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李伟利:燃料电池车未来十年会迎发展新高潮
发布时间:2017-12-08 16:50:36    浏览量:1221次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12月7日,在由《中国汽车报》主办、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鼎力协助的“2017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论坛暨第14届全国百家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颁奖典礼”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制造业信息处处长李伟利发表《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主题演讲,抛出三个主要观点。

      观点一:超大规模的汽车消费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

      “节油、环保、经济增长动力、自主品牌弯道超车……虽然各自考虑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各方的共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缓解能源消耗问题。”李伟利说。

      李伟利分析,2016年我国汽车保有量是1.9亿辆,到2020年达到2.8亿辆难度应该不大,预计2025年还将达到3.6亿辆,峰值点则有可能攀升至6亿辆,“不管能否冲上6亿辆,中短期3亿保有量是业界达成共识的,这就意味着,按目前的情况预测,我国将有2亿吨的石油缺口。”

      事实上,到2016年,我国整个进口原油消费量是3.81亿吨、进口依存度65%,已经大大超过石油进口依存度的警戒线,并且依存度还在一直增长。也就是说,如果再增加2亿吨的石油消费,就需要再有4个沙特阿拉伯这样的石油供应国为我国供应石油,但显然这并不现实,可见能源消耗问题已显得非常紧迫。

      观点二:现行政策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初始增长,双积分政策将促使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几年继续呈线性增长,大规模增长靠汽车功能变化和消费者构成变化。

      李伟利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经是全球第一,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补贴、牌照和直接干预为主的政策所带动的,“政策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这个规模也是有上限的。”

      未来双积分政策将从供给侧有效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实现从原来的政策驱动逐步向市场驱动转变。“这主要因为供给在大幅增加。现在我们的产品还是以补贴导向车型为主,车型设计主要考虑的是能否拿到最高补贴,并没有考虑消费者的需求。未来产品供给丰富以后,尤其跨国公司大量介入,一定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设计产品。”李伟利说。

      不过新能源汽车要真正被市场广泛接受,还是要靠功能的增加以及消费者构成的变化。可以预见,到2025年,90后将成为最大的购车群体,在这个年轻的群体眼中,车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智能化的终端。“产品功能的多样化将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能满足不同需求的新能源车也将更容易被年轻消费群体接受。”

      观点三:新能源汽车结构将出现显著变化。

      “这一变化在未来3~5年就会发生。”在李伟利看来,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主要模式还是以低端为主,但未来随着跨国公司进入市场,发展趋势一定是中高端车并行。目前以纯电为主体的格局还会持续几年,但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将随着补贴政策的退出而出现转机。

      从这几年来看,燃料电池车在全球的热度不断攀升,预计2020年产品多样化现象将会持续出现。“它跟纯电动车不一样,不需要在家里面建充电设施,这是跟传统车一样的模式。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目前价格的确太贵了。如果能够把价格降下来,并有一部分的产业化规模来推动,相信未来十年燃料电池车发展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李伟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