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动充电设备市场高景气度
发布时间:2019-03-11 15:11:48    浏览量:1763次    
      来源:带着南风看世界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稳定

      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发展,2012-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CAGR达到113%。在补贴退坡影响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一定波动,尤其是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市场不达预期,但整体上升势头却从未改变。

      2018年,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118.8万台,同比增速5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销量101.7万台,同比增速76%。由于政策政策切换,6-7月曾出现销量下滑,但随后市场又顺利回归,平稳发展。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0万辆。此外,在2017年5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也表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700万辆,可见增速极为稳定。

      新能源车行业带动充电设备发展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不断增大,与日俱增的还有配套的充电设备需要。当下电动汽车的电能补给方式主要分为充电和换电两种。在我国主要以充电为主,换电站数量相对较少。

      具体来看,充电模式又分为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常规充电设备为交流充电桩,充电时间较长,但对蓄电池寿命影响较小,且设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快速充电设备为直流充电桩,可为非车载电动汽车电池提供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由于其功率通常为50-100kw的大功率,需要配备专用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因此安装成本高于交流充电桩。

      交流及直流充电桩在充电时长、投资成本、技术难度及应用场景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直流充电桩成本普遍在3-5万元左右,而交流充电桩由于没有变压器、滤波装置等部件,成本较为低廉。

      国内充电桩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设备生产商、充电运营商及整体解决方案商。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2013年及以前的初步试水阶段;其二、2014年及以后的较快成长阶段。

      在试水阶段,国家扶植的重点仍在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行业标准及运营模式尚在摸索,因此除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外,基本没有民营资本进入充电桩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在国家扶植引导下,民营资本开始进入该领域。

      2014-2017年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从3.1万个增长至21.4万个,CAGR达到91%,同时2017年私人充电设施数量达到23.2万个,呈现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合计80.8万个,其中公共类充电设施32.8万个,比2017年增加11.4万个,私人充电设施48万个,比2017年增加24.8万个。当前我国新能源充电桩保有量虽然位居全球第一,但整体建设速度仍落后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

      与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2020年车桩比近1:1的目标相比,当前仍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按照2020年车桩比1:1的目标来进行估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市场累计规模将在140-177亿元左右,到2025年,该数字将在770-1290亿元左右,2020-2025年新增市场CAGR将在25%-50%之间,景气度有望持续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