官方降价”,但是市场反馈微乎其微,上半年增速仅在1%左右,而利好政策一出,车市便从去年10月开始启动,至今维持了久违的增长率。

  如果在中国车市即将取得第八个全球第一的时候,却依然停留在“政策市”的水平,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忽高忽低的增长率与政策的连贯和稳定性关系极大,购置税减免政策不应该戛然而止,而是需要有替代的后续政策,这一政策更应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和优化,鼓励先进并淘汰落后。

  目前,后续政策还没有明确的消息,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已经形成,今年的高增长成为定局,明年的市场会怎样?

  来听听企业人士怎么说?长安汽车副总裁龚兵认为,如果购置税延续,明年可能达到6%左右的增长率,如果不能延续,可能是2%到5%之间;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高新华则认为,如果政策不能够延续,明年甚至会出现零增长。

  这不是耸人听闻,因为自主品牌今年的快速增长与购置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排量小、车型更新换代时间短,自主品牌抓住了这一成长机会。

  “零增长”是否意味着中国车市又将迎来一次谷底?并不是。如果中国汽车产销量能够达到2700万辆的规模,这对于主要以国内消费为主的汽车行业来说,基本已经达到交通、能源、环保等方面能够承载的上限了。

  今年的增速是13%,中国品牌都在成长。师建华也认为,未来保持2700万辆的零增长,也是不错的。

  “低价格一定不是出路,只要你的产品好,哪怕价格跟合资品牌一样都不是问题。”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表示,淘汰落后车型,把财力结构调整好,不盲目上量,这才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购置税政策对车市会有短期影响,但是放到中长期来说,其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整体车市发展是由经济的持续发展来决定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整体的豪华车市场会有比较稳健和持续的发展。

  产销规模不可能无限上升,所以短期刺激不等于长期发展。根据消费者需要,提高效率和品质,是汽车供给侧改革落地的关键步骤。对于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如何面对工业4.0、新能源、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才是决定未来走向的战略性课题。
 

2.我国汽车企业驶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能化16-11-24  : 经济日报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11/23/t20161123_18038250.shtml
      以“新科技,新生活”为主题的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自11月18日拉开帷幕以来渐入佳境。作为年底汽车界的最后一场盛宴,广州车展除了展示汽车产品和技术之外,还被赋予了总结当年车市和预测来年车市的功能,被业界誉为“中国车市的风向标”。

  本届车展上,各车企纷纷向高端化、电动化、智联化方面转变。业内人士认为,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年底将到期,新能源汽车也将面临补贴逐年减少的现实压力。在市场尚无明显驱动力的情况下,明年如何布局实现持续增长,已成为国内所有汽车企业面临的考验。

  自主汽车发力高端

  在本届车展上,自主品牌汽车的表现颇为高调。与往届车展仅发布新车型不同,此次各家车企纷纷发布全新高端自主品牌,正式进军高端市场。比如,长城汽车推出价格区间在15万元至20万元的新车“魏派”;上汽荣威推出了新能源互联网SUV荣威eRX5;吉利汽车发布了全新品牌LYNK&CO,也是想向外界传递其直面主流合资品牌的信心。

  广汽乘用车总经理郁俊表示,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不能一直在15万元以下的市场拼斗,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上跟合资品牌竞争,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面对自主品牌高端化,业界也有不少担忧,自主高端品牌的路并不好走,仍然面临产品规划、品牌定位、市场销售等方面的挑战。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认为,自主品牌高端化不是一个新话题,每一家自主品牌车企一直都在致力于品牌和产品的突破。总体上来说,无论是客户需求、自身的能力水平还是品牌的积淀都已经达到了良好状态,在当前整个社会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如果再通过三五年的耕耘,这种突破产生的效果会非常好。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在SUV领域的强势表现,也让市场对本届车展上自主品牌高端化颇为期待。对于已经在SUV市场站稳脚跟的自主品牌来说,如何在稳住现有优势的情况下向更高级市场进军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今年广州车展上的新品牌和新车型也将承担起品牌向上的重任。

  新能源车再担重任

  新能源汽车的火爆显而易见。本届车展共展出车辆1130台,新能源汽车就达到146台,上届广州车展只有25家车企的31款新能源车上市。

  几乎每家厂商今年都推出了一款甚至几款新能源车,量产车、概念车频频亮相。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纷纷带来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参展。在国际车企中,大众汽车在巴黎车展首发的纯电动概念车I.D.在本届广州车展迎来亚洲首秀,丰田展出了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未来”,上汽通用汽车全球首发别克Velite新能源概念车,显示了国外车企对新能源车的极大热情。

