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 概 要
1. 青睐哈飞骏意 物流新时代下的微客机会
2. 日产商用车赢得纽约出租车竞标
3. 徐工接受秘鲁测试 南美市场前景乐观
4. 江淮汽车:国际化战略有所收效
5. 陕汽重卡“新疆造”4月亮相乌鲁木齐
6. 沃尔沃将与东风合资在杭生产优迪卡车
7. 校车市场需求放大 客车将打开成长空间
8. 华菱重卡轻量化车型洛阳受热捧
1.青睐哈飞骏意 物流新时代下的微客机会
最近一段时间,开家政公司的陈阿姨一次性给自己的小公司购置了两辆哈飞骏意,这让同行们十分的不解。大家都认为,家政行业本身并不需要什么运输业务,买一辆面包车已显得多余,更何况是两辆。
对于这些议论,陈阿姨有着自己的想法
春节期间,陈阿姨无意中听朋友谈起多个城市都建设物流中心的事情。据朋友们说,物流中心的最大好处是实现规模优势并大幅降低总的成本。陈阿姨立马想到了蔬菜配送的主意。
在陈阿姨的印象中,顾客一般都比较忙,没有时间来买菜。这部分事情往往也是由家政人员来代劳的。虽然从单价上蔬菜这些看好像不怎么赚钱,但和批发价相比也很不少,况且从长远来看也有很好的钱景。
如果利用自己已有的渠道,在做家政业务的同时,也做蔬菜配送的业务,两者之间的业务就可以相互促进,实现更多的盈利。
况且,同行们基本上也不涉足这个看起来利润并不丰厚的环节。
陈阿姨说,本市物流中心的即将开业,一定会进一步的降低外地蔬菜的采购成本,从未来市场的利润率一定还会有提高的空间。陈阿姨也坦陈,从当前的运量来看,买两辆骏意是显得很多余。但车子经常跑起来的话,也算是一种流动的广告。而且哈飞也是多年来的老牌子了,质量口碑一直都不错,平时再稍微爱惜一点,多跑几年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投资趋势,物流中心不仅意味着大手笔的资金投入,同时也意味着极高的专业化水准、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这些优势,恰恰是传统批发市场的软肋。
在今年的两会上,虽然物流中心并不是八大民生问题之一,但实际上多个问题都涉及到了物流领域。因此,物流中心的纷纷建立必将对运输市场构成深远的影响。对微客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微客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价格更高的轻客。这样一来,成本优势直接凸显了出来。而像哈飞这样的汽车企业,又在传统的微客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不仅造型更加美观,而且各方面的性能也有了很大提升。据了解,哈飞骏意车型考虑到实用性,不仅内部空间宽大,加强车身设计及更加节油的动力系统,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和故障几率,更符合当前的物流需求的。不妨来看,物流中心的纷纷建立,为微客市场也提供了新的市场机会。
2.日产商用车赢得纽约出租车竞标
日产NV200型商用车4月2日赢得美国纽约市招标,从明年起作为出租车在纽约载客。
与纽约现有出租车型相比,这款以轿车为平台建造的商用车将为乘客提供更为宽敞的腿部空间,全透明顶棚可让观光客一览城市摩天楼,除味装置和自除菌座椅套则可向搭乘者提供卫生的环境。
纽约出租车和租用车专员戴维·亚斯基说,NV200之所以赢得竞标,是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兼顾观光、舒适、安全。
这款车采用推拉式车门,使上下车更加安全;左右门之间的宽敞腿前空间使乘客能便捷地从左侧门移动到右侧门;行车导航系统使司机遇到陌生的地点不再茫然。
“纽约人重实用,也欣赏品质。这款车比我们现有出租车品质更高,”亚斯基说。
竞标中,福特等其他竞标产品或多或少显现一些不足。亚斯基说,日产NV200定于明年10月正式上路运营。截至2018年,如今在纽约街道上奔跑的所有品牌出租车将全部淘汰。
另外,日产汽车一名发言人说,正考虑以电动车竞标城市出租车。
3.徐工接受秘鲁测试 南美市场前景乐观
近日,在南美的秘鲁,卡车组织在施工现场,对正在施工的自卸车举行了一次大型车辆性能测试活动。被选中参加测试的卡车包括依维柯(IVECO)、沃尔沃(VOLVO)、奔驰(MERCEDESBENZ)、中国一汽(FAW)、中国徐工(XCMG)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
此次测试选择了相同的工况环境、相同负荷、相同行驶路线,对车辆稳定性、制动性、燃油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分析,并由专家对测试结果进行技术评定。
中国徐工NXG3251D3KC自卸车在燃油效率测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专家指出,徐工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加上紧凑的整车结构布局和合理的动力匹配,是节油技术成功的关键,这在油价节节攀升的南美市场,非常有竞争优势。
从2010年以来,徐工汽车在秘鲁已经销售200多台自卸车,因其质量稳定、节油效果突出等优势,市场反映一直很好,2012年更是订单不断。徐工汽车秘鲁的经销商在得知上述测试结果后,非常高兴,表示对徐工汽车在南美市场的前景更加有信心了。
4.江淮汽车:国际化战略有所收效
江淮汽车2011年销售市场内外开花,营业收入保持正增长,但过高的成本吞噬了利润,全年业绩增收减利。
2011年,汽车行业销量增长2.45%,其中,乘用车增长5.19%,商用车销售下降6.31%。同期,公司全年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46.65万辆,同比增长5.4%。细分产品中,轿车全年累计销售14.59万辆,同比增长25.25%;客车底盘2.56万辆,同比增长6.93%;重卡3.43万辆,大幅增长接近4成。重卡逆势增长,得益于江淮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在品牌和产品上做出变革。江淮以“江淮重卡”取代原“格尔发重卡”成为主品牌,“格尔发”降级为牵引车子品牌,格尔发H系、M系和L系,分别对应高端、中端和窄体车型。江淮重卡还将各型驾驶室与不同动力总成和驱动形式的公路车和工程车组成灵活的搭配,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公司轻卡等车型销售虽然由于市场需求紧缩以及遭遇外资及合资品牌产品竞争而出现下滑,但仍继续保持原有市场比例。
销售的增长,保证了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并未能同步实现增长。201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8%;但同时因高位运行的原材料价格压缩了主营业务毛利空间,导致公司全年净利润大幅下滑46.88%。上年,占比公司总营收88.54%的整车产品营业利润率为13.50%,较上年下降2.38个百分点;占比总营收6.53%的底盘产品营业利润率下降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相对较小。
江淮汽车出口增长成为业绩亮点,公司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全年累计出口汽车6.63万辆,增长约2.07倍;出口实现营业收入36.22亿元,增长大约195.54%。其中,江淮汽车在巴西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江淮汽车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进军巴西市场。对于出口车型,公司在江淮原型车基础上,进行了240余项适用性和技术性改进,并从产品消费定位、销售网点、营销策略以及售后服务等多方面予以跟进配合。目前江淮汽车对巴西的出口量已经超过我国其他所有品牌在巴西市场的总量。
由于继续受到城市限车、房地产限购、高铁缓建以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2012年行业商、乘用车产销增速减缓。坚持创新以及深化国际化战略,同时加强成本控制,江淮汽车今年有望克服困难实现增长。
5.陕汽重卡“新疆造”4月亮相乌鲁木齐
陕汽集团在乌生产线一期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毕,初步预计4月初可以进行试生产,当月月底首批在乌鲁木齐完成总装的30辆重型卡车将正式下线。
记者3月27日在陕汽集团新疆公司的总装车间里看到,用于生产的机器都已基本安装到位,几位工人正在对生产线进行打扫,30多个崭新的驾驶舱已经被运到生产车间,准备上生产线开始总装生产。该公司副经理张炜告诉记者,安装工作已经基本完毕,预计4月初就能进行试生产。
据了解,陕汽集团5万辆重卡新疆基地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总体规划为年产5万辆重型卡车,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生产规模为年生产重型卡车2万辆、专用车1万辆;二期项目于2014年底建成,生产规模为年生产重型卡车3.6万辆。该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的生产总值将达到150亿,为地方贡献税收十多亿元。
张炜说,一期建成投产后,需要1800多位产业工人,由于目前新疆这方面的技术工人较少,预计将有近一半来自总部派遣。不过,当项目全部完工后,需要的3000多位工人绝大部分将在本地招募。他说:“工资现在我不好说,但是陕汽总部一线工人工资高的时候可以达到七八千元。”
据介绍,陕汽集团为了保证陕汽重卡新疆基地项目能够按时完工投产,在去冬今春的冬季施工中多掏了560万元费用。为了能尽早建成厂房等设施,总公司买了20多辆小型烘干车用于烘地,光油费每天就要花费近4万元,而且为了鼓励基建工人在冬季不停工,公司还大幅提高了工人低温下作业的工资。
今年乌鲁木齐市实行“提前开工奖,延迟开工罚”,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拿出200万元,用于奖励早开工、早竣工、高质量的重点建设项目。对此张炜说:“我知道乌鲁木齐有早开工的奖励,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乌鲁木齐市政府目前如此重视重点项目推进,当然是希望项目建设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而对企业来说,推进项目早开工绝非为了取悦政府,更重要的还是从企业自身战略考虑。”他告诉记者,重卡的销售高峰是在每年的3月-5月,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只能等明年了。因此,对陕汽集团来说,新疆基地越早投产,越有利于陕汽在竞争中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张炜表示,如果陕汽项目能够尽快投产的话,将就地解决改装、维修等售后服务的问题,对陕汽提高市场占有率帮助巨大,不仅能满足新疆需求,还将为陕汽开辟中亚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新疆工厂由此也将成为陕汽集团重要的战略棋子。同时,这也将大大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张炜希望就像陕汽带动陕西高陵(陕汽集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一样,能为乌鲁木齐市和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说到重卡基地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张炜讲了一个故事:“十几年前,陕西高陵县还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县,曾有‘吨粮县’的美誉。但2005年我去高陵工作的时候,因为给教师发不出来工资,我原来的老师还曾经一趟趟地跑到当地政府部门要教育经费。而现在,在陕汽的带动下,高陵县已是全国闻名遐迩的‘重卡之城’。在县里,仅为陕汽做配套的各类企业就有600多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总产值的80%以上,高陵也由此成为陕西省‘十强县’之一,富裕得都已经开始普及15年义务教育了,在西安地区是头一个。我的老师如今也不用再磨着县政府要教育经费了。”
张炜说:“我不敢说陕汽在新疆也能实现如此大的带动作用,但是起码可以说‘不是没有可能’”。
据了解,开发区(头屯河区)目前非常重视汽车企业的建设,该区已吸引了陕汽、重汽、东风等重卡生产企业以及上海大众来此落户,并明确提出了“着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完善汽车配套产业”的目标,目前已规划数千亩的土地作为汽车产业配套企业基地。
6.沃尔沃将与东风合资在杭生产优迪卡车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博(P r stberg)在今天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预计,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受到调控,但依然看好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建设增长,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据全球市场的占比也会继续提高。
目前,沃尔沃集团是世界第二大重型卡车和大型客车制造商,第三大建筑设备制造商,不过在中国,公司的主要收入贡献来源还是建筑设备。2011年,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中国保持装载机和挖掘机总量市场第一的地位。此外,沃尔沃重型客车中国市场与上半年同期相比也增长了13%。
“中国已经是我们的第三大市场,目前中国的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8%,主要来自工程机械和建筑设备的贡献。”潘伟博告诉记者,“当前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疲软,中国的经济增速指标虽然降到7.5%,但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很高的增速,预计我们中国市场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比例会不断扩大。”
潘伟博透露,沃尔沃集团目前在中国已经在开展卡车、客车、建筑设备、发动机等所有公司旗下的业务,其中建筑设备的销售占比最大,超过70%,尽管中国的房地产领域受调控影响,但公司在房地产建筑领域供应的建筑设备较少,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建设方面提供挖掘机等建筑设备。
“我们认为,中国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此外铜矿、铝矿等矿山建设也依然前景不错,因此对这些领域的建筑设备需求仍有信心。”潘伟博指出。
而除了建筑设备领域,沃尔沃集团在中国还与东风合资在杭州运营生产优迪卡车(UD Trucks),对于外界有关沃尔沃集团会与东风进一步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的传闻,潘伟博指出,公司一直在与东风方面研究进一步深化在中国合作的可能,开发更适合中国的卡车。“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中国的布局没有变化,向中国出口沃尔沃和雷诺的重卡,而优迪品牌则在中国进行装配。”
目前在沃尔沃集团内部共有四个重卡品牌,分别是迈克卡车(MackTrucks)、雷诺卡车(RenaultTrucks)、优迪卡车(UD Trucks)和沃尔沃卡车(VolvoTrucks)。