  车企对新能源车的热情,预示着在未来汽车产业中将会有更多厂商把先进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研发中,也使成本更低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大众的I.D.为例,其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至600公里。同时,大众汽车很可能会为I.D.配置不同容量的电池。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汽车一样,这将有助于更便捷地与驱动系统匹配,以便更好地适应车主的个性化需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至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7万辆,同比增长82%,尽管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但从今年广州车展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站在高速发展的“风口”上。业内人士认为,车企扎堆推出新能源车,无疑证明了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展的全球性趋势。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制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在这届广州车展上,展出的太阳能、氢能源和空气混动等技术预示了新能源汽车今后突破的方向。另外,除了传统的充电桩外,不少充电桩运营服务商还推出了移动充电车、智能充电立体车库和智能网联充电站等。按此节奏发展,只要假以时日,新能源技术一定会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进步。

  加速布局智能产品

  本届车展,东风日产带来了富有激情与科技元素的NISSAN全新GT-R、尝鲜未来的TeRRA概念车,同时发布“i3计划”,描绘了以全价值链智能化升级引领未来汽车生活的美好愿景。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先鹏表示,“i3计划”的发布标志着东风日产正式进入YOUNG NISSAN 3.0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东风日产客户年”的深化与升级。2017年,东风日产将着眼未来,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全价值链智能升级,开启智能化“人·车·生活”新时代。

  实际上,汽车的新能源化,也为今后汽车的智能互联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各大车企主推的功能。

  宝马、大众、广汽、沃尔沃等各大车企展台推出了多款智能车型,开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比如,广汽集团全球首发的EnLight电动概念车,拥有无人驾驶与手动驾驶双重操控模式,车内还设计有一个“生态箱”,既能调节监控车内空气质量,又可以作为车内景观,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有机融合。

  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表示,全球布局中研发先行,今年年底广汽会在北美建立一个研发中心,着眼于无人驾驶、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造型设计的灵感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共享出行也成为传统车企布局的重点,不仅大众、奔驰开始尝试出行服务,宝马、奥迪等也推出了商业理念。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刘智认为,汽车行业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革,豪华汽车必须拥有真正的创新和极致的个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在电动出行、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促使汽车行业大变革的今天,人们在更加注重品质和细节的同时,更加讲求以创新的内涵来表达个性和眼界”。
 
 

3.大浪淘沙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将面临严格考验16-11-24 来源: 环球网    作者:张茜楠
http://auto.huanqiu.com/globalnews/2016-11/9721871.html?timer=tc
      据英国路透社11月19日报道,中国提供了总计达45亿美元的购车补贴,扶植环保汽车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然而,中国准备逐步收紧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淘汰一批弱势的国内电动汽车制造企业。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当地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并没有申请昂贵的生产执照,他们更倾向于在设计和技术创新领域进行投资。分析人员指出,一旦这些电动车制造商没能获取生产和销售电动车的营业执照,那么未来的花费将是巨大的。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中国政府仅去年一年在电动车市场的补贴金额就高达45亿美元。希望通过此举降低燃料进口,改善大城市空气质量问题,并且促进车企技术进步。比亚迪e6车型的补贴占到了其标价的1/3之多。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多家汽车制造商都推出了电动车,其中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展出了为数不少的电动车型,而通用汽车则推出了一款概念车,展示了其新能源汽车的风采。与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同,北京方面积极寻求科技公司和其他领域的投资。电动车创业公司如乐视、威马汽车等已经募集了上百万美元,用于研发绿色科技。

  今年1至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33.7万辆,包括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迅猛,但是距离到2020年达到500万的销售目标还是有些困难。

  最近几个月里,政府已经打压了部分制造不达标汽车的公司。补贴政策将会收紧,新出台的制度要求车企必须申请生产纯电动车的营业执照。新制度还包括知识产权、研发技能、销售与售后支持、试生产至少15辆汽车等等。除此之外,新出台的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条例,比如电池质检,也会让一些弱势车企步履维艰。

  自3月以来,只有少部分车企,比如老牌车企北京汽车和奇瑞汽车以及其子公司被授予了电动车营业执照。而这些车企只占了所有申请者的1/4。国家发改委对此没有做出回应,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没有发表看法。

  一些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包括腾讯和富士康投资的车企,都迟迟不提交申请。这些公司表示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距离生产电动车还有一些时日,另一方面他们还期待政策能做出调整。

  蔚来汽车的投资方为腾讯和高瓴资本等等,其蔚来汽车副总裁郑显聪(Jack Cheng)表示公司会申请营业执照,但只会等到公司生产出第一辆电动车之后才会申请,蔚来汽车会延迟在生产领域的投资,转而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安徽江淮汽车寻求合作。

  开云汽车作为一家电动车初创公司,创始人王超表示,相比于申请生产执照,自己更倾向于收购一家汽车制造商,该制造商的营业执照可以用于生产电动车。王超说到,如果花费上百万元,你只能获取一个执照,但是如果收购一家公司,那么你还能得到一家工厂。

  发改委颁发的生产执照是销售电动车的先决条件。没有中央批示,公安机关是不可能给车企发放营业执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新政策有助于电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影响到市场的短期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电动车生产会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性价比。

  在新政策下,估计电动车企业需要至少30亿元来满足新的研发、销售和工厂标准。虽然这些初创企业有足够的资本,但是目前他们并不愿意申请生产执照,尽管有人认为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例如,蔚来汽车提到公司计划于年底之前在国内外募集29亿美元,但是他更希望把钱花在技术研发领域。每辆车的生产都需要支付部分资金给安徽江淮汽车,尽管他认为未来与江淮的合作关系会更加深入。

  中国正在规范这些想要生产环保智能电动车的车企,汽车行业的高管们认为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急速发展将接近尾声。

  王超表示:这是电动车行业的黄金年代,在接下来的2到3年里,是不会出现新公司的。王超预计只有一小部分电动车企业会脱颖而出,目前有20多家电动车企业,他们大多都会生产新车,也许有些车企还没等生产出电动车,就会被市场淘汰。
 
 

4.首款车2018年下线 威马汽车产业园奠基16-11-24 来源新浪汽车
http://auto.sina.com.cn/news/hy/2016-11-24/detail-ifxyawmm3182067.shtml
      日前,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开工奠基仪式在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举行,该园区建成投产后将拥有年产2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首款纯电动量产车型预计于2018年正式下线。

  威马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园区总占地约1000亩,一期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人民币,集中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2016年起,零部件配套工厂和自动驾驶试验区先行开工,未来全部达产后,将拥有年产2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威马汽车CEO沈晖表示,威马汽车第一个整车平台的首款纯电动车型将于2018年在温州下线,投产后将投入至少1000台车辆在温州市测试运营,未来有计划出口到美国市场。威马汽车目前已与包括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世界级供应商、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辆研发制造、新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威马汽车简介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是国内一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任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等职务。威马汽车的名字WM是德文Weltmeister世界冠军单词的缩写,意为威马要制造“世界冠军”级的智能汽车产品。未来,威马汽车将围绕1个核心架构,延伸出“STD”和“PL”2个整车平台,2018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一款高品质主流智能电动车型。目前威马已经拥有超过600人的核心团队,分布在德国、上海、北京、成都、温州五个地区。
 

5.瑞风S7或2017年3月上市 定位7座中型SUV

6.宝骏510或2017年一季度上市 定位低于560

           上市时间:2017年3月或4月            上市时间:2017年第一季度
           销售价   :——            销售价   :6-8万元
           发动机   :2.0T            发动机   :1.5L
           变速器   :6速双离合            变速器   :6速手动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4220/1740/1605mm
 

7.一汽奔腾X40内饰曝光 配中控大屏

8.2016广州车展:华泰圣达菲多款新车上市

           上市时间:2017年            上市时间:日前
           销售价   :——            销售价   :7.18-10.88万元
           发动机   :1.6L            发动机   :1.5T、2.0T柴油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6速手动
           车身尺寸:——    &nb, sp;       车身尺寸:4426/1862/1709mm
 
 
 
                                                为中国汽车企业服务 为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武宁路423号18号楼901室

             邮编:200062

             电话:021-52680968

             邮址:cpcanews@sxtauto.com.cn

             网址:www.cpca1.org

                       订阅号:cpcaweb